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2章 妥妥的状元之才!(第2页)
“陛下请过目!”
不到半刻钟答完五道数学题,苏尘信心满满将上面那张考题递向李世民。
望着无比自信的苏尘,李世民轻笑一声。知晓明算科难不住他,朝剩下的两张试题努了努嘴,“继续答题!”
“啥玩意,还有?陛下等等哈我瞧瞧先!”苏尘一点不慌,拿起考题仔细审题。
“题一:子贡问政,子曰:足食,______,民信之矣。
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民惟邦本,______。
______,莫非王土,率士之滨,______。
______,______。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苏尘只看了五道贴经考题,挠了挠头,看向李世民问道:“陛下,这是填空?”
李世民点点头,“然也!”
苏尘万万想不到,打脸来得如此之快,二十五道填空题他只会两道。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至于后面的解经辩经题,苏尘只看了第一题便放弃了。
题目是:论语·季氏有云: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何解?这种题目是苏尘能回答的了的?
不过苏尘感觉这句话有点耳熟,好像在哪听过。
“呃~陛下,实不相瞒……庄园还有些事,我得尽快赶回去处理一下!”苏尘起身,老老实实向李世民拱手一礼。
有史以来,苏尘尽量避免接解这些旁门左道,就怕当众出丑。
正因如此,哪怕记忆中还有些唐诗宋词,他也没有在别人面前显摆过。
就好比,某个皓月当空的夜晚,苏尘遇到了李白,两人把酒言欢作诗助兴。
苏尘一首床前明月光震惊了诗仙。
李白惊叹一番过后,让苏尘以井边的蛤蟆作诗一首。
苏尘作不来,李白抽剑劈之,文抄公苏尘血溅当场。
卒。
“呵呵~!”李世民笑了笑,问道:“状元……榜首是为状元?”
“对啊!古代科举放榜殿试后,皇帝钦点状元、榜眼、探花,就是前三名!”
或许苏尘此时太过丢脸乱了方寸,竟然在李世民等人面前说出‘古代’一词。
这不,房玄龄等人绞尽脑汁,往隋朝之前的五百年回忆,始终没能想起来哪个朝代有状元这一称谓。
他们似乎也忘了科举是从何兴起,殿试更是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