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白衣 作品
第1204章 端木至炎 四象锐骑!(大章)
攻城晓川咬咬牙,把枪杆往地上一顿。
“拿柴草!泼火油!”
这是没办法的办法,火油是守城的利器(守城用“猛火油”),可现在连火油都快见底了,只能往柴草上浇点残油凑数。
士兵们七手八脚地把捆好的柴草推下去,浇上仅存的火油点燃,火舌舔着柴草往上窜,暂时挡住了秦军的攻势,可这点火势根本维持不了多久,很快就被秦军用水扑灭了。
秦狮的青狮吞天刀再次挥起,“咔嚓”一声砍断了吊桥的锁链,吊桥“哐当”一声砸在护城河上,激起一片水花。
“杀!”
秦军士兵踩着吊桥冲了过来,最前面的百战穿甲兵已经开始爬城墙,他们的铁爪死死扣住砖缝,速度快得惊人。
城上的士兵只能用刀砍、用石头砸,可秦军的甲胄太坚固了,有时候一刀砍下去只留下个白印,反被对方一脚踹得滚倒在地。
白象的钢鞭又开始砸城墙了,每一下都震得城头摇摇晃晃,不少本就松动的城砖簌簌往下掉。
宫晓川看到右侧城墙出现了一道裂纹,心里咯噔一下——那是昨天被投石机砸出来的地方,再这么砸下去,城墙怕是要塌了。
“都去右边!顶住!”
他嘶吼着冲过去,飞仙枪舞成一团银光,枪尖刺穿了一个爬上城头的秦军士兵的咽喉。
鲜血喷了他一脸,温热的液体顺着脸颊往下流,他抹都没抹,反手一枪又挑飞了第二个敌人。
飞仙枪营的士兵们见状也疯了似的冲过来,那个腿上带伤的伙长抱着块大石头,瘸着腿爬到垛口边,用尽全身力气往下砸,正好砸在一个秦军小校的头上,红的白的溅了一地。
老兵用断矛捅进一个爬墙士兵的眼睛,自己也被对方的刀划开了肚子,他捂着伤口倒下去的时候,还在喊。
“将军……守住……”
宫晓川的枪杆此前被秦狮的刀砍了个缺口,他感觉手臂都麻了,眼前阵阵发黑,左肩的伤口疼得像火烧,每一次呼吸都带着血腥味。
他看到城下司马错的将旗还在稳稳地立着,那老狐狸显然在指挥大军轮番进攻,就是想拖垮他们这些残兵。
城下孔金的金色罡气又在阵前亮起,他似乎在调整气息,准备下一轮猛攻。
城上的士兵们一个个东倒西歪地靠在城墙上,连抬手的力气都快没了,有的人直接瘫在地上,嘴里喃喃地念着家人的名字。
夕阳彻底沉了下去,暮色像潮水般漫上来,把炽焰城裹在中间,城头上的火把一个个亮了起来,昏黄的光线下,到处都是血迹、断肢和残破的旗帜。
宫晓川望着城下黑压压的秦军,又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残月,突然低声笑了起来,笑声嘶哑得像破锣。
“兄弟们,咱们守的不是这破城,是城里的百姓,是身后的乾州!”
他用枪杆敲了敲城墙,深吸一口气。
“飞仙枪营,随我——死战!”
他猛地把飞仙枪举过头顶,枪尖在月光下闪着寒光。
“死战!死战!”
残兵们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嘶吼起来,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豁出去的狠劲,他们扶着彼此站起来,用断矛、石块、,准备迎接秦军下一轮的猛攻。
而城下的秦狮刚想下令再次冲锋,却被司马错的旗号拦住了,这位大秦的老将军勒着马,望着城头那杆摇摇欲坠却始终不倒的大乾军旗,又看了看渐浓的夜色,眉头微微皱起。
如今这座宫晓川镇守的炽焰城对于他们大秦来说就像块烧红的烙铁,看着残破不堪,真要一口咬下去,非得崩掉几颗牙不可。
特别是宫晓川这个冥顽不灵的大将,若不是担心他绝地反击,临死前拼命换掉狮驼岭三妖的其中一人的话,他早就下令直接强攻破城了。
哪里还会在这里像熬鹰一样,不断消磨宫晓川的状态以及体力,等待一个彻底击杀他的机会!
