七六一 作品

第180章 天宝十年(第2页)

天宝八年,王忠嗣病逝,天宝十年怛罗斯战败,南诏进犯,唐军再败,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安史之乱中,高仙芝被冤杀,哥舒翰中风躺在担架上指挥作战,唐军再次战败,二十万将士葬身沙场,潼关失守,戏子皇帝不战而逃,他也不想逃,可是自天宝十年,他自己败光了手里的底牌,也败光了盛唐的气运!

安史之乱打了七年,叛乱的河朔三镇名义上归顺朝廷,事实上各自拥兵自重,东北军藩镇割据开始泛滥,高句丽后裔李正己趁势占据山东,朝廷还没有喘口气,西军仆固怀恩又开始叛乱,长安城都被吐蕃攻陷,郭子仪李光弼忠贞救国,收复长安,自此藩镇割据无法收拾。

德宗年间,朝廷试图削藩,河北山东藩镇群起叛乱,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他的儿子李惟岳向朝廷请求袭其父位,魏博节度使田悦也联名为他说情,朝廷坚决拒绝,李惟岳田悦遂联合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等起兵反唐,七月李正己死,八月他儿子李纳也请求子袭父位,朝廷也不允,李纳随即叛乱,战事日益扩大,建中四年正月,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大唐处处烽烟,战火连绵不绝,而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朝廷竭力平叛,派遣泾原兵去中原参战,泾原兵路过长安时,因赏赐不周,大军哗变,德宗逃往奉天,史称奉天之难。因朝廷削藩引发的这次战争中,有四人称王,两人称帝,即朱滔称冀王,王武俊称赵王,田悦称魏王,李纳称齐王,朱泚称秦帝,李希烈称楚帝,又称二帝四王之乱,这场安史之乱后最大的战乱平息之后,各地节度使羽翼已成,各地豪强割据,一发不可收拾!

而更大的影响还在朝堂,奉天之难,天子逃亡奉天,身边只有几个太监,昔日蒙受君恩的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却无人跟随,天子饥寒交迫,自此认为太监最是忠诚,于是太监开始执掌兵权,没错,就是神策军!

天策的死对头!

天宝十年,禁军诸卫精锐在南诏之战中损失殆尽,朝廷兵力空虚,随即又安史之乱爆发,哥舒翰创立的神策军在平叛中战功卓著,又依附大太监李辅国,逐渐成了皇家最为倚重的军事力量,成为事实上的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