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仪式感 作品
第1897章 大战前的试探
当初蒙古人仅仅只是摆出一副要南下进攻的样子,朝廷就立刻被吓住了,当时整个朝堂之上,畏战之声一片。特别是那些身居高位的文臣,大部都是主张求和。
直到蒙古人突然绕道攻打钓鱼城,这才让这种求和的声音少了下来。
战争一旦打了起来,那么主途求和就变的困难了。毕竟在还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占据主动权的一方,是不会轻易答应对方的求各之声。
不过好在,蒙古人进攻钓鱼城受阻,甚至在发动几次攻击都受阻之后,还是损兵折将的,后来也只有无奈的败走钓鱼城。
可以说,钓鱼城之战,蒙古人并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甚至还能够算得上是失败了,毕竟他们的战略目标没有达成,而且还损失了不少士兵。
当时的那一战原因很复杂,除了蜀地的地形不太适合骑兵作战之外,还有就是水土的原因。
蒙古士兵大多数都是北方人,他们在进入到蜀地之中,有不少士兵对于这些的环境不适应。
再加上蜀地将领和士兵作战勇猛,在朝廷的军队的体系之中,这里的军队虽然不是嫡系军队,但是他们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却远超朝廷的正规军。
还有大量的江湖势力加入其中,虽然这些江湖势力对于正面战场的影响不大,但是他们都是在蒙古人的后方捣乱。
蒙古人远途作战,后勤保障就是最重要的一环。而那些江湖势力,则是专门针对这方面下手。
所以蒙古人要分出更多的精力来保障粮草运输,以所以防御一些重要的后方基地。
这样一来,就大大的分散了蒙古军队的整体力量。
当时冷锋也派遣了两万人分批进入了蜀地,和蒙古人在那里打起了游击战。
不过朝廷的那些人在己方占据了优势的情况下,竟然还是想着和蒙古人和谈。
面对这种情况,蒙古人当然是乐意的。
所以说当初的杨家二爷,之所以能够和蒙古人如此容易的签订和平协议,并不是说他的能耐有多大,而是蒙古人有这方面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