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仪式感 作品
第1749章 北方义军的势头(第3页)
那么如何解决被占领地区的防守问题,而且又不用过多的消耗他们的物资,那只有建立起能够自给自足的地方武装力量。
在这一点上,少帅的做法和蒙古人有些像,但是又不相同。
蒙古人在扶持傀儡势力的时候,是严格控制傀儡势力的人数,不会让他们扶持的势力做大做强的。
蒙古人也明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他们对于汉人的提防之心还是很强的。
不过少帅这边可就不同了,他们义军打出的旗号是收复失地,还有河山的口号,是得到了北方民众的大力支持的。
有更多的人加入义军的阵营,对于义北的势力就是一种大的加持。
这些由被收复地区人员组成的地方武装力量,只要在接受了义军的简单培训之后,就可以成为义军的一份子。
而且这些人基本上会留在本地防守,只要是加入了义军队伍的人,都可以分到更多的田地。
在这种的条件刺激之下,只要能够拿起武器的人,都会加入到队伍之中。
这样一来,这些人分到土地的人,在地方上就会形成一股新的势力,而他们的所得利益,又会和义军绑定在一起。
同时,在这些土地被分出去之后,大量没有土可种的人也有了自己的土地,可以在短时间之内解决一些粮食短缺的问题。
特别是在从南方得到红薯和土豆这两种作物之后,北方的饥荒问题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
就是少帅也不得不佩服冷锋,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冷锋是如何搞出这么多出人意料的东西。
之前的那些商品也就罢了,毕竟那不是人人都要用的必须品。特别是连饭都吃不上的穷人,更不会受到那些商品的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冷家产业的那些商品在北方销售不好的原因,因为比起南方来说,北方的有钱人太少了,大多数都是穷苦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