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0章 人才紧缺,重启举荐制(第2页)
李世民点点头微笑道,“玄龄所言不差,朕亦有同感!”
“陛下,臣有要事相奏,事关朝廷用人,刻不容缓!”
君臣七人氛围清闲,各抒己见商谈着军国大事,长孙无忌的话语顿时令御书房和谐的气场,多了一丝严肃。
“辅机,何事如此紧要尽管奏来!”李世民抬眼看向长孙无忌,目光如炬。
隐隐猜测与近日各部主事官,不断告急有关。
“启奏陛下!依据吏部统计,自去年年初各部运转骤然加速,六部及各司曹调拨官员频繁,新增职缺历年常例!”
“如今司曹公文已初显积压,常此以往恐政令难行,非官吏懈怠,实乃人手奇缺!”
“一人身兼数职者,亦不在少数!”
长孙无忌话音刚落,房玄龄几人出声附言。
李世民默默点头,自去年起,皇宫没有再打造一件金银器,工部的工匠几乎被苏尘挖光了!
从最初的玻璃作坊至炼铁厂,将作监几近人去楼空,如今只剩下金银器匠人在制作铜线。
陶瓷、纺织、冶炼、漆作、木匠等等,各行业工匠都成了外放官。就连织染署也不能幸免,只有御史台的官员不曾被苏尘使唤。
长孙无忌继续说道:“陛下!贞观二年春秋两场科举取士二十人,去岁二十六人,与官吏外流相较实为杯水车薪。”
当下科举录取率极低,若无出众之才即使进士榜前三者,短时间内无法入朝为官。
李世民双手捧起水杯,拇指摩挲着杯口,深邃的目光看向长孙无忌,而后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
“启复举荐制?”
在场六人虽算不得世家之流,但无一例外皆为士族。
往上数三代,皆有族人入朝为官。
贞观二年初,苏尘尚未进入李世民等人视线之前,为了杜绝世家门阀人才垄断输出,李世民禁绝了官员举才制度。
按照前隋以及武德年间旧例,五品以上官员,岁举一人。
李世民放下手中不见热气上升的水杯,身体后靠,眼神中有一丝复杂之色。
心知长孙无忌等人心思,且断定不存私心。
但此例再开,恐难再次杜绝,如若不然大有朝令夕改之嫌。
十几分钟的沉默,李世民瞥了一手腕上的手表,无声轻叹:
“公等可知,当初朕力排众议推行科举,正是为了打破门阀垄断,广开寒门进仕之阶,使天下有才之士尽入朕彀中,此乃国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