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意气之争(第2页)

“黄忠老儿,我家的拖刀计,可不是这么使的。”关羽怒喝一声,提刀追了上来。

只是赤兔马都还没有加速到最快速度,关羽耳边,忽然响起一声弓弦声,正是那黄忠,收起长刀,转身拉弓射箭。

关羽心道不好,立刻闪躲,却没有看到箭矢。

小主,

正在犹疑之时,黄忠弓弦再响。

这一次,居然是连珠三箭!

慌乱之中,关羽躲避不及,一箭射中他的盔缨,一箭射响青龙郾月刀,一箭射破了关羽肩甲。

三箭,都在要害处,但三箭,都未伤关羽分毫。

接着,黄忠又取出一箭,搭上弓弦。

说道:“盔缨一箭,还你昨日不杀之情。刀上一箭,是告诉你一声,我的箭,你挡不住。至于肩甲那箭,则是我昨日肩甲破了,心中不快,今日也射破你的肩甲。”

“去吧,今日我且放你归去。你我二人,季汉西楚,明日再战,决不留半分情谊!”

关羽知道,对面这是要找回场子,心中不悦。

但关羽更知道,黄忠说的是事实,黄忠真有射死自己的能力。

出营前,他还教导关平要知进退,此刻,回旋镖来的太快。

拿着黄忠的箭矢,关羽退了回去。

西陵城城楼上,西楚将士的欢呼声立刻响成一片。

“黄老将军神射!”

“黄老将军箭法天下无双!”

虽然没有昨日关羽得胜时,季汉将士那般猖畅快,但今日的比斗,说明了一点,黄忠有随时击杀关羽的实力和能力。

只要你关羽敢亲自率军攻城,即便是没有人打得过你关羽,但黄忠的箭,一样能射死你,逼得你关羽只能躲在后面。

对于守城将士而言,确认了这一点,对于他们十分重要。

西楚军队士气,立刻高涨起来。

西陵城内,黄忠,陆逊二人手上,也是有着六万战兵的。若是真的和对面的季汉军队去硬刚正面,其实胜负难料。

但就和马良和陆逊说的那样,真没有必要,把楚军精锐,浪费在这种试探性的冲突之中。

城外的季汉军队大营里。

关羽闷闷不乐,冷着一张脸,坐在军议大帐。

他同样意识到,自己若是率军强攻,搞不好就要被黄忠射死这一点。

“西陵城墙高大,不知诸位,可有取城之策?”

关羽说着,看向了自己的两个谋士,孙乾和温恢。

孙乾作为刘备军的老臣,深得关羽信任,淮南政务军资,多由孙乾打理。

另外一位温恢,则是曹魏降臣。

这人历史上,是曹魏在淮南和东吴对峙的刺史,甚至被曹操任命为扬州刺史。

还特地传令张辽,乐进等合肥守将,介绍温恢,说他是一个通晓军事的人,要张辽他们遇到事情时,多和温恢商议一二。

这样的人,如今,正是关羽身边的谋主。

其实温恢对于如今的局势,也有自己的想法。

在他看来,关羽做出这样的高姿态,虽然不是不行,但没有必要。

至于西陵城,其实也不用攻下,只需要围住即可。

后面攻克夏口,兵进江陵,威胁楚国腹地,但又悬而不攻,才是最好的选择。

既能帮助北面诸葛亮,去和士颂讨价还价,他们这边也没有真的大动干戈。

正当他准备把自己的战略安排说出来时。

原合肥太守刘馥之子刘靖,忽然站了出来。

他对关羽拱手道:“禀告君侯,此来江夏,沿路不少百姓,忠于大汉,已经和我暗中联络许久。”

“其中,江夏本地豪族陈家,早就不满士颂的盘剥,想要迎接陛下军队,继续以大汉之法,治理江夏。”

“若是君侯愿意,我们可联络陈家,先安排人在夏口港那边造出叛乱,焚烧港口之事。西陵城内守军见状,必定去援。”

“慌乱之中,陈家子弟可在城内,打开城门,迎接我等入城。”

“如此一来,我军便可趁势拿下西陵。”

不得不说,这些地方豪族之间,盘根错节,多有联系。

即便是远在江夏,和淮南地区的刘靖,也能早有默契,并互相认识。

关羽对此,倒是有些意外。“噢?江夏陈家,难得在楚国境内,还有个忠于大汉的家族。”

“不知这事,需要多长时间准备?可需要我这边做些什么?”

刘靖低头算了算,说道:“三五日即可,只是那时,为了调虎离山逼真一些,可让水军逼近夏口水寨,做出呼应之势。”

关羽立刻传令道:“给习宏,殷观二位将军传令,让他们率领水军,做好配合。”

三日之后,半夜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