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4章 是学不来的(第2页)
当初蒙古人还没有走出草原的时候,各个部落之间进行的混战,也基本上都是在秋冬季进行的。
毕竟这个季节庄稼已经收获,粮食入仓,牛羊也都长肥了,人闲着无事,总要找点事事做。
在这个季节,也是积蓄资源的最好时候,手中有粮,心里才能不慌。秋收过后发动战争,这是蒙古人的传统。
对于北方的义军来说,也同样如此。
他们拦截蒙古人的粮草和物资,并不是为了帮助冷锋和南方朝廷缓解压力,同样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
一来可以从蒙古人手中夺取资源,二来有效的打击蒙古人,之后他们也可以趁机扩大在北方的影响力。
只不过他们没有想到,蒙古人竟然会拿运输粮草这件事情做文章。
粮草的确是真的粮草,但是那些押运粮草的士兵,却有很大的问题。
义军这边要想很容易的吃掉蒙古人的这支运粮队,没有五万以上的军队是很难做到。
毕竟蒙古骑兵的战斗力可不是吹的,如果不是遇到冷锋这个穿越者,以这个时代的士兵战斗力来看,没有三五倍以上的步兵,休想能够和骑兵抗衡。
这和攻城战之差不多,但是和攻城战又有所不同。毕竟双方是近距离的肉搏战,对于步兵的要求同样也很高。
如果义军这边为了速战速决,而且又要减少自己这边的损失,所派出去的军队绝对要超过五万人。
以义军和蒙古人之前的作战风格来看,伏击如此大规模的运粮队伍,义军那边出动的军队数量绝对要超过五万。而且还要将粮草物资快速的运走,那么这个数量肯定还要再往上增加。
运送大规模的粮食,而且又是在道路不理想的情况之下,依靠的基本上全部都是人力。就算不是全部出动正规军,也要大规模的辅兵。
最终的结果就是,义军这边出动了八万名正规军,再加上五万名辅军。
按照义军的战略计划,动用数倍的力量去围剿这支运粮队伍,就是为了速战速决。毕竟他们面对的是蒙古军队,以蒙古骑兵的机动和速度来看,时间一旦拖的过长,很容易就会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