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刘懿的选择(第2页)
杨阜马上反应过来,自己的行为不妥,因为这样的事情怎么可能请教秦王。
于是,他将自己的目标转换到了贾诩的身上。
“你看你又急,你先不要急。”看到杨阜的来访,贾诩就猜到了杨阜想要问什么事情。
“现在陛下扣下了我们的文书,又没有说同意,又没有说不同意,我的心中实在是难安。”杨阜说道,“如果一开始我们就在文书上用印,或者我写了一笔,那么事情就不一样了。”
杨阜继续说道:“这样陛下就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
贾诩哈哈大笑道:“如果这样做那么就麻烦了,这也是秦王同意我的做法的原因。”
他停了一停对杨阜说道:“如果按照你的做法,陛下的心中一定会有别样的想法。”
“或许陛下会忍着在这样的文书上用印。然后呢?不要忘记了,这只是一封学术研究的文书,而不是什么退位的诏书。”
“之后,不甘心的陛下必然会做出一些事情,比如一些小动作,如果他头脑发热,亲自挥舞着宝剑,想要杀死秦王那该怎么办?”贾诩反问道。
“秦王天纵奇才,老于战场,岂是一个小儿可以撼动的?”杨阜的声音越来越低,他也发现了其中不妥的地方。
当刘懿拿出武器攻击秦王的时候,刘懿就赢了,到了那个时候不管董仲颖做出什么,董仲颖一定是输家。
“虽然这样的可能性很低,但是我们一定要杜绝这样的情况发生。”贾诩说道,“我们绝对不能小看陛下。”
“陛下是一个德厚之人。”杨阜想了一想,将老实换了一个更为委婉一些的说法。“我们将他从一个根本没有可能获得高位的普通宗亲,推举成了大汉的皇帝,该有的礼数和待遇从来不缺,对于他来说这一切是他过去从来都想不到的,他应该不会为了大汉辜负秦王给他的恩遇。”
贾诩道:“陛下的确是一个德厚之人,但是你不要忘记了,他是汉室宗亲,他的身上留着高祖的血。刘玄德这样过去编草贩履之辈都能够成就一方的霸业,你怎么能够肯定陛下不会为了大汉而奋起反抗呢?即使这样的可能性再小,这也是我们需要防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