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家要吃肉 作品

第1309章 叶晨的决断

孙少平赶忙把脑袋压的更低了,棉帽的护耳耷拉着,几乎要盖住他通红的耳朵。他刻意学着大哥孙少安,拖着瘸腿走路的姿势,在雪地里划出歪斜的痕迹,仿佛这样就能把自己伪装成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庄稼汉。

孙少平的手指在袖口里绞紧,指甲掐进掌心的旧茧。三年前,这双手还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板书,如今,掌心只剩下煤灰嵌满的纹路,和手指缝里的黑漆麻乌。他甚至屏住了呼吸,生怕喝出的白气会惊动那个站在枣树下的人。

三十步开外,田晓霞的目光不带一丝感情的淡淡掠过那个佝偻的背影。军大衣的毛领蹭着她的脸颊,他下意识的往后仰了仰头,晨光正好照见那个人棉袄后襟的破洞,露出灰白的棉絮,像团脏污的云。

田晓霞记得很清楚,一九七五年的秋天午后,她和孙少平第一次邂逅,两人在县ge委会院里的葡萄架下,还曾经讨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来着,那时的她对这个少年很有好感。

枣树枝上的冰溜子咔嚓断裂,田晓霞收回了目光,从大衣口袋里掏出手套慢慢戴上。羊皮手套带着淡淡的樟脑味,这是母亲去年从魔都出差带回来的。她仔细抚平每根手指的褶皱,仿佛在完成某种仪式。

当孙少平那踉跄的身影终于消失在坡梁后,田晓霞轻轻呼出一口气,白雾瞬间模糊了视线。

她对孙少平态度有这么大的转变,其实是基于两点原因,一是因为孙少平当年因为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被劳改,哪怕是堂姐田润叶主动揽过了责任,可田晓霞也不觉得孙少平就是干净无暇的。

再加上堂姐田润叶二次离婚的时候,她去到杜莉莉的宿舍看望姐姐,看着她蜷缩在宿舍的木板床上,脖颈处的淤青像腐烂的紫葡萄,还有离婚那天,堂姐把结婚照撕碎了扔进灶堂,火苗窜起来时,映得他眼泪都是红的,而这一切都是孙家人造成的,是不可原谅的!

田晓霞站在枣树下,军大衣的毛领被风吹得微微颤动。他望着孙少平离去的方向,目光中带着复杂的情绪。

自从父亲田福军被调到黄原后,家里就冷清了许多,深刻地印证了人走茶凉的道理。母亲作为县医院的骨干,过年期间还要值班,外公又因为老年痴呆被送去养老院,整个家就只剩下她一个人。

田晓霞轻轻叹了口气,白雾在寒冷的空气中消散。今年春节,她特意来到大爸田福堂家过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知道堂姐田润叶会从市里回来。想到即将到来的团聚,她心里泛起一丝暖意。

田晓霞还记得上次全家团聚的场景,那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当时润叶姐和李向前还没有结婚,一家人围坐在炕桌前包饺子,母亲还特意做了她最爱吃的酸菜馅。父亲和大爸喝着西凤酒,聊着县里的工作,她和堂姐则是在院子里放鞭炮。

如今物是人非,父亲被调离原西县,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平调,但是在很多人眼里,这就是被边缘化了。

田晓霞想起父亲离家前的那个晚上,书房里的灯亮到很晚,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想必父亲当时也是迷茫的吧?母亲默默地为父亲收拾着行李,把一件件衬衫叠得板板正正。

“小霞,去了大爸家要懂事。”

父亲临走时拍了拍田晓霞的肩膀,眼神里有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叮嘱道:

“多陪陪你润叶姐,她……最近不容易。”

田晓霞自然清楚父亲话里的意思,润叶姐二次离婚的事情,在整个双水村、石圪节公社甚至是原西县都传的沸沸扬扬,人们说什么的都有,只是大部分都说她走到今天完全是自己作的。

田晓霞跺了跺冻僵的脚,准备往回走。雪地上留下一串清晰的脚印,就像他心里那些抹不去的记忆。路过孙家破旧的窑洞时,她特意加快了脚步,仿佛这样就能把那些不愉快的往事都甩在身后。

村口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他们正在堆雪人,一个小男孩把一节树丫,插在雪人的脸上当鼻子。田晓霞不禁微笑起来,心情也轻松了许多。不管怎样,春节总是要过的,一家人能团聚就是最大的幸福。

她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红围巾,朝着大爸家的方向走去。炊烟此时已经从烟囱里袅袅升起,想必大妈,已经在开始准备年货了。今年这个年,或许能冲淡一些过往的阴霾,给这个家带来新的希望……

……………………………………

腊月三十的下午,黄原城飘着细雪。市文化馆的苏式小楼里静悄悄的,只有值班室的烟囱冒着淡白的炊烟。田润叶抱着啼哭的婴儿,望着窗玻璃上结出的冰凌花发怔,这是他和孙少安离婚后的第一个春节,也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年。

“咚咚咚”,敲门声轻而急促。田润叶诧异的打开门,风雪裹着两个人影卷进来。贺秀莲穿着崭新的枣红棉袄,怀里抱着个用小棉被裹的严严实实的搪瓷罐,叶晨跟在后面,军大衣肩上落满雪花,手里拎着的网兜里露出饭盒和罕见的橘子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