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章 明天会更好(第2页)
丈夫的话让贺秀莲陷入了沉默,描绘的场景更是让她感觉到不寒而栗。大姐夫常有林绕开了这个沉重的话题,开口道:
“说来也怪,田福堂这次没动静。要搁往常,他怕是早就站出来了,起码也会问问怎么回事。”
贺秀英撇了撇嘴,嗤笑了一声后说道:
“早就已经不是女婿了,他才懒得管呢。离婚证批下来那天,田福堂在村口买了挂鞭炮,放的那叫一个响,气得孙玉厚险些没当场厥过去。”
叶晨懒得在这些不相干的人和事上继续纠结,他笑着对身边的亲人说道:
“白天在学校的时候,我接到了张导打来的电话,他说根据我那本小说改编的电影《少年犯》已经拍摄完毕,进入到后期剪辑的阶段了,如无意外的话,国庆节前后就能上映。”
叶晨的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筒子楼狭小的厨房里漾开层层涟漪。煤炉上的炖肉咕嘟作响,香气氤氲中,所有人都愣住了。
大姐贺秀英最先反应过来,手里的筷子“啪嗒”一声掉在桌上,不敢置信的问道:
“拍……拍完了?就是你说的那个……要在少管所里拍的电影?”
姐夫常有林猛地站起身,旷工服擦过桌角,带的碗碟哐当作响:
“国庆节就能看上?俺的娘诶!那不得全国都能看见了?”
贺秀莲激动的一把抓住丈夫的胳膊,眼睛亮的惊人,问道:
“晨哥,真的吗?那些孩子……我记得你说过,他们没有任何的表演经验啊……”
叶晨轻握住妻子的手,笑着微微颔首,然后说道:
“当然是真的,那些孩子只需要本色出演就足够了,拍完后,魔都市劳改局给这些参与拍摄的孩子都减了刑呢。
张导说电影的剪辑很顺利,送去电影局审片的时候,那时候主题曲《心声》一播放,审片的人都直抹眼泪呢。”
窗外恰好有火车鸣笛而过,轰隆隆的声响,仿佛在为这个消息伴奏。贺凤英突然想起什么,慌慌张张的往围裙上擦手,然后说道:
“这件事得赶紧告诉爹!他天天念叨着呢,说咱家女婿写的书,要拍电影了!”
常有林已经摸出了烟袋,又觉着在屋里有些不大合适,讪讪地收了回去,随即说道:
“这下怕是咱家醋坊也要出名了,到时候来买醋的人,怕是都得跟咱爹问问妹夫的名字。”
屋内的气氛一下子热闹了起来,贺秀莲忙着给众人添饭,嘴角的笑意压都压不住:
“姐,姐夫,你们到时候都来城里看电影。带着常瑞来,就住我们这儿,我让晨哥找那个杜编辑要几张招待券!”
“来,必须来!”
常有林兴奋的直拍大腿,笑呵呵的开口道:
“把咱爹和常瑞都带来,尤其是常瑞,让她看看小姨父多有本事!”
贺秀莲这时却突然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对着叶辰小声问道:
“晨哥,电影上映了,你这部小说是不是要出单行本儿了?到时候又能得一笔稿费呢!”
叶晨笑着点了点头,对妻子开口道:
“现在印刷厂那边怕是都已经开始印刷了,魔都文艺那边已经开始做出版的一切准备了。”
追溯国内小说改编成电影的历史,最早的是一九三三年夏衍老先生的作品《春蚕》,然后是五十年代鲁迅先生的作品《祝福》,改开后在现实世界里,出名的也有不少,如《牧马人》就是根据张贤亮的作品《灵与肉》改编的,还有后来谢进导演的《天云山传奇》。
而现在因为叶晨一次不经意的介入,蝴蝶小小的扇动了一下翅膀,他的作品成了改开后第一部由小说改编成了电影,可以说创造了一个历史,或是引领了一次风潮。
煤炉上的水壶忽然啸叫起来,白汽氤氲中,叶辰的目光穿过糊着报纸的窗玻璃,望向秋意渐浓的黄原城。远处,建筑工地的塔吊正在转动,就像这个时代一样,充满着变革的活力。
叶辰收回了目光,声音平静却带着力量:
“等小说单行本的稿费下来,我打算用这笔钱把咱爹的醋坊扩建一下。现在政策越来越宽松,个体经济马上就要迎来大发展了。”
贺秀英激动的直搓手,笑着开口道:
“那敢情好!咱家那醋坊现在天天排着队,咱爹都说该填些大缸了!”
“还要买辆三轮车!”
贺秀莲接过大姐的话茬,开始补充道:
“姐夫每次送货都得借队里的驴车,实在太不方便了。有了这三轮车,还能往更远的供销社送呢!”
贺秀英突然红了眼眶,用围裙角抹着眼睛说道:
“你说这世道咋就说变就变呢?我记得前几年秀莲你和咱爹去赶集卖醋,还得躲闪着小心翼翼呢,现在都能光明正大的开醋坊了……”
大姐夫常有林表现得若有所思,他对着叶晨问道:
“小晨,你说这以后咱老百姓是不是就可以堂堂正正的挣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