“鸣金收兵。”
司马错叹了一口气,沉声下令,若不是顾忌狮驼岭三妖这三个他们好不容易得到的顶级战力……
收兵的金钲声在夜色中响起,秦军士兵不情不愿地开始后撤。
孔金气得用戟猛砸地面,秦狮骂骂咧咧地瞪着城头,白象的钢鞭在手里转了几圈,终究还是跟着大部队退了下去。
宫晓川看着秦军缓缓退去,紧绷的身体突然一软,差点栽倒在地,一旁的亲卫连忙扶住他,才发现将军的嘴唇已经白得像纸,左肩的绷带彻底被血浸透,连银甲都变成了暗红色。
“将军,咱们又守住了一次……”
小旗官哽咽着说,宫晓川点点头,目光越过城墙,望向乾州的方向。
那里的夜空一片漆黑,看不到任何援军的信号!
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喘息,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更残酷的厮杀还在等着他们。
风从城头吹过,带着血腥味和尘土味,卷起宫晓川染血的战袍,他死死攥着那杆断了缺口的飞仙枪,枪尖依旧指着秦军退去的方向,撑着这座摇摇欲坠的孤城。
秦军收兵的金钲声刚在暮色中散尽,炎州西垂的旷野上就扬起了一阵细碎的烟尘。
不同于秦军铁甲铿锵的沉重步伐,这队骑兵的马蹄声轻得像晚风扫过麦浪,连卷起的尘土都带着股利落的锐气——正是端木燕率领的先锋援军。
“将军,前面就是落马坡岔路了。”
马阔海压低声音,水蓝色的罡气在指尖流转,他勒住坐骑的缰绳,马蹄踏在碎石上几乎没发出声响。
这位水元素将官手里握着块湿漉漉的羊皮纸,上面用磷粉画着的路线图在暗夜里泛着淡绿微光——这是罗网特制的“夜光舆图”,据说用南海磷砂混合桐油绘制,遇暗则明。
端木燕颔首,银甲上的火焰纹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麾下的这支骑兵已在夜色中疾驰三日,从青石渡沿漕运河西岸一路奔袭,此刻终于抵达炎州地界。
这支被他亲手整编的“四象锐骑”共有五千人,是从谭梦军旧部和顾长卿残兵里精挑细选的锐士,按地、水、风、火四象编营,各有专精。
火营士兵背着浸透火油的重型弓弩,甲胄上錾刻耐火的石棉层;水营骑士擅长泅渡,马鞍旁挂着皮囊装的浮囊;风营轻骑配备双马,马具全用皮革包裹消音,每人背着两张“角弓”,箭囊里插着二十支涂了乌头药的狼牙箭,腰间短刀淬了见血封喉的毒液;地营骑士则披着重甲,手持两尺宽的铁盾,盾面錾刻着防滑纹路,既能列阵防御,又能立马遭遇野战之时下马列阵,充当前排肉盾。
“按原定阵型推进,风营在前开路,地营殿后警戒。”
端木燕的声音裹着风元素罡气传开,清晰地落在每个骑士耳中。
他知道眼下不是自夸的时候,宫晓川在炎州苦撑,多耽误一刻,城头的弟兄就多一分危险。
四象骑催马前行,马蹄踏过刚收割的麦田,麦穗摩擦甲胄的沙沙声里,风营骑士不时翻身下马,趴在地上侧耳倾听——这是大军作战时诸多斥候常用的“地听术”,能从地底震动判断远处是否有敌军埋伏。
端木燕翻身下马,手指抚过四元素战驹的马鬃,这匹神驹通人性,知道此刻需隐匿行踪,连打个响鼻都压得极轻,鼻息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转瞬即逝。
这支四象锐骑最特别的,是他们独创的“夜行军规”。
骑士们的甲胄都经过特殊改制,明光铠的甲片连接处裹着厚绒布,碰撞时只发出沉闷的“噗噗”声;马鞍下垫着三层毡毯,马蹄铁裹着软皮,连马嚼子都换成了竹制——这是端木燕参照“边军夜巡制”改良的装备,专门为隐蔽行军设计,连常年在边境巡逻的老兵都叹服其细致。
