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忽悠上官秋(第3页)

  “微臣谢陛下隆恩。”赵宗远父子站在最前,对赵瑾瑜行了跪拜大礼。

  赵都尉早就接受了要娶安东国公主的事,陛下肯将他国公主嫁给他,也是表示对衡山王府的信任,他见过安东国公主一次,瞧着倒不是个蛮横的。

  他得了爵位,还有陛下的赏赐,娶别国的公主也不妨碍他纳妾,反正一切都没什么不好,他为君分了忧,皇帝表示非常喜欢他这个堂弟。

  “朕会按制命礼部备聘礼,衡山王府亦会派人前往安东国提亲,赵国不会亏待贵国公主。”

  “我代表吾国皇室,欢迎赵国使臣来安东。”

  端王与安东国公主对赵瑾瑜行了半礼,就退回到了他们的位置。

  契丹国公主气的脸都紫了,赵国皇帝就是在打她的脸,只差明着告诉骠国、新罗和琉国,识相的就自己在皇室宗亲里挑个人体面的嫁了,否则就和她一样哪来滚回哪去。

  安东国公主坐在端王身边,脸上闪现出如释重负的轻松,她听端王哥哥说过早些年在赵国的见闻,因此很怕赵国的皇后。

  她皇妹就是运气特别好,和她作对的都会倒霉,她这次就是因为顶撞了她一句,她皇妹去找母后告状时被乌鸦叨了一口,脸上破了个口子,她就只能倒霉的替皇妹来赵国和亲了。

  “别怕,只要你在赵国老老实实,这一生都不会有事。”端王低声安慰她。

  他早些年来过赵国,还被南诏国现任帝王看穿了身份,那会儿赵国的皇帝还是看不出秉性的太子,皇后是在各国使臣面前怒骂蒙国文洙公主的泼辣郡主。

  这回来赵国,经过几番接触,他就察觉到赵国的新皇不仅不好惹,还是个专横霸道的性子,连皇后在他身边都是柔柔顺顺。

  他自登基后,就在大力发展赵国经济,其目的不言而喻。

  他们几国想联合洺王挑起战争,赵国的皇帝只怕就等着他们呢。

  “皇兄,您怎么临时改了决定?”

  她不想与被福运笼罩的女人争宠,刚到赵国时,还想私下求皇后给她指门亲事,但皇后并没有召见她,没想到幸福来的如此突然。

  “打不过啊……”端王无奈的叹了口气。

  来之前,他认为赵国新皇不肯与朝臣联姻稳固皇权是傻子,来之后才知道,事实根本不像他们了解的那样乐观。

  新皇帝位很稳,皇权并不势微,国力也没有衰弱到不敢和夏侯修开战,而大公主等人也没有她们吹嘘的那么厉害。

  安东国公主在心里松了一口气,还好打不过,要不然她就是第一个在战火中祭旗的。

  她偷眼去看赵都尉,这人虽然长的没有赵国皇帝那么好看,但看着还挺温和的。

  赵都尉一抬眼,就对上安东国公主打量的目光,见她冲自己甜甜一笑,脸顿时红了。

  陈琬琰坐在高处,看到他们二人眉来眼去,忍不住笑道:“看来陛下是牵了一桩好姻缘。”

  赵瑾瑜放下手中的杯盏,在陈琬琰耳边低语了几句。

  “还有这等有福之人?”陈琬琰讶异,她承认她羡慕了。

  “这位公主的运气也不差。”赵瑾瑜道。

  安东国的端王他还有印象,这人能接受他的提议,是个识时务的。

  第二日,赵瑾瑜赏赐赵都尉一大堆搜刮来的珍宝,包括那对崔识送回来的粉红色珊瑚,礼部也开始为其准备聘礼,鸿胪寺也着手准备送给安东国的丰厚回礼。

  忙忙碌碌了大半月,端王带着安东国的使臣,与衡山王府去提亲的官僚,踏上了返程的路。

  七月底骠国、琉国、契丹、新罗四国使臣,再次联手争取与赵国皇帝联姻,被赵瑾瑜强势驳回,契丹国公主提出要嫁给洺王,拖拉着使臣团不肯离开赵国。

  赵瑾瑜心知他们打的什么主意,自此以后就晾着四国使臣,专心处理起救灾应急的事项。

  八月中旬,南边不断出现小规模的洪灾,北边下了几场大雨,干旱的问题稍稍得到缓解。

  朝廷向灾区拨款调物,安置灾民,爱心基金会也联合当地商贾开放庄园,与官府和寺庙一起收纳灾民。

  “这和咱们预计的不一样啊?”骠国使臣面色凝重的说。

  赵国南面受灾的地区不少,为何京都却没涌来大批灾民?

  “是不是赵国皇帝把灾民拦在了京畿外?”琉国使臣猜测。

  契丹国使臣摇了摇头,“即便是拦在京畿外,要么也能探得消息,没有起大规模的洪涝,应当是南边的部署出了岔子。”

  新罗使臣问道:“那我们现在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