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虚 作品

第1167章 朱雀山界(第2页)

  这些时间,都是必要的。

  墨画也必须想办法,继续向前迈进,继续向外拓展。

  三品的山界,是一道不得不迈过去的槛。

  因此,墨画这次实地调查,就认真了许多。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他就这样隐着身,在三品山界,四处观察,记录,分析,思考,并不断比较,对此三品山界的大概形势,做了相对深入的了解。

  可越是了解,墨画心中越是发凉。

  这处山界,是附近唯一一座三品山界,实力极强。

  这点墨画原本就知道。

  可是现在,墨画深入了解后。

  发现这处山界,无论是金丹,乃至金丹后期的数量,部落的势力,蛮修的实力,都比他之前,大概观察过后估算的,还要更多更强。

  部落体制森严,蛮甲精良,蛮兵雄壮,甚至还豢养了妖兽……

  因为这是蛮族,披着一层“野蛮”的外衣,墨画之前看的时候,下意识存着轻慢之心,觉得不过尔尔。

  可经过两年时间,他先后征服了五个山界,百余个小部落,研究了这些部落的传承,典籍,文字后,对蛮族的底蕴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没了那层对蛮族野蛮的“滤镜”。

  此时再看,墨画这才恍然察觉到。

  自己之前的确太过“小看”,这个乌图和黑角周边,唯一的一个三品山界了。

  这不仅仅只是一个,强三品山界。

  更几乎是一个,传承完备,鼎盛至极的三品巅峰州界。

  山界内,金丹后期蛮修的数量,已经有些夸张了。

  中高层的底蕴,十分深厚,甚至这几乎就是一个,四品山界的底子。

  某种意义上,塞几个羽化过来,这就已经可以被称作“四品”山界。

  一个极鼎盛的三品山界,与周遭乌图,黑角这些小山界相比,实力呈断崖式的碾压,根本不在一个维度上。

  这点很不合常理。

  与九州的州界排布,大相径庭。

  墨画没想到,大荒竟还会有这种地界布局。

  这在九州,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九州州界的接壤和过渡,大抵上是平衡的,顺滑的。

  譬如乾学州界,周边就有四品,有三品,过渡到边远地界,才会有一些小二品,而且实力不会太过悬殊。

  不会如此突兀,在一群小虾米周边,突然出现一个“庞然大物”。

  唯一的例外,是“虹吸”式的州界布局。

  有些州界,原本也没那么强,只是把周边弱点的州界,硬生生吸成了“小虾米”。

  这样,自己成了庞然大物。周边的州界,就成了“小虾米”。

  如此才会造成,这等极度悬殊的状态。

  可蛮荒这里,绝对不是。

  这个“三品巅峰”山界,与周边的乌图,黑角山界,几乎没有什么交集,更不存在“虹吸”的现象。

  乌图和黑角这些山界,也不可能有什么资源,给这个三品巅峰的山界来吸。

  这点就很古怪……

  墨画神情有些凝重。

  情况有些偏离他原本的设想。

  这处山界,远比他想的,还不简单。

  墨画更加低调了些,隐匿术也用得更认真了些,害怕被一些金丹高人,抓住首尾。

  又查了一段时间,包括偷偷观察了,一些部落的图腾,和显眼处的文字,偷听了一些蛮修的交谈。

  墨画才得知,这处山界的的确确,不是一般的三品山界。

  山界中的部落,大多数都源自于,同一个先祖,有相同的传承脉络,和风格近似的图腾。

  这些图腾,全都与火和鸟有关。

  将这些图腾,叠加去重,拼凑起来,大概的轮廓,便是一只火红色的神鸟。

  这让墨画,不得不想起,大荒四象神兽之一的:

  “朱雀”。

  甚至山界中,很多部落的命名,也都与“朱雀”有关。

  “朱雀山界?”

  墨画心中颇为震惊。

  可细细想来,又觉得这里大有问题。

  朱雀是四象神兽,地位应该很高,为何会成为一个三品山界的图腾?

  抑或者,这只是大荒部落之中,信奉朱雀神兽的一脉?

  青龙,是大荒皇族的象征。

  那朱雀呢?在大荒的部族中,又占据什么地位?

  朱雀只是一个象征,还是说这处山界里……真的有神兽朱雀存在?

  ……

  这种事关大荒朱雀神兽的来历,太过神秘,墨画一时半会,也想不出什么头绪。

  反倒是另一个问题,更为棘手:

  这个山界,根本没法打了……

  信奉神兽朱雀,三品巅峰,“伪四品”山界,十来个部落,几十个金丹后期,还有众多金丹长老……

  墨画头皮都是麻的。

  这打个鬼?

  三品跟三品,也是有区别的。

  门槛级别的三品山界,跟这种巅峰级别的“朱雀”山界,几乎是有着天壤之别。

  “不能打……那怎么办?”

  墨画皱眉,思索良久。

  硬实力差距太大了,打不过就是打不过。

  可不打,局面就又僵住了。

  蛮荒闭塞,四面戈壁,出又出不去。

  乌图和黑角那边,能打的也都打了。

  他总不能,就守着那些二品山界,优哉游哉地,空耗个十几二十年吧?

  那才真是黄花菜都凉了。

  墨画将大荒的局势,整体思考了一遍,又替自己算了算命,并且回顾了一下,自己在大荒的所作所为,猛然惊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