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扶摇九万里 作品

第438章 贾诩劝说 解开心结(第2页)

贾诩轻捋胡须,神色凝重而又诚恳地对张绣说道:“少主,且听我一言。主公此举虽于世俗礼法有冲,然其心意乃是为少主与邹氏的将来考量,更是为了张家的绵延。如今木已成舟,少主若执意抗拒,非但主公盛怒难消,邹氏亦恐陷入绝境。少主心怀大义,素重伦常,此诚可贵,然事已至此,不如权且放下心中纠结,接纳邹氏。待日后再以贤德之行,慢慢弥补此中缺憾,重振张家声威,如此既可全主公之盼,又能护邹氏周全,于情于理,方为妥善之策。”

贾诩见张绣仍在犹豫,便进一步劝说道:“少主,您想想,如今这局势,若一味僵持,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主公对您寄予厚望,张家的未来全系于您身。邹氏之事虽有违常理,可若您能以开阔胸怀接纳,日后用心经营,或可将此化作一段别样佳话。您与主公血脉相连,何必因一时意气,伤了叔侄情分,断了家族根基。”张绣紧咬下唇,脸上神色变幻不定,内心陷入了激烈的挣扎。许久之后,他才期期艾艾地说道:“先生之言,虽令我心中纠结难平,但也不无道理。”贾诩微微点头,轻声道:“少主能有此转变,已是不易。日后的路还长,慢慢调适便是。”

张绣眉头紧锁,满脸忧色,嗫嚅着继续说道:“先生,即便我勉强应下此事,可这般行径终究是违背伦常,恐怕难以被天下人所理解与包容。尤其是绝不能让马超将军知晓,他在我心中地位尊崇,若被他得知,我今后还有何颜面与他相见,又该如何在他面前立足?我张绣一生虽非极重虚名之人,但此事关乎声誉与清白,实难坦然处之。”说罢,张绣面露难色,眼神中满是焦虑与不安,似乎已能预见未来可能遭遇的种种困境与难堪。

张绣缓缓站起身,脚步略显迟疑地挪移到张济近前,低声问道:“叔父,您是说阿秀不必再寻死觅活了?”话语间,张绣脸上满是难为情之色,眼神躲闪,不敢与叔父对视。顿了顿,他又赶忙叮嘱道:“叔父,此事还请您务必为阿秀保守秘密,切不可传扬出去。”

张济浓眉一挑,大声说道:“大丈夫生于这世间,行事坦坦荡荡,做了便是做了,何须遮遮掩掩?难道日后你还打算将邹氏像个见不得人的物件般藏起来,永不被人察觉?”张绣被叔父这一通反问弄得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应。

张济见状,摆了摆手,接着道:“我正有一些想法,需与文和先生仔细推敲斟酌一番,你也在这儿好生听着。”言罢,张济和贾诩也微微欠身,二人皆摆出一副洗耳恭听、准备深入探讨的模样,屋内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

张济微微仰起头,眼神中透着几分思索与决然,他伸出手缓缓理了理有些凌乱的思绪,沉默片刻后,沉稳有力地说道:“文和先生,就在昨日,阿绣与我进行了商议。我们共同探讨关乎未来走向的决策,那便是日后投身于马超帐下,重回西凉故土。阿秀的见解颇为独到,他认为当下之际,马超所部兵马尚未齐整,势力略显单薄。而此时若我等能倾尽所能,鼎力相助于他,此等雪中送炭之举,相较那寻常的锦上添花,必定更能彰显我等的赤诚心意与不二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