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鹿 作品

505.众友名次:连家仙法,儒修之笔......(第2页)

萧沁的对手是潮山书院一名名气颇大的儒修,傅长宁此前对儒修有过了解,练气赛时还看过进了前十那个儒修的比赛,但筑基期儒修斗法,还是第一回见。

此人名为孟元津。

儒修在练气期时,几乎称得上是弱势群体,在外行走时,也很少能见到儒修。但这和佛修那种式微所以低调不同,纯粹是实力不够,怕出门挨打。

以及听说,练气期的儒修,基本都被关在两大书院里念书,还有练字,画符。

念书练字自不必说,儒修所谓的“儒”,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往上当真有儒道大家,皓首穷经,以著诗书,儒修但凡不把这些经典研究透了,很难学出点什么来。

画符则是因为,丹阵符器四道当中,另外三道都不太适合他们,唯有符道,法力以墨承载,一脉相承。久而久之,就成了儒修标配,见到儒修,基本默认此人精通符箓一道就行了。

练气赛那个唯一进了前十的儒修,就是凭着符修本领上位的,本家功夫没发挥多少,所以傅长宁当时其实对儒修没有多少实感。

孟元津的出手,让她真正体会到了儒修的风采。

一手书卷,一手持笔。

书卷念诵,笔下书写。

所言之字句,所写之文辞,都是攻击手段。

这一幕让她觉得和谢子寅那支黄粱笔有些像,都是绘笔成真。

不过思绪很快又转到了另一幕,她想起了白家那本道经,当时身处那奇异空间,四处同样是洋洋洒洒的墨字。

只不过那上边,写的是《道经》,刻的是剑诀。孟元津修为同样是筑基后期,但儒修内部对修为道行,据说另有一套评判标准,并不以灵力深浅为依据,只是三千世界,道修昌盛,为了附和和传道,不得不主动靠齐。

这点上,佛修也差不多。

傅长宁看了一会儿,便发觉,相比较表面可以判断的修为,孟元津的真实战力,应当是大于这个数的。

云间学堂上讲过,儒修虽不看重灵根,但本身挑选和对于天赋的评判标准,比道修更加苛刻。

它只是看起来门槛低而已。

并非每个儒修都能修行到以儒传法的境地的,大部分人一辈子可能就停留在背书的境界,永远背不完,永远开不了窍,做个老死书生。

能到以儒传法,也就是将书本里的东西化为实质,凝成法术的境界,已经是百中无一。

而做到流畅拿来攻击,衔接得当,本身具备超强战斗意识的,更是万里挑一。

孟元津便是这个万里挑一。

萧沁擅长的阴日一道,实则很冷僻,丹阳观法术重阴阳而不重五行,萧沁作为九阴灵体,本应是修习阴之一道的最佳传人,但她最后选择的却并非其他任何偏阴性的功法,而是一本《阴离大日经》,将最至热至阳的太阳,与阴连接在一起。

这让她的法术在弱小时,相互冲突,很难成形,但一旦形成自己的章法,便同时兼具阴的蚀、柔、寒,与日的剧烈危险性。

此时的萧沁已经隐隐有了朝这个方向走的趋势,但到底未成大气候,对面孟元津不被她的属性所克,又是儒修这次来的人里,为数不多的热门选手,最终两人激战一刻钟,萧沁落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