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仪式感 作品

第1928章 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第2页)

最起码也要等到基础科学全面普及之后,才有可能想通其中的关键。

也许等到那个时候,他们的坟头草早就已经三尺高了。

当然,以国师的性格,他是绝对不会放弃继续研究下去的。再怎么说,他已经领先了这个时代的其他势力,除了冷锋之外,燧发枪是他第一个搞出来的。

国师的战略眼光还是远超这个时代的,他能够看得出来,要想真正的和冷锋的军队对抗,唯一的希望就是也能够打造出发射子弹的武器。

不需要像冷锋的军队那样,拥有各种不同规格的武器,甚至是可以在短时间之内连续发射以及射程超长的武器。只要能够打造出来发射子弹的武器,并且能够成功的将子弹研究出来就行。

他的这个想法,倒是十分符合小米加步枪对抗飞机大炮的思路。

哪怕就是冷锋也不得不承认,如果蒙古人的手中真的能够大规模的装备上普通的步枪,他要想战胜蒙古人的军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以蒙古人的军队数量,哪怕就是一人开上一枪,在单位时间内所发动的攻击,也不会比冷锋这边差多少。

双方都是拥有热武器的情况,而且这种热武器的射程相差不大,在武器方面就不存在碾压性的优势。战争胜利的天平到底会倾向于哪一方面,这就很难说了。

毕竟在冷锋所生活的那个世界,有许多现成的例子足以证明武器方面的优势,并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

当然,这种优势指的是在双方同处于一个时代的前提之下。以纯粹的热武器对战纯粹的冷兵器,绝对的碾压优势还是存在的。

国师的布局和谋划算是完全失败了,那么就要找好退路,并且能够安全的撤退回去,这同样也是很有挑战性的。孤军深入的弊端,在这个时候就显现出来了。

在南方地界,蒙古人并没有任何的援军,四周全部都是敌人。而且在他们回撤到北方之后,还要考虑到北方义军的拦截。

上一次蒙古人设计针对义军的事情,对方肯定会报复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