就在这时,前方探路的风营队长萧风突然抬手示意停步。
“前方百丈有铁器反光,按‘烽燧制度’,该是秦军的暗哨。”
他指尖转着飓影镖,压低声音道,一旁的端木燕点头,刚要下令,却见前方阴影里突然飘出一道玄色身影,身后马青山握紧腰间熔麟刀,火红色的罡气瞬间凝聚,却见那黑影抬手打出三短一长的灯号,一点幽绿荧光在指尖明灭。
“是罗网的人。”
端木燕按住马青山的手腕,示意他收势。
按事先约定,罗网用“三短一长”为安全信号,对应“夜号三弹为警,五弹为聚”的古法,只是将弹响换成了更隐蔽的磷火信号。
黑影如狸猫般悄无声息地滑到近前,身形挺拔如松,穿着件玄色夜行衣,领口绣着半轮残月——这是罗网天字杀手的标志。
兜帽下露出的下颌线条冷硬,嘴角紧抿,唯有一双眼睛在暗夜中亮得惊人,像两口藏在深潭里的寒刃。
“天字一号,掩日。”
来人声音压得极低,带着金属摩擦般的质感,他递过来一块青铜令牌,上面刻着蛛网纹和“天”字,边缘还沾着点未干的血迹。
端木燕接过令牌,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属,令牌背面刻着的暗纹正是罗网与苏夜麾下军队的联络暗号。
“端木燕。”
他言简意赅,将令牌还回去,目光落在掩日腰间的佩剑上,剑鞘漆黑,只在鞘尾缀着颗鸽卵大的珍珠,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那是罗网杀手等级的象征,天字杀手佩珠,杀字佩玉,地字佩铜。
“端木将军,久候多时。”
“赵高统领有令,属下已扫清炎州外围十里内的秦哨,特来引路。”
掩日的声音像砂纸磨过青石,带着股说不出的寒意。
“掩日先生辛苦了。”
端木燕他拱手行礼。
“罗网的效率果然名不虚传,不知清哨时可有惊动秦军?”
掩日微微侧身,露出身后的七具尸体。
这些尸体都被割了喉咙,脸上还保持着惊恐的表情,身上秦军斥候的皮甲被整齐地剥下,伤口处凝结的血迹呈暗黑色——显然是被剧毒短刀所杀。
“司马错的大营扎在炽焰城以西十里的白虎坡,主营周围设了三重暗哨。”
“最外围是流动哨,每两刻钟巡逻一次,用的是大秦黑冰台的‘狼啸’暗号;中间层是固定哨,藏在土坡和树洞里,配备了望筒(汉代‘望楼’形制改良的便携观测工具);最内层是重甲哨卫,配连弩,百步内可穿甲。”
掩日从袖中摸出卷细绢,展开后借着月光能看到密密麻麻的墨点。
“黑冰台的密探有多少?”
端木燕指尖点在细绢上标着“粮草营”的位置,那里离主营稍远,是突袭的好目标。
“明哨三十七,暗桩一十二。”
“我们已经解决了七个明哨,暗桩位置已用朱砂标出。从这里到白虎坡有三里谷地,谷地两侧的崖壁是绝佳的潜行路线,只是坡上长着‘鬼见愁’灌木丛,枝叶带刺,需小心绕行。”
掩日的声音没有起伏。
“你们的人多久清一次哨?”
端木燕点头,目光转向掩日。
“按‘三更一换’的规矩。”
“现在是二更末,离下一次换哨还有两刻钟,足够我们清完外围。”
掩日抬头看了眼天色,月亮刚过中天。
“这是罗网的‘无声哨’,吹时只有犬能闻,我们的人听到哨声会回应三声蛙鸣,若遇紧急情况,吹长哨为号。”
他从腰间解下个皮囊,倒出三枚铜哨。
这种无声哨的形制参考了大乾特色军队“明犬营”的驯犬工具,哨音频率超出人耳范围,却能让罗网豢养的细犬警觉。
“那好,那就尽快行动!”
