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书白 作品

第 136 章 勿忘赌约,东都再...

大雨滂沱,洛婉清从扬州疾行而出,她不敢多想,不敢停留。

她只要有片刻休息,就会想起在姬蕊宫的时光。

她才发现,自己很多事,都记得很清楚。

譬如地牢中谢恒的血腥气,譬如他一拳一拳捶打在墙面的声音。

又譬如他曾经对她说,其实他生来一身脾气,吃不了苦,受不了罪。

明明这个人,生着钢筋铁骨,连谈论生死,都能平静得像是在谈论别人之事,张口闭口难辨真假尽是谎言,可不知道为什么,一想起他来,她能想到的,却都是他崔恒那一面鲜活的模样。

那是独属于洛婉清的谢恒,她知道那是个幻影,却一直留在心间。

行路半个时辰,天便彻底暗下来,洛婉清见雨势太大,算上吃饭的时间,也的确该寻一个地方休息,便往官道外拐了出去。

出去不久,便见一片竹林,竹林中一家小院正亮着灯火。

洛婉清牵好马匹,上前敲门,就见一个老者打开门来,有些看着洛婉清道:“姑娘何事?”

“老伯,我行路至此,想借地避雨,”洛婉清从钱袋中拿出一块碎银,“不知可方便?”

“避雨倒是可以,”老者转头看看小院,“但我这小院是用来出租,今日只是过来打理,姑娘要是用饭,只能随老朽去不远处家里了。”

“不劳烦。”

洛婉清摇头,只道:“那我租借此院一夜,稍作休息即可。”

老者闻言有些诧异,低头看看她手中碎银,迟疑着收了钱,只道:“姑娘这些银两,租借一月亦可。”

“我赶路,不妨事。”

洛婉清摇头,老者转身让门,递给洛婉清一把钥匙:“这么着急?姑娘是要去东都有急事吗?”

“去投奔亲友。”

洛婉清没有说实话,老者点点头,放心下来,只道:“不是告状就行。”

听到这话,洛婉清一顿,不由得回头道:“老伯这是何意?为何不是去告状就好?”

“姑娘看上去便身娇体弱,若是告状,哪里吃得了这个苦?”老头叹息了一声,“之前我也遇到过姑娘这样行色匆忙的女子,她就去东都告状,还带了个随从,后来随从回来,我便听闻,她去敲了东都登闻鼓,但击鼓升堂前,需打三十大板,这姑娘,活活打死了。”

洛婉清闻言愣住,老伯摇头:“求个公道固然重要,但还是活着要紧。姑娘这身板,怕是挨不住板子。”

说着,老者从门边拿了雨伞,侧身道:“姑娘先休息吧,我去备菜。”

“等等!”

洛婉清惊疑未定。

她脑海中突然想起午时离开前,谢恒说的话。

“监察司司使上刑前需通报监察司,由监察司许可。”

他知道的!

洛婉清一瞬间意识到,他其实知道她的打算,知道她要去东都,敲登闻鼓告郑平生。

所以他特意提醒她,监察司使上刑之前需要通报监察司,这是在告诉她,如果顺天府要打她的板子,那必须先经过监察司的同意。

他知道,为什么还要放她走?

是她去敲登闻鼓就在他算计之内,还是因为其他?

如果是故意放她走,又为什么提醒她?

她猜不透他。

可既然猜不透,那就去回去找他。

洛婉清一想,便立刻关上大门,重新解开马绳,翻身上马折了回去。

她一

路驾马疾行回去,穿过穿过扬州城街道鼎沸人声,回到谢府。

本作者墨书白提醒您《沧澜道》第一时间在.

“什么结果?”

“你给我的结果。”

“我听不明白。”

洛婉清垂眸看着他,不由得道:“你既然知道我是要去东都状告郑平生,为何不拦?”

“为何要拦?”谢恒慢慢睁开眼睛,抬头看她,“你说得没错,我如今每一步,都走在你梦中既定的命运,唯一不同,唯你而已。你做的选择,才是我的转机。”

“那你为什么不选呢?”洛婉清皱起眉头,不由得带了几分恼怒,“我已经告诉你,你最后的罪名是刺杀郑平生,是兵祸司州,你为什么一定要刺杀他?你自己可以规避,你为何一定我来选?”

“我选的,都是我眼里能看到最好的路。”

谢恒看着洛婉清,语气没有半点起伏,平静如死:“我能看到的路,是你去告郑平生,不会有结果。”

洛婉清绷紧肌肉,抿唇不言。

谢恒笑起来:“你交上去的证据,会被他们毁灭一空,你的证人活不到最后,你会被他们反咬,一切都是徒劳,徐徐图之杀不了他们,你的任何举动都是打草惊蛇,哪怕是陛下都是如此。最后还是要靠非常手段。”

洛婉清听着谢恒的描述,明白他说的没错。

这些世家耳目众多,如果不是以绝对保密、突袭的方式,想靠正大光明,一层一层的公审去杀了郑平生或是王神奉,哪怕是李宗都做不到。

“那你一定要杀他们……”

洛婉清声音很轻,问出来,她就知道了答案。

谢恒听她的话,只反问:“他们不该死?”

“可是……”

洛婉清思绪有些乱,忍不住道:“你刺杀了他们,无论王家还是郑家,必定谋反,届时内乱……”

洛婉清想起上一世传闻中司州流离失所的百姓,忍不住道:“百姓何辜?”

“百姓何辜?”谢恒听到这话,轻笑出声,却是看着洛婉清,“你不想让郑平生死?”

洛婉清不由自主握紧手中刀柄,谢恒眼中带了笃定:“他陷害你全家,你自然想让他死。你现下能问出这句话,是因为你知道我会杀他。若我不杀呢?若你家的公道没有人讨呢?你想不想杀?”

洛婉清说不出话,谢恒也没继续为难她,只又问:“况且——这句话你为什么要问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