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沈皇后的清白(第2页)

  赵瑾瑜喉头发紧,母后是为了他才自尽的!

  一国储君,怎能有一个德行有亏的母亲。

  母后为了他做至此,他却不能就此惩治许贵妃。若是此时沉不住气揭发她的罪行,便是枉费母后一番良苦用心。

  室内气氛压抑,梁欢愤恨道:“这许家太阴损了,绝不能放过他们!”

  母后用生命为他争取到三年的时间,夺妻之恨,杀母之仇,他早晚会报的。

  沈国公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许家之事莫要再提,先将纵火之人揪出。”

  沈括点头,“此事只有我们四人和许家的人知晓,他们怕引火烧身定然不敢胡言。”

  梁欢却还愤恨难平,重重锤了下桌案,桌案上的天青釉茶盏应声跌落在地,落了个碎尸的下场。

  赵瑾瑜强忍住喉中酸涩,问道:“舅舅可知,陈将军是否主动与宣平侯府议亲?”

  沈国公没防到他有此一问,怔忡了下,气恼道:“休要再提此人,从前与我要好的时候都忘了,亏他还是个驻守边疆的大将军,教个姑娘的本事都没有。”

  老沈国公当年很欣赏陈青岩,有意与之结亲,因此他二人虽然年纪相差几岁,却十分要好。

  后来蜀国的昭和长公主来赵国和亲,指定要嫁给陈青岩,先皇便下旨为他二人赐了婚。

  “殿下,您从前可从未提过陈二姑娘,便是我撺掇你去见她,你都未曾去过。柏言斗胆问一句,殿下今日为何如此关心她?”梁欢实在是想不明白,心直口快的问道。

  沈国公不知今日发生了什么,一头雾水的望向沈括。

  沈括板着脸,问道:“我也多嘴问一句,殿下心里可是有她?”

  沈国公大惊,训斥道:“胡说什么!”

  赵瑾瑜却未反驳,只说道:“当初京都流言四起,她人在凉州,京都的人是怎么知晓她非李珩不嫁的?”

  沈国公黑着脸将赵瑾瑜打量个遍,莫非他真如沈括所言,对那女子有了情意?

  赵瑾瑜却神色自若,任由他打量脸上的表情都未变一分。

  沈国公叹了口气,道:“此事确实蹊跷,我曾去信质问过青岩兄,他回信说并未遣人去与宣平侯府说亲,也不会请人去说和。”

  当时陈青岩回函说他已负沈家一回,不会再次相负,定会管教好自己的闺女叫他放心。

  他是放心了,后来却传出陈府多次请人与李家说亲,皆被宣平侯拒绝的传言。

  没几日,圣上便下了圣旨赐婚。

  当时他气陈青岩骗他

  ,因此收到他从凉州寄来的信件便直接烧毁,再未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