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口夏 作品

第075章 返回长安!救郭解之难

车队继续往长安的方向行驶,差不多赶了两天路,行程才走一小半。

  突然遇上瓢泼大雨,只得停下歇歇。

  虽说附近一带没有人家,但好在不远处有一座破落的民建庙宇可以提供歇脚的地方。

  说起庙宇。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和尚的寺庙。

  其实这是不对的。

  武帝时期,汉朝哪来的和尚。

  历史文献中最早有记载的,佛教传入汉朝时,已经是东汉时期了。

  所以。

  霍光一行人遇上的庙,其实就是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祠堂。

  在汉朝时。

  应该叫做祠庙。

  这类祠庙,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为前朝先贤建立,以供祭祀使用。

  如屈原庙、老子庙等等...

  还有一种。

  则是将汉朝这一代人立庙祭祀,作用与第一种差不多。

  但不管是那种方式,其作用大都是为了将著名的历史人物神话的表现。

  这些祠庙之间,区别也是很大的。

  因为有的是皇帝下诏修建的,有的是民间自发修建的。

  前者属于褒奖,后者则出于缅怀之情。

  像霍光这行人躲雨的荒废祠庙,则完全是民间自发修建的庙宇,早已看不出来是为谁修建的。

  进来躲雨后。

  一行人开始架火,烘烤湿透的衣物,也为了取暖。

  而霍光一边烤火,一边忍不住抱怨道:“张公,你那破马车该翻新翻新了,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

  “你看!”

  “我衣服都湿透了。”

  然而。

  张公却是继续拿着戒尺,继续说教道:“先贤孟子曾说,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

  话还没说完。

  霍光就打断道:“不是‘斯人’吗?”

  一句话,把张公弄懵了,顿时皱眉,又要对霍光进行基础知识的说教。

  然而。

  这时候,破庙里,又是躲进了一伙人,而且看起来不太好惹。

  不是当地游侠,就是豪猾之类。

  御史大夫张汤,看到这伙人进来,就忍不住蹙起了眉头,脸上满是厌恶之情。

  侠者。

  不光是说以武犯禁让朝廷不喜。

  而是这个时期的游侠,大多数都是游手好闲的败类罢了。

  真正的侠者,能有几人?

  不讲律法,目无天子,仅凭喜好意气便去杀人。这种人,无论搁在哪朝哪代都是毒瘤祸害。

  霍光在打量着他们。

  这伙人进来后,也在打量着霍光这边。

  只见有人轻轻低沉说道:“好像是官府的人!”

  而带头的人则是一摆手,说道:“不管,都是来躲雨。他们躲他们的,我们避我们的。”

  “架火架火...”

  于是。

  这伙人在另外一边也架起了火堆。

  不过。

  他们那边的柴火明显湿透了。根本就点不起来火。

  于是便有一人过来跟御史大夫张汤说道:“老汉,借个火可行?”

  粗犷的声音响起。

  但张汤不仅没理会他,连哼都懒得哼一声。还是霍光拿起几根烧着的木棍,递了过去。

  “好了,谢谢小兄弟了。”

  粗犷的汉子瞅了张汤一眼,随后便拿着烧着的木棍开始给他的柴火堆生起火来。

  自此。

  两边人各烤各的火,没有交流。

  只是游侠那边,全都是无拘无束的游手好闲之徒。人不多,但是聊起来,可是吵闹的很。

  霍光听着也觉得吵闹,等身上烘干了,便准备出去。

  一旁还在烤火的张汤,见他起身,便问道:“你做什么去?”

  “小解。”

  听到霍光的回答,张汤便摆了摆手,不去管它。

  外面的磅礴大雨还在下着。

  霍光叹了一口气,要是这雨一直下到晚上,怕是要在而荒废的庙里过夜了。

  “奇怪,这个庙是民间自发建的吗?怎么感觉还挺大的!”

  一般而言。

  民间自发见的祠庙,规模都不会太大。

  毕竟。

  徭役加各种赋税下来,古代的百姓已经穷的家都快揭不开锅了。

  哪里有钱给人修建很大的祠庙?

  如果不是民建的,那么这庙宇就是上一个朝代遗留下来的建筑了。可若是汉朝修建的,那边,官府的人不可能不派人来维持修缮啊?

  这就很奇怪。

  霍光摇摇头,想不清所以然来。

  可能心里有些好奇,便朝着内庙走去。一踏入内庙。便发现有个露天的院子,然后还有两个青铜的大香炉摆在院子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