“记住,非必要不杀人,用麻沸散放倒哨兵即可,动静越小越好。”
端木燕迅速分派任务,手指在马鞍上的舆图轻叩。
掩日微微颔首,突然吹了声低沉的呼哨,两侧的树林里立刻窜出二十道黑影,个个黑衣蒙面,手里握着短刀和吹箭筒。
“这些是罗网‘影卫’,擅长夜间潜行。”
掩日介绍道。
“他们在前开路,三里一哨,遇敌直接格杀,绝不会发出声响。”
话音刚落,最前面的影卫已经像狸猫般窜进密林,他们足尖点地,身形飘忽,遇到低矮的灌木直接俯身滑过,遇到挡路的树枝则用短刀无声斩断。
命令传下,五千四象锐骑如水流般分成三股。
风营骑士动作最快,他们的坐骑是河西良种,体型小巧却耐力惊人,马具全用软皮包裹,连马蹄都裹着麻布,一行人迅速朝着前方前进,身影在月光下时隐时现,像群敏捷的岩羊。
马青山带领的火营则跟着掩日钻进谷地,士兵们背着的重型弓弩用厚布裹着,走路时脚步错开,避免甲胄碰撞发出声响。
前方漆黑色身影不断闪烁的影卫们每隔百丈就留下一人警戒,其余人继续前行,遇到秦军暗哨时,往往是吹箭先到,毒针精准刺入咽喉,不等对方倒地,影卫已经上前接住尸体,拖到树后用泥土掩埋。
有个藏在树洞里的秦哨刚要敲响铜锣,就被从背后袭来的短刀刺穿心脏,那铜锣被影卫用手死死按住,只发出一声闷响就没了动静。
请收藏本站:www.86f2a.cfd。笔趣阁手机版:m.86f2a.cfd
“拿柴草!泼火油!”
这是没办法的办法,火油是守城的利器(守城用“猛火油”),可现在连火油都快见底了,只能往柴草上浇点残油凑数。
士兵们七手八脚地把捆好的柴草推下去,浇上仅存的火油点燃,火舌舔着柴草往上窜,暂时挡住了秦军的攻势,可这点火势根本维持不了多久,很快就被秦军用水扑灭了。
秦狮的青狮吞天刀再次挥起,“咔嚓”一声砍断了吊桥的锁链,吊桥“哐当”一声砸在护城河上,激起一片水花。
“杀!”
秦军士兵踩着吊桥冲了过来,最前面的百战穿甲兵已经开始爬城墙,他们的铁爪死死扣住砖缝,速度快得惊人。
城上的士兵只能用刀砍、用石头砸,可秦军的甲胄太坚固了,有时候一刀砍下去只留下个白印,反被对方一脚踹得滚倒在地。
白象的钢鞭又开始砸城墙了,每一下都震得城头摇摇晃晃,不少本就松动的城砖簌簌往下掉。
宫晓川看到右侧城墙出现了一道裂纹,心里咯噔一下——那是昨天被投石机砸出来的地方,再这么砸下去,城墙怕是要塌了。
“都去右边!顶住!”
