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贤容众 作品

第一一八章 鹰愁涧(第2页)

余何意看出他的疑问,却无心再解答他的疑难,实在也无必要解答了,余何意心中想道。

人的习惯是最细乎其微而难以察觉的,就如同内功修习最重呼吸之法一样,一个人倘如学武时的根基坏了,将来便有什么不妥之处,也积重难返。

论起习惯二字,余何意是尝过此间苦头的,那是他初入江湖不久的时候,还尝有一分仗义之心,存着三分良善之念,途经一个偏僻小镇,小镇无名,镇外有座大青山,镇中百姓便呼此地为青山镇,时日渐久,附近村落都知道这里叫做青山镇。

镇上有一个里正,五个保长,并无其他官员,本朝治下,凡十户一保,青山镇原本也只五十多户人家,可是后来流落此地的人甚多,慢慢增长为百户,保长却只有五人,多少会有顾不及处,那时余何意见到镇上有个镖师强抢民女,在这种穷乡僻里,武人并不多见,对寻常百姓来说,镖师便已是他们所能想象到接触到的江湖的极限。

女子被镖师玷污清白,投了井,余何意清早动身起行时,正见到她投井一幕,心生触动,提剑欲杀那镖师而后快。

但如此闭锁的青山镇,家家户户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余何意欲往寻仇,岂能不为人知,早有人通风报信去也。

到得余何意提剑登门时,面对的,就是一室俱空,他寻人无果,问也问不到路,找了几日,终于无奈作罢,决定离开此地。

可是向来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那镖师也是冲州撞府,跑过江湖的,看得出余何意必定师承有门,哪能不惧,他躲在镇民为他刻意隐藏的居所中,暗暗地观察了余何意数日,就发现了余何意的一个习惯,欲待先下手为强。

这个习惯说起来实在太纤小,但正是这个不值一提的习惯,险些枉送了余何意的性命。

那时余何意才出清风观,行事做派自成一套,也颇爱整洁干净,每顿饭前饭后,必先拿锦帕擦拭碗筷,这个习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应得到江湖人的嘉许,毕竟出门在外,入口之食最易落毒,碗筷则在其次,多少英雄豪杰死于小小的一包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