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书评(第2页)

这新书推介的形式,还是谭苏琦给段雨茗出的主意。

以往的新书,都是放在靠门最近的书架上,来店里买书的人,主要靠书店伙计来找书,一般而言,进入书店的人都有自己目标类的书籍,年轻的女郎多是来买个跟科考相关,而男郎则爱看些话本之类的,另外店里还有些风俗记载和地理志,书店当值的伙计会根据客官的要求,或者她们对客人的判断,推荐相关的书籍。

畅销的书籍,便是码在一进门最显眼的书架上。

谭苏琦建议,在正当门的位置,做了个带小书架的展台。上面花式码上新出的或者重点推介的书,这一回当然是宁风书局新出的《胡十一郎》,正当面一连铺开五本

,然后一摞十几本在侧边叠错的角度堆出一个螺旋形,让人好奇的形状,走过的人总是忍不住多看上两眼,正在堆放展台的时候,就有路过书铺门口的人问这是在做什么,《胡十一郎》又是讲什么的书。

谭苏琦为了自己新书的销量也是煞费苦心,原本她还计划,让段雨茗在书铺门口张贴个显眼的新书广告告示,或者立个广告牌什么的,被段雨茗坚决否定了,“我怎么觉得你不是在卖书,书铺里哪有告示贴的这么张扬的,你说贴告示的那是南北杂货铺子,每几天就换门口的告示纸,还不带重样的。”

谭苏琦应道,“上次在街上看到有的店铺前贴着大红洒金的告示纸,我还以为宁风也能贴。”

段雨茗摇摇头,“书铺门前没有这么贴的,俗气。”

谭苏琦这才作罢。

段雨茗教了几家分号的伙计,《胡十一郎》一铺货,就成了重点推介的书目,号称是《吴玉郎胜情贾月娘》作者的新出力作。有以前买过吴玉郎这本书的,自然对胡十一郎也很感兴趣,都会停下脚步看看,而没看过吴玉郎的,听书店伙计吹这么一通狐仙志怪,被勾起了好奇心,有的买回去看了觉得这话本很是精彩,居然又回来书铺找吴玉郎这本书的,一时间胡十一郎和吴玉郎这两本书的销量都上涨了不少。

金州城爱看这类话本的,多是些有钱有闲的富家公子。这段时间,谭苏琦跟段雨茗去宁风书铺去的勤,有时不想回三福巷吃饭,会就近在花千树解决吃饭的问题。这一天碰见说书娘子讲得声情并茂,谭苏琦拍拍脑袋,问坐在对面的段雨茗,“说书娘子在讲这些故事的时候,店里的客官是更专注吃饭还是更关注听书?”

以前她都是专注于吃饭,今天不知是看着菜单上菜都点过了,还是她吃的有些饱,对说书娘子讲的故事感起兴趣。这是一个二十四孝相关的女主奉养年老爹亲的故事,谭苏琦回忆了一下饭时她在花千树听到过的讲书,什么内容都有,但之前她会忽略掉。

她观察在花千树一楼大堂就坐的,多是些年轻的男郎女郎,喜

欢花千树轻松的氛围和精巧的菜品,还有来自附近书院的年轻学子,有年长一些的客官通常会选择二楼的雅间。

她问段雨茗,“若是说书娘子讲的是胡十一郎,你说这里有没有人听?”

段雨茗对一切提升宁风书铺的销书量,能挣钱的提议都十分感兴趣,“可以试试,但是若是人人都在外头听说书娘子讲完胡十一郎,知道了故事的情节,那岂不是会影响到书铺的销量,毕竟话本子这种消遣时间的东西,也就是看个情节的曲折精彩,书籍价贵,有这免费的听书,知道了结果,有些人就不会来书铺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