他嘶吼着冲过去,飞仙枪舞成一团银光,枪尖刺穿了一个爬上城头的秦军士兵的咽喉。
鲜血喷了他一脸,温热的液体顺着脸颊往下流,他抹都没抹,反手一枪又挑飞了第二个敌人。
飞仙枪营的士兵们见状也疯了似的冲过来,那个腿上带伤的伙长抱着块大石头,瘸着腿爬到垛口边,用尽全身力气往下砸,正好砸在一个秦军小校的头上,红的白的溅了一地。
老兵用断矛捅进一个爬墙士兵的眼睛,自己也被对方的刀划开了肚子,他捂着伤口倒下去的时候,还在喊。
“将军……守住……”
宫晓川的枪杆此前被秦狮的刀砍了个缺口,他感觉手臂都麻了,眼前阵阵发黑,左肩的伤口疼得像火烧,每一次呼吸都带着血腥味。
他看到城下司马错的将旗还在稳稳地立着,那老狐狸显然在指挥大军轮番进攻,就是想拖垮他们这些残兵。
城下孔金的金色罡气又在阵前亮起,他似乎在调整气息,准备下一轮猛攻。
城上的士兵们一个个东倒西歪地靠在城墙上,连抬手的力气都快没了,有的人直接瘫在地上,嘴里喃喃地念着家人的名字。
夕阳彻底沉了下去,暮色像潮水般漫上来,把炽焰城裹在中间,城头上的火把一个个亮了起来,昏黄的光线下,到处都是血迹、断肢和残破的旗帜。
宫晓川望着城下黑压压的秦军,又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残月,突然低声笑了起来,笑声嘶哑得像破锣。
“兄弟们,咱们守的不是这破城,是城里的百姓,是身后的乾州!”
他用枪杆敲了敲城墙,深吸一口气。
“飞仙枪营,随我——死战!”
他猛地把飞仙枪举过头顶,枪尖在月光下闪着寒光。
“死战!死战!”
残兵们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嘶吼起来,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豁出去的狠劲,他们扶着彼此站起来,用断矛、石块、,准备迎接秦军下一轮的猛攻。
而城下的秦狮刚想下令再次冲锋,却被司马错的旗号拦住了,这位大秦的老将军勒着马,望着城头那杆摇摇欲坠却始终不倒的大乾军旗,又看了看渐浓的夜色,眉头微微皱起。
如今这座宫晓川镇守的炽焰城对于他们大秦来说就像块烧红的烙铁,看着残破不堪,真要一口咬下去,非得崩掉几颗牙不可。
特别是宫晓川这个冥顽不灵的大将,若不是担心他绝地反击,临死前拼命换掉狮驼岭三妖的其中一人的话,他早就下令直接强攻破城了。
哪里还会在这里像熬鹰一样,不断消磨宫晓川的状态以及体力,等待一个彻底击杀他的机会!
“鸣金收兵。”
司马错叹了一口气,沉声下令,若不是顾忌狮驼岭三妖这三个他们好不容易得到的顶级战力……
收兵的金钲声在夜色中响起,秦军士兵不情不愿地开始后撤。
孔金气得用戟猛砸地面,秦狮骂骂咧咧地瞪着城头,白象的钢鞭在手里转了几圈,终究还是跟着大部队退了下去。
宫晓川看着秦军缓缓退去,紧绷的身体突然一软,差点栽倒在地,一旁的亲卫连忙扶住他,才发现将军的嘴唇已经白得像纸,左肩的绷带彻底被血浸透,连银甲都变成了暗红色。
“将军,咱们又守住了一次……”
小旗官哽咽着说,宫晓川点点头,目光越过城墙,望向乾州的方向。
那里的夜空一片漆黑,看不到任何援军的信号!
