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死战(第3页)

他可是我燕国的君子啊!若是此仇不报......

我们这些老臣今后何以去面见他.....”一位老臣声泪俱下,言辞恳切。

朝堂之上一片掩面的哭诉声,可以说颜世子是整个燕国敬重的人!

现在他的死,对于燕国绝对是致命的!

“诸位爱卿都消停会吧,颜爱卿的离去我何尝不心痛?”燕国国君坐在龙椅上,脸色苍白如纸。

颜世子的死,对他来说无疑是最为沉重的打击,可以说在场所有人加起来都没有他痛苦,颜世子是燕国的顶梁柱,是燕国的精神支柱,更是他最大的依靠!

他们之间像君臣,可更多的时候他是把颜世子当做儿子看待的!

这样一个苦苦效忠燕国,甚至对他敬重有加,又对皇位没有半分觊觎的君子,他燕国国君能不喜欢吗?

可偏偏就是这样的一个君子,最终没有得以善终,反而是死在了战场上......

如今他的离去,可谓是让燕国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

“诸位爱卿,朕又何尝不想为颜世子报仇雪恨?

可如今东陵实力强大,大宗师就有澹泠雪,宗师更是不下五人......

燕国还能打吗?到时候输的是我燕国,死的是燕国手底下的将士......”

“陛下,颜世子一生坚守君子之道,他若泉下有知,看到我们如此懦弱,定会痛心疾首!

我们不能让他白白牺牲,必须为他讨回公道!

我燕国从来就不差忠勇之士!”一位年轻大臣言辞铿锵。

“是啊,陛下,如今颜世子已经没了,燕国也算是失去最后和谈的机会,倒不如死战,跟他凌不凡拼了!”

“是啊陛下!总得为世子做点什么,如今世子他尸骨未寒,倒不如拼了!”

所有人都目光炯炯的望着燕国国君,满是战意与期待!

燕国国君拿出凌不凡送来的册子,一想到自己最亲的儿子公子燕还在对方手中,他就有些挣扎,因为他很清楚,冲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结果只会死更多的人。

可若是自己不战,退缩就是在保护自己的儿子......

无论自己怎么选都痛苦,他犹豫许久还是决定不把东陵的条件公布......

“战吧!”燕国国君闭目道!

这一刻意燕国国君也不是为了而战了,而是为了颜世子......

“陛下英名!”

此言一出,朝堂上瞬间沸腾起来,大臣们高呼着要与东陵决一死战。

..........

随着颜世子战死的消息传出,诸国为之震荡不安!

别说那些小国人人自危了,就连金国陈国这些都被吓得一激灵,那可是大宗师啊???

不是什么宗师一类的!

以前他们金国死一个宗师就直接宣战了,现在直接死了个大宗师那还得了,可以说至此之后燕国将再也无法站起来了!

现在情况几乎是两边倒,支持凌不凡的那一边狂喜!

不支持凌不凡的,甚至那时候求和被拒的,坐立难安,似乎大祸临头就在眼前!

而俞唐,大于两国就更为直接了,趁着东陵士气旺盛之际姜尚跟赵群达成统一的默契,选择朝那些没有投靠东陵的小国进军!

而他们的旗号也很有意思,帮助东陵清除掉那些爪牙!

对于这一幕玥迦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李元鄱却有些担忧:“陛下.....如今东陵处于扩张之际,他们就开始搞小动作了.....

是不是应该防范一下?”

玥迦摆手;“这些倒是不用担心,他们这两人还是很聪明的,既做到了出力又能从中捞好处,这么久过去了,让他们捞点好处倒也无可厚非,再说了这些小国若是让东陵去收拾显得有些不好看了.....

既然这样,那就让他们这些小国自己去收拾,这样也算是给他们些许甜头了,不过敲打一番还是得有的,免得他们生了异心......”

李元鄱微微抚须:“陛下此言倒是在理......”

“盔甲器械这些准备的如何了?

燕国颜忻极有可能来个鱼死网破.....真这般打起来对东陵不太好......”玥迦担忧道。

李元鄱微微一笑:“陛下放心就是了,盔甲这些在两日前就送过去了,这会估计也快运到了,整整四万件,分别送去了两路大军。”

玥迦闻言这才舒了口气:“如此最好,这样就算燕国真的拼命也翻不起太大的浪花.....”

“此次颜世子的死绝对会有不小的震动,很有可能让其他四国联合一起反扑.......”李元鄱担忧道。

玥迦柳眉微蹙:“这倒是不用太担心,诸国本就人心不齐,一开始不会联合,之后就更加不可能了。

夫君研制的火炮威力如此惊人,最该防范的是大炎,我总感觉宁陾似乎并不在意诸国的灭亡......”

“是啊,可他只要不出手,我们就没办法洞悉他的后手,唯一知道的就是大炎铁骑.....”李元鄱摇头道。

“时时刻刻注意大炎的动向,一有问题随时来报!”玥迦警惕道。

“是......”李元鄱点头应是。

大炎朝堂之上,群臣几乎都在讨论着颜世子身亡一事!

这件事可谓是连大炎都震惊了,一个个的人心惶惶的交头接耳、

“祸患啊!真是祸患!这连颜世子都死了,燕国算是彻底完了,若是那时候直接杀了何以如此!”

“是啊!只能说陛下宅心仁厚过于仁慈!

最重要的还是听说圣女也在其中,现在还是东陵的娘娘!这闹的......”

朝堂大臣你一言我一语,可朝堂的皇位之上始终都无人......

“大皇子,陛下已经接连几日都不曾上朝了,要不您去看看怎么个事,如今都到这火烧眉毛的节骨眼了......”那些大臣纷纷觐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