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被赶出延福宫(第2页)

  祥姑姑扶着她坐到梳妆镜前,替她通发挽髻,低声回道:“人死了。”

  “凶手没问出来?”陈琬琰蹙眉,人就这么死了,难道要她背锅?

  祥姑姑知道她在担心什么,给皇帝下毒这事非同小可,即便是帝后感情再好,查不出真相,也要在这感情上划一道口子。

  等梳好了发,吉姑姑带着尚服局的女官,捧着凤冠和袆衣鱼贯而入,左右尚服伺候她穿戴完毕,她巡视左右不见彤云和彤霞,正要发问。

  右尚宫就进来催促道:“殿中监汪大人已经带着圣旨出紫宸殿了,娘娘衣裳可换好了?”

  吉姑姑替陈琬琰补了口脂,跪在她的脚边,高声道:“请娘娘移驾凤仪宫。”

  宫里众人跪了一地,陈琬琰喉头微哽,她从嫁进宫就住在延福宫,从新婚的承福殿搬进了赵瑾瑜的延福殿,这回走出去,想再进来就要看赵瑾瑜同不同意了。

  日日交颈而眠,终究是要停留在过去了。

  她挺直了背脊从众人身边走过,跨出延福殿,上了等候多时的凤辇。

  凤辇缓缓升起,内宫女官按品级跟在后面,殿中省的宫人内侍在如姑姑和意姑姑的带领下,跪地齐声高呼。

  “奴婢(奴才)恭送皇后娘娘。”

  彤霞和彤云一早就将陈琬琰的东西带回了凤仪宫,内宫六局的女官各司其职,很快就将凤仪宫收拾的井井有条。

  “娘娘想是要伤心了。”彤云撇撇嘴,小心翼翼的将琉璃灯挂好,紧跟着彤霞出了东侧殿。

  昨夜下毒的事已经传出,谁都能猜出她是惹恼皇帝,被赶出的延福宫。

  虽然有道颇为盛宠的圣旨,但圣旨是早几日就秘密拟定好的,根本就遮不了丑。

  彤霞闷不吭声的将香案摆好,细心擦拭了一遍,良久才说了句,“靠山山倒,自己强大了才是正经。”

  彤云八卦的问她:“你真不想嫁人?”

  “男人有什么好,无情起来六亲不认。”

  陈琬琰的凤辇刚进凤仪宫,翰林院的官员就与汪海生带着圣旨来了,彤霞和吉姑姑点了香,陈琬琰疑惑的面朝北跪下。

  翰林学士温恪从李珩手中接过诏令,展开朗声诵读。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皇后陈氏凤仪天下,承蜀国、南诏二国之大运,肃雍德茂,有安正之美,静正垂仪,皇后之尊与朕同体,特为其上尊号天元,天下臣民仰避其名讳,大赦天下,赐民鱼酒,老、幼、鳏、寡、癃、贫不能自存者,粟一斛。”

  陈琬琰惊愕的曲了下手指,只有避皇帝名讳的,哪有下诏令让天下人避皇后名讳的,虽然他赐下粟米,有拉拢民心的意思,但这也太离经叛道了。

  还有那个尊号是皇帝独有的,据她所知,这里还没有给皇后上尊号的例子。

  陈琬琰晕乎乎的谢完恩,从温恪手中接过诏令,递给祥姑姑,汪海生就从内侍捧着的托盘中取下另外一道圣旨。

  “皇后陈氏贞顺孝谦,大德功满,端礼法于深宫二载,有奕世颂祎褕之盛,千秋耀琬琰之辉,朕显命有龙,惟愿尔为凤,同享千秋。”

  “?”陈琬琰一脸蒙的跪在地上。

  同享千秋是什么意思?

  让她当女皇,与他共享江山?

  还是让不过生辰的她,与他同一天过生辰?

  这也犯得着下道肉麻兮兮的圣旨?

  汪海生轻咳一声,小声提醒道:“娘娘,接旨!”

  “臣妾叩谢圣上隆恩,吾皇万岁万万岁万万岁。”

  陈琬琰麻木的行了叩拜礼,从汪海生手中接过圣旨,也没想明白同享千秋是什么意思,她将圣旨递给右尚宫就打算起身,哪成想汪海生笑眯眯的阻止了她。

  “皇后娘娘且慢,还有一道圣旨。”

  陈琬琰:“……”

  温恪接过冯知远手中的圣旨,朗声宣读。

  “萧王镇守边疆,释朕西顾之忧,领兵征战开拓疆域劳苦功高,恪守其身,皇后亦承其恭俭谦让的高尚品德,朕每有恩封,皇后皆以臣之贵已极,固辞不受,转赏以边疆将士慰朕以心。”

  “今赐萧王良田千顷,牛马羊各三百,金万两,珍珠六斛,犒赏镇西军将士酒万坛,钱十贯,田十亩,黍米二斛,绢六匹。”

  陈琬琰:“……”

  道道圣旨都要夸夸她?

  幸亏打下的城池大,不然田地都不够他赏的!

  吉姑姑搀扶扶陈琬琰起身,示意彤云彤霞给人散红封。

  温恪将手中的圣旨卷起递还给冯知远,对陈琬琰道:“恭喜娘娘,贺喜娘娘,凉州七日前传回捷报,萧王又夺一城。”

  这道圣旨宣读完,翰林院的人就要带去凉州宣读,这几日的朝堂因为皇后,闹的不可开交,可她的地位却稳如泰山。

  新皇的野心甚大,那些人家再如何争,这位不失宠,谁也承不了宠。

  “谢谢温大人,辛苦各位大人。”

  “诏令已由门下省于承天门外颁布,即刻就会发往各州,给萧王爷的圣旨立马就要送往凉州,娘娘可有话要带给萧王?”汪海生笑眯眯的问。

  “不知是哪位大人携旨去凉州?”

  “回禀娘娘是微臣和荣国公。”冯知远道。

  陈琬琰笑道:“那便请二位大人替本宫报个平安,本宫在宫中安好,十分挂念父王与崇儿,让他们保重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