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喘息,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更残酷的厮杀还在等着他们。
风从城头吹过,带着血腥味和尘土味,卷起宫晓川染血的战袍,他死死攥着那杆断了缺口的飞仙枪,枪尖依旧指着秦军退去的方向,撑着这座摇摇欲坠的孤城。
秦军收兵的金钲声刚在暮色中散尽,炎州西垂的旷野上就扬起了一阵细碎的烟尘。
不同于秦军铁甲铿锵的沉重步伐,这队骑兵的马蹄声轻得像晚风扫过麦浪,连卷起的尘土都带着股利落的锐气——正是端木燕率领的先锋援军。
“将军,前面就是落马坡岔路了。”
马阔海压低声音,水蓝色的罡气在指尖流转,他勒住坐骑的缰绳,马蹄踏在碎石上几乎没发出声响。
这位水元素将官手里握着块湿漉漉的羊皮纸,上面用磷粉画着的路线图在暗夜里泛着淡绿微光——这是罗网特制的“夜光舆图”,据说用南海磷砂混合桐油绘制,遇暗则明。
端木燕颔首,银甲上的火焰纹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麾下的这支骑兵已在夜色中疾驰三日,从青石渡沿漕运河西岸一路奔袭,此刻终于抵达炎州地界。
这支被他亲手整编的“四象锐骑”共有五千人,是从谭梦军旧部和顾长卿残兵里精挑细选的锐士,按地、水、风、火四象编营,各有专精。
火营士兵背着浸透火油的重型弓弩,甲胄上錾刻耐火的石棉层;水营骑士擅长泅渡,马鞍旁挂着皮囊装的浮囊;风营轻骑配备双马,马具全用皮革包裹消音,每人背着两张“角弓”,箭囊里插着二十支涂了乌头药的狼牙箭,腰间短刀淬了见血封喉的毒液;地营骑士则披着重甲,手持两尺宽的铁盾,盾面錾刻着防滑纹路,既能列阵防御,又能立马遭遇野战之时下马列阵,充当前排肉盾。
“按原定阵型推进,风营在前开路,地营殿后警戒。”
端木燕的声音裹着风元素罡气传开,清晰地落在每个骑士耳中。
他知道眼下不是自夸的时候,宫晓川在炎州苦撑,多耽误一刻,城头的弟兄就多一分危险。
四象骑催马前行,马蹄踏过刚收割的麦田,麦穗摩擦甲胄的沙沙声里,风营骑士不时翻身下马,趴在地上侧耳倾听——这是大军作战时诸多斥候常用的“地听术”,能从地底震动判断远处是否有敌军埋伏。
端木燕翻身下马,手指抚过四元素战驹的马鬃,这匹神驹通人性,知道此刻需隐匿行踪,连打个响鼻都压得极轻,鼻息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转瞬即逝。
这支四象锐骑最特别的,是他们独创的“夜行军规”。
骑士们的甲胄都经过特殊改制,明光铠的甲片连接处裹着厚绒布,碰撞时只发出沉闷的“噗噗”声;马鞍下垫着三层毡毯,马蹄铁裹着软皮,连马嚼子都换成了竹制——这是端木燕参照“边军夜巡制”改良的装备,专门为隐蔽行军设计,连常年在边境巡逻的老兵都叹服其细致。
就在这时,前方探路的风营队长萧风突然抬手示意停步。
“前方百丈有铁器反光,按‘烽燧制度’,该是秦军的暗哨。”
他指尖转着飓影镖,压低声音道,一旁的端木燕点头,刚要下令,却见前方阴影里突然飘出一道玄色身影,身后马青山握紧腰间熔麟刀,火红色的罡气瞬间凝聚,却见那黑影抬手打出三短一长的灯号,一点幽绿荧光在指尖明灭。
“是罗网的人。”
端木燕按住马青山的手腕,示意他收势。
按事先约定,罗网用“三短一长”为安全信号,对应“夜号三弹为警,五弹为聚”的古法,只是将弹响换成了更隐蔽的磷火信号。
黑影如狸猫般悄无声息地滑到近前,身形挺拔如松,穿着件玄色夜行衣,领口绣着半轮残月——这是罗网天字杀手的标志。
兜帽下露出的下颌线条冷硬,嘴角紧抿,唯有一双眼睛在暗夜中亮得惊人,像两口藏在深潭里的寒刃。
“天字一号,掩日。”
来人声音压得极低,带着金属摩擦般的质感,他递过来一块青铜令牌,上面刻着蛛网纹和“天”字,边缘还沾着点未干的血迹。
端木燕接过令牌,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属,令牌背面刻着的暗纹正是罗网与苏夜麾下军队的联络暗号。
“端木燕。”
他言简意赅,将令牌还回去,目光落在掩日腰间的佩剑上,剑鞘漆黑,只在鞘尾缀着颗鸽卵大的珍珠,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那是罗网杀手等级的象征,天字杀手佩珠,杀字佩玉,地字佩铜。
“端木将军,久候多时。”
“赵高统领有令,属下已扫清炎州外围十里内的秦哨,特来引路。”
掩日的声音像砂纸磨过青石,带着股说不出的寒意。
“掩日先生辛苦了。”
端木燕他拱手行礼。
“罗网的效率果然名不虚传,不知清哨时可有惊动秦军?”
