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未雨绸缪(第2页)

“其二则是对于这个项目,杨总对其的前景极其看好!”

“觉得只要能做成,那么这项目将来必然能成为在某些方面改变世界形态的项目!”

“所以即便我们这些股东在私底下也都提过反对意见,觉得不应该再这么砸钱,但都被杨总给直接否决了!”

说到此处,张璐看着王川富笑道:“连无人机这种未来适用场景都不明朗的企业,杨总都还能坚持这么多年,并且砸了这么多钱从来都没想过要放弃!”

“电动汽车一旦成功,应用前景那么明朗的项目!”

“你觉得杨总能因为砸的钱太多,又或者是时间拖得太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而放弃么?”

听到张璐的话。

这大半年来一直因为造车疯狂砸钱,但成果却遥遥无期的王川富那是长松口气,表示杨振要对电动车这么有决心,那他就放心了。

虽说面上劝王川富放心。

但在心底,张璐明显还是对杨振花这么大力气支持王川富造电动车一事心存疑虑。

也是因此,在送走王川富开车送杨振回家的时候,张璐依旧不忘提醒杨振,表示虽说杨振这么多年可谓算无遗策。

只要是他决定的事情,那基本就无往不利。

但到底造电动车这事是一个科学问题,而非什么眼界问题。

再加上王川富最近老跟他提电动车相关方面的事情。

所以对于想要把电动车给成功造出来所需要面对的困难,他怕是比杨振了解的要多的多。

“再加上电动车即便是造出来了,相比于油车那也还有着很多很多天然的劣势!”

“就比如这充电问题怎么解决,又比如电动车这电池,在气候暖和的地方还好说!”

“可一旦到了气候寒冷的地方,那电池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

“看着满电,实际上跑出去或者没几分钟就没电了……”

说着这些,张璐便是忍不住的担心,表示在电动车这个问题上,他是真希望杨振还能多考虑考虑。

毕竟现在的汽车技术已经这么成熟。

有那在造电动车上花的钱,他感觉用来引进国际的先进技术,即便是造出一款在性能方面堪比宝马奔驰之类的豪车来,那都未必没有可能。

完全没必要在电动车等这种前景完全不明朗的车类上浪费时间。

眼见张璐如此语重心长,并且话题还都算说到了点上。

知道张璐此刻说这番话,那怕也是深思熟虑,并且还不光是他一个人的意见。

向来对于自己的决定几乎都是安排下去直接便让下头的人执行,并不太爱做过多解释的杨振也难得的对张璐解释了几句。

表示支持王川富造电动车所需要花的钱,可能数倍甚至是数十倍于从国外引进先进汽车制造技术。

并且最终的成果相较于油车可能还有着诸多压根就没发弥补的缺陷这些,他心里那是非常清楚。

之所以在这事上如此坚决,那是因为他有着多重的考量。

首先一点就是汽车产业问题。

汽车产业之于任何一个地方的意义,那可都不仅仅是说造出多少台,又能卖出去多少台的问题。

汽车产业的意义,更在于其背后的整个产业链条。

比如造车架的,造轮胎的,造轮毂的,以及各种产品配件。

这些东西,只要能打造出一款销量不错的汽车,那就等于是帮着国内建造了不知道多少条的或许是从原料开采到炼化到加工再到生产使用再到销售的产业链。

而在这些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或许都能存在着几家甚至是几十家工厂,而每个工厂里说不准就能给多少人提供多少个工作岗位。

“一旦成功!”

“你自己说说咱们到时候能给多少人提供上一份不错的工作和收入?”

说到此处,注意到张璐表情的杨振也不等张璐开口,直接表示张璐的意思他明白,无非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办厂,同样也能达到把整个产业链都留在国内,给国内的老百姓提供很多不错的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