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甫 作品

第884章 奇耻大辱

刘闵微微抬了抬手,石念及立即高呼了一声“肃静”,喧哗的大殿便又渐渐安静下来,粗重的喘息声中,一众文武的目光都聚焦在龙椅之上。

“屠那延太子,第三条是什么?”刘闵的声音依旧平静。

刘淳一听,不禁微微皱眉,下意识往上方看了一眼,皇帝的脸色在冕旒的阴影下并不真切,但方才的语气中,却带上了一丝奇异的笑意。

他正自疑惑,为何皇兄能够隐忍到现在,却听屠那延已经再度开口:“其三,大召朝廷需每年向车昌输送白银二十万两,绢十五万匹,三万户青壮工匠,以及五百对未满周岁的婴孩。”

这几个条件,无异于逼着大召跪下舔舐刀锋上的血。

刘淳的拳头瞬间紧握,他紧盯着御座之上,冕旒珠玉的缝隙间,皇帝嘴角那一丝若有若无的“奇异笑意”仍未消散。

“陛下!”一声嘶哑的呼喊打破了死寂,一位年纪轻轻、或许连皇帝都叫不出名字的言官踉跄出列,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此议若成,我大召煌煌天威何在?列祖列宗仁德之名何存?后世史笔如刀,陛下万万不可答应!”

屠那延只是冷冷地瞥了一眼,像在看一只聒噪的蝼蚁。

“臣附议!”又一位年轻官员朗声高和,“第一条割让国土,是将西北屏障彻底拱手让人;第二条治外法权,更是将我国变成他车昌法外之地,第三条!!白银绢帛关乎民生,青壮工匠伤及国本,至于婴孩,此乃禽兽之行,断不可……”

他猛地顿住,因为龙椅上的身影微微动了一下。

冕旒的玉珠轻轻碰撞,细微的撞击声在殿中萦绕,群臣哑然,皆是面色凝重,都不知道皇帝要干什么。

屠那延的嘴角,却又噙起残忍的笑意,他环视朝堂,欣赏着这幅濒临崩溃的图景,目光扫过刘淳紧握的拳头和铁青的脸色,轻蔑之意更浓,这位梁王再强势,终究也要屈服于他兄长的意志之下?

“二位卿家平身。”刘闵再次开口,声音裹着某种黏稠的温柔,玉旒垂珠,也随着他前倾的动作微微晃动,“屠那延太子这三件事,倒让朕想起古籍中,所载「包茅不入」的典故。”

屠那延眉头不可觉察的拧了一下,显然是没听懂这句话的含义,而朝堂上却又响起一阵窃窃私语,这些个大臣或许不会治国打仗,却对文学经典如数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