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皇后好本事,借刀杀人玩的是炉火纯青(第2页)
崔三老太爷乐呵呵的说:“京都珍珠粉卖的最好的就是胡家,他家的珍珠粉都是南海珠磨的,价钱与别家铺子河湖珠差不多。”
苏润问了府里的女眷才知道,她们这几年用的珍珠粉,都是从胡家铺子采购,送进宫的珍珠粉也打开盖子查验过,确实都是品质上乘的货。奇快妏敩
“你家买的珍珠粉出问题?”崔识蹙眉问。
苏润含糊的应了一声,崔识见他不想细说,也就没再问。
三人一起用过中饭,苏润告辞离去。
崔识是真心不愿崔三老太爷往南墙上撞,摊开自己的窘境,好心的提点他:“宫里如今可不太平,那浑水蹚不得,我的全部身家都赔里头了。”
崔三老太爷见他愁容不展,抿唇道:“我也只能再拿半成出来,还有一成兄长再让族里给凑凑,我若还有多的,也不想看你为难。”
崔识颔首道:“患难见真情,你能拿出这些,兄长就很感激你了。”
他也没妄想能从崔三老太爷这里再薅出一成,他原想着能保住三分家财就算不错了,有了崔三老太爷的扶持,保住了四分,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兄长能理解我就放心了,我知兄长这些年过的不易,还希望你保重好身体,咱们崔家离不开你。”
崔识心情十分沉重,从崔三老太爷家里出来,顶着烈日,忽然有种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
上了马车不知去往何处,就在京都城瞎逛,顺便去与苏家交好的商贾再打一波秋风,钓些小官来他府上送敬仪。
崔三老太爷则直接让下人将那对粉珊瑚送到了他府上。
乐平大公主在孟章街找了好几日也没找到蛇婆,心里越发的急躁,让人融了青铜鹤,做了一尊青铜鼎送去安国寺,为自己积攒福运。
“啥啊,她先是在孟章街到处串门,现在把自己串去寺庙祈福了?”陈琬琰错愕的问。
赵瑾瑜被她说的直发笑,“你要这么说,那也没错。”
乐平大公主为了找蛇婆,将孟章街的府邸转了遍,找不到人,就跑去安国寺里静心祛躁了。
“呵呵,她都想逆天了,还去拜佛呢,佛祖只渡迷途知返的恶徒,我看她是想跑路。”
赵瑾瑜的笑容褪去,在她的脑瓜上弹了一下,“别揭人短。”
陈琬琰吃痛,配合的哼唧了几声,“那咱们去抓她吗?”
“抓她做甚,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丽太嫔还在宫里,她就算跑去找父皇求救,也得说个理由出来,躲是躲不过的。
“啧啧,那两家可是撇的干干净净,只她自己还在泥潭里。”
赵瑾瑜嗤笑,“他们就是知道父皇对儿女心软,这差事才让乐平大公主做了。”
陈琬琰哈哈大笑了几声,“一个合格的母亲,是不会让儿女以身犯险的。”
赵瑾瑜拉她起来打了会儿羽毛球,二人就洗洗睡了。
得知乐平大公主跑了,崔识第二日就将东拼西凑的财产单子交到了赵瑾瑜手里,还美名其曰陛下一心为百姓,乐平大公主做了表率,他也愿倾尽所有奉明君。
说的那叫一个感天动地,赵瑾瑜龙颜大悦,当即就执笔写了洁己自修四个大字送给崔识,又赏其黄金万两。
福满揣着崔识送来的单子,随行的小内侍们抱着十匣子赏功币,还有那幅御笔亲题的大字,跟在脚步虚浮的崔识身后。
“福满大人,老夫有一事不明,还请你为我解惑。”
“崔老大人请问。”
崔识窥了眼身后跟着的小内侍,压低声音说道:“胡氏钱庄是不是要完了?”
福满惊讶的说道:“崔老大人是哪里得来的消息,宫外的事我还真不太清楚。”
崔识明显不信他的鬼话,皇帝搞什么竞价,不收银票只要金银,官员商贾集中兑大量的金银。
据他所知,苏家从各家钱庄兑出了大量金银,放入金氏钱庄,乐平大公主离开京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胡氏钱庄的金银储量不多了。
崔识塞了一张金氏钱庄的万两银票给福满,开门见山的问:“金银老夫存在了金氏钱庄,是否要兑出来?”
福满笑道:“今儿个还要去衙门过田地房屋的契书,改日咱家自带人去兑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