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笔老道 作品

第1398章 法国实情(第2页)

海空军的开销是固定的,换个大洲驻扎也要花这么钱。

起码在热带的海岛地区驻防的话,同样花钱,能买更多的海鲜和肉类,可以保持部队旺盛的士气和战斗力。

较于其重要的战略位置,此举无疑是非常划算的。

相比之下,路易十四就是典型的倒霉孩子。

分到了一半沙漠,还是没有多少石油的那一半!

分到了一半雨林,还要派人盯着流窜到刚果的英军与西军残部。

另外一部分驻军得盯着几内亚湾一带得上千个的大大小小得部落。

盯人不紧的话,那就可发生部落混战了,原生态的战斗场面可有意思了。

很多部落都是不可调节的世仇,通婚也无法化解双方日积月累下来的仇恨。

有杀人越货的,有偷盗上瘾的,还有抢地没边的,各式各样,令郎满目。

偷牛之后,当晚打牙祭的事情屡见不鲜。

等正主找上门,牛就剩一堆骨头了。

要牛没有!要命不给!

像索赔就是白日做梦,大不了开干!

牛被偷了这是小事么?

牛的数量就是一个部落的财力体现,丢了牛就是丢了面子。

找补回来是必须的,因为一头牛,死了一堆人在西非是很常见的事情。

所谓的规矩取决于部落酋长的人品,人品好的双方,才能赢得对方的尊重,进而遵守规矩。

反之,一味的容忍就是对敌方纵容,还不如直接动员部落武士,开干更为划算!

a部落与b部落互打还好,问题在于a部落打b部落,b部落打a部落和c部落。

c部落打不过b部落,便拉上亲家d部落参战,d部落跟e部落还有笔账没算。

而这仅仅是某一地区的“人际关系”,算上整个几内亚湾沿岸的话,部落关系图会变成一大团毛线的!

所以当地的爱恨情仇几乎是盘根错节的,没法调解就是真实写照,不是刻意夸大其实。

要不是天黑之后分不清彼此,某些部落的全体成员都会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集体去世……

法属西非当地要么是大片的沙漠,要么是大片的雨林,正儿八经适合种地的地方反而没多大面积。

要不是尼日利亚盛产石油,法国对当地的开发力度甚至不如奥斯曼治下的东非……

平珉不愿意去并不意味着军方不喜欢,尤其是法国海军非洲舰队,主要锚地就位于几内亚湾北岸和东岸。

因为当地海鲜丰富,水兵们可以用很少的钱就能实现海鲜满桌的梦想,这在本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缺少女人不要紧,可以用当地土著女人解燃眉之急,生下来的混血儿是男孩的话,刚好可以加入军队,用来保护属地的安全。

时至今日,除了可以轮换驻扎的法国海军之外,法国空军与法国陆军,尤其是后者,在西非当地的驻军里,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士兵都是混血儿。

尽管是肤色较黑的混血士兵,由于父亲是法国白人,可以自动获得法国国籍,加入法军,生活是非常有保障的。

能够摆脱贫困,天天吃鱼肉,每月都可以领取薪水,军队还包吃、包住、包衣服,作为人上人管理当地土著,所以对法国忠诚度极高。

欧皇陛下也允许麾下的士兵这么干,因为愿意定居海外属地的法国人实在是没法跟明帝国相比。

强制要求其搬迁的话,某些人还会厚着脸皮跑到凡尔赛宫前哭诉,说皇帝陛下不爱他们了,欧皇陛下还不能轻易发火……

无奈之下,路易十四也只能祭出混血儿这招了,反之早已允许一夫多妻了,那法军官兵的妻子里有黑人女子也就无所谓了。

混血儿起码能够将法国本土与海外属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单纯雇佣当地黑人作为士兵要稳妥得多。

路易十四放心黑人的原因就是绝大部分黑人的文化水平都非常有限,让他们凑在一起开个小会都成问题,更别说叛乱了。

白人则不同,尤其是本土境内的英裔、西裔、葡萄裔,时至今日,都很难确定他们到底是否已经彻底臣服了。

法军对这三类白人的吸收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哪怕是父辈是德裔雇佣兵出身,都可以享受被优先录取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