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制定方案 围三阙一(第2页)
徐庶开口说道:“将军,兵法有云,攻城者围三阙一。此乃兵家之妙策,其理在于给予敌军一线生机,使其心存侥幸而不至于陷入绝境拼死抵抗。当我们对城池进行三面进攻之时,敌军便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仿佛三面皆有汹涌之敌潮涌而来,那震天的喊杀声、如林的旌旗,皆会让敌军心生惧意。而留下的那一处城门,则如黑暗中的一丝曙光,给予他们逃生的希望。如此一来,敌军内部便会产生分歧,那些心存退意之人或许会劝说主将趁机逃脱,以图日后再起。
若董璜心生退意,决意逃脱,我们便可在他必经之路上精心设下埋伏。提前谋划,挑选有利地形,布置精兵强将。当董璜带领残部匆匆逃离之时,便会如入罗网。我们可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以雷霆之势将其擒下。届时,便可由董氏宗亲前往劝降。如此一来,既能减免我军伤亡,又可打破当前之僵局,实乃一举两得之策。
但是,这一计策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董璜的抉择。若董璜誓死要坚守天水城,那便毫无退路可言。他或许会认为逃脱是懦弱之举,宁可与城池共存亡,也不愿弃城而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硬拼,别无他法。然而,硬拼必将带来惨重的伤亡,这是我们都不愿看到的结果。所以,我们需仔细观察董璜的动向,判断他的心思,以便做出最为明智的决策。”
徐庶的话语沉稳而睿智,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思熟虑的光芒。马超听后,微微点头,陷入沉思。这个计策确实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也存在风险。如果董璜不上当,依旧坚守城池,那么他们将不得不面临一场艰难的攻坚战。而如果董璜选择逃脱,他们也需要准确地判断其逃跑路线,否则埋伏将失去作用。
董白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心中也在思考着这个计策的利弊。她深知叔父董璜的性格倔强,不一定会轻易选择逃脱。但如果有一线生机,也许他会为了部下的性命而做出不同的选择。徐荣则皱着眉头,他作为军中宿将,更加注重实际的作战情况。围三阙一的策略在理论上可行,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敌军的反应、地形的影响等。
军帐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众人都在权衡着这个计策的可行性。他们知道,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但为了减少伤亡,为了尽快结束这场战斗,他们必须做出决策。
众人听了徐庶的计策,皆觉得可行。马超扫视众人,郑重说道:“今日大家都早些休息,明日便依徐先生计策行事。徐荣将军率兵攻打西门,我与白儿攻打南门。而徐庶先生和张任率领我部兵马攻打东门。张辽与徐晃提前在北门外选有利地形埋伏。”众人齐声应是,便欲下去休息。
而徐庶此时仍是一脸担忧,他微微皱眉,与马超说道:“将军,我还有一丝忧虑。我军新到,便要如此攻城,恐攻城器械不足。若被董璜坚持守城,挫了我军锐气便不好了。”马超微微颔首,沉吟片刻后说道:“如今先试一试吧,毕竟我们不知道董璜的心意,董璜也不知道我们这边的心思。且此次佯攻,主要是试探董璜的反应,若能引出他的下一步行动,我们也好随机应变。即便攻城器械不足,也可借此机会观察敌军的防御部署,为后续的作战做好准备。”徐庶听后,微微叹气,心中仍有不安,但也知道此时别无他法,只能期待明日的战事能够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