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关中事定(第2页)

等他杜挚离开,王祥头上的冷汗,这才敢冒出来。

他开始还看不明白,但到了后面,他哪里不知道,这是士颂在套话,在用杜挚这里的信息,去佐证自己的话。

现在看来,士颂已经可以确认,当时长安失守,内外勾结的人,就是杜挚牵头,仓慈这边,属于被迫无奈,不得不从。

见王祥很识趣地跪在地上,士颂板着脸,说道:“第一,郝昭你们必须好端端地,给我还回来!”

“第二,你王祥这么大名头,后面就来我楚国为官,不许担任虚职,直接去襄阳,在我楚国中枢任职。”

士颂停顿片刻,安排道:“先担任我楚国的侍御史,帮我整理诸卿奏事,梳理弹劾非法之事。”

不论怎么说,作为二十四孝之一,王祥这个官当实了后,也是能成为楚国的一个标志人物的。

“第三点,你放心,我自然不会屠城,但刚刚杜挚所写名单上的那些人,还有他们的亲眷,若是还在长安城内,我必杀之,想来仓慈也不会拒绝。”

“最后,仓慈二次投降,我看在他保住了郝昭的功劳上,可以不杀,但他也不能再留在长安了,直接去南疆都护府吧,去给邓方做个帮手,那些南疆蛮族,正好让他治理。”

士颂的这个安排,也算是歪打正着。

历史上的仓慈,治理敦煌期间,就得到当地百姓和西域各胡族的爱戴支持,在边疆地区维护治安稳定,也算是他的专长了。

王祥入城之后,说明清楚条件,仓慈自然同意,他当即就请出郝昭,带着百姓打开城门,迎接士颂入城。

见到士颂,郝昭嚎啕大哭,跪在地上请罪。“主公,郝昭有负主公信任,丢了长安。”

“伯道,快快起来。”士颂连忙将其扶起。

长叹一声,说道:“此番长安陷落,非将军之过,是我错信奸佞在前,又中司马算计在后,说起来,是我对不住将军。”

“主公折煞末将了,守城主将是我,未能提前查出奸细,哪里是主公之责,还请主公切莫自责。”见君臣二人,互相揽责,还是马良上前来,劝住二人,还是先接手城池的好。

至此,关中安定。

士颂先是在城内祭奠了入关作战以来阵亡的将士。

而后在祭台上,亲手斩杀了被绑起来,还堵住了嘴巴的杜挚。

这人临死之前,不知道在哼些什么,不过想来也不会是什么好话。

荆州这边,也再次派出辅兵,以及一批参加过科考,正等待任职的吏员前来,用来配合在关中推行新法。

西路军那边,李严也将留在汉中的部队,分批次调出,进入右扶风。

这次,他们要防备的目标,换成了西凉群雄。

只是士颂在长安,并未待几天。便从各支部队中,挑选出了一批主力,向东而去。

不论是士颂,还是徐庶马良。

都看到了一个机会,那就是潼关以东,曹魏在河南尹,在洛阳方向的空虚。

钟繇的部队,被司马懿带来了关中,折在了关中,那边现在正是空虚之时。

若不是士颂想要亲自来长安报仇,他早就带着部队杀过去了。

现在长安既定,关中既定,东出潼关,占据河南尹,把司隶在黄河以南的地盘,全部掌控,东扼虎牢关,怎么看,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士颂刚好在长安城内,让各部人马简单整编,他依旧还是留下郝昭为长安太守,率军镇守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