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行大事(第2页)

蔡邕正色说道:“大概是我书读的太多了,学会了太多的道理。大概是心中放不下吧。”

蔡琰看着父亲落寞的背影,想要再劝,最终没有说出口,此刻,她只恨朝廷之中忠贞之士太少了,让她父亲这样的人孤军奋战。

而此刻的冀州,忠贞之士却如此之多,诸多人为了冀州的未来出谋划策,对冀州忠心耿耿,这让在黎阳的鲁肃几乎无计可施。

因为在经过了数轮商议之后,袁绍和曹操共同在他们所能控制的地域,放了很大的权力给了地方上的士人。

甚至喊出了:“吾与士人共治北方四州的口号。”

在北方四州,最高的权力握在了袁绍手中,权力第二位的则是曹操。这两个人再加上世家所选出的三人,共同控制着北方四州。虽然平时袁绍和曹操可以控制着北方四州,但是如果出现了重大的决定,就需要这五人进行投票,只有大多数人同意了,他们的命令才会被下达。

而世家的这三个代表则是那些世家共同商议,能够代表大部分人利益的人了。

就代表着,如果在北方四州,需要通过一个法令或者做些什么大动作,至少需要符合一定世家的利益,这样袁绍和曹操的命令才有办法下达。一旦两人的利益不符合世家的利益,那么他们的命令或许就会被驳回。

虽然这样的机制制约了袁绍或者曹操这两个人的权力,但是这却能够真正团结北方四州的世家,因为对于北方四州的世家来说,他们才是北方四州真正的统治者,即使是两头下注,也分为了大注和小注。

在这样的机制下,北方四州发挥出了大量的潜力,兵力被大量募集,财富被大量积累,城池被迅速修缮,甚至连鲁肃的调略都有些难以下手了。

现在的鲁肃什么都做不了,因为在北方四州,攻守之势已经变得有些逆转了,袁绍和曹操军队补给充足,士气高昂,数量也不少,甚至有能力反击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