掩日微微侧身,露出身后的七具尸体。
这些尸体都被割了喉咙,脸上还保持着惊恐的表情,身上秦军斥候的皮甲被整齐地剥下,伤口处凝结的血迹呈暗黑色——显然是被剧毒短刀所杀。
“司马错的大营扎在炽焰城以西十里的白虎坡,主营周围设了三重暗哨。”
“最外围是流动哨,每两刻钟巡逻一次,用的是大秦黑冰台的‘狼啸’暗号;中间层是固定哨,藏在土坡和树洞里,配备了望筒(汉代‘望楼’形制改良的便携观测工具);最内层是重甲哨卫,配连弩,百步内可穿甲。”
掩日从袖中摸出卷细绢,展开后借着月光能看到密密麻麻的墨点。
“黑冰台的密探有多少?”
端木燕指尖点在细绢上标着“粮草营”的位置,那里离主营稍远,是突袭的好目标。
“明哨三十七,暗桩一十二。”
“我们已经解决了七个明哨,暗桩位置已用朱砂标出。从这里到白虎坡有三里谷地,谷地两侧的崖壁是绝佳的潜行路线,只是坡上长着‘鬼见愁’灌木丛,枝叶带刺,需小心绕行。”
掩日的声音没有起伏。
“你们的人多久清一次哨?”
端木燕点头,目光转向掩日。
“按‘三更一换’的规矩。”
“现在是二更末,离下一次换哨还有两刻钟,足够我们清完外围。”
掩日抬头看了眼天色,月亮刚过中天。
“这是罗网的‘无声哨’,吹时只有犬能闻,我们的人听到哨声会回应三声蛙鸣,若遇紧急情况,吹长哨为号。”
他从腰间解下个皮囊,倒出三枚铜哨。
这种无声哨的形制参考了大乾特色军队“明犬营”的驯犬工具,哨音频率超出人耳范围,却能让罗网豢养的细犬警觉。
“那好,那就尽快行动!”
“记住,非必要不杀人,用麻沸散放倒哨兵即可,动静越小越好。”
端木燕迅速分派任务,手指在马鞍上的舆图轻叩。
掩日微微颔首,突然吹了声低沉的呼哨,两侧的树林里立刻窜出二十道黑影,个个黑衣蒙面,手里握着短刀和吹箭筒。
“这些是罗网‘影卫’,擅长夜间潜行。”
掩日介绍道。
“他们在前开路,三里一哨,遇敌直接格杀,绝不会发出声响。”
话音刚落,最前面的影卫已经像狸猫般窜进密林,他们足尖点地,身形飘忽,遇到低矮的灌木直接俯身滑过,遇到挡路的树枝则用短刀无声斩断。
命令传下,五千四象锐骑如水流般分成三股。
风营骑士动作最快,他们的坐骑是河西良种,体型小巧却耐力惊人,马具全用软皮包裹,连马蹄都裹着麻布,一行人迅速朝着前方前进,身影在月光下时隐时现,像群敏捷的岩羊。
马青山带领的火营则跟着掩日钻进谷地,士兵们背着的重型弓弩用厚布裹着,走路时脚步错开,避免甲胄碰撞发出声响。
前方漆黑色身影不断闪烁的影卫们每隔百丈就留下一人警戒,其余人继续前行,遇到秦军暗哨时,往往是吹箭先到,毒针精准刺入咽喉,不等对方倒地,影卫已经上前接住尸体,拖到树后用泥土掩埋。
有个藏在树洞里的秦哨刚要敲响铜锣,就被从背后袭来的短刀刺穿心脏,那铜锣被影卫用手死死按住,只发出一声闷响就没了动静。
请收藏本站:www.86f2a.cfd。笔趣阁手机版:m.86f2a.c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