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各怀心思 厚恩重赏(第2页)
马超,那西凉的匹夫,更是让天子恨得咬牙切齿。他凭借着西凉铁骑的勇猛,在西北一带横行无忌,百姓只知马家而不知朝廷。他对朝廷毫无敬畏之心,更是公然要挟天子,天子越想越气。
“这些逆贼!”天子突然怒吼一声,猛地伸手一挥,将桌上的文房四宝、珍玩摆件全部扫落在地,发出一阵“乒乒乓乓”的声响。内侍们吓得脸色惨白,身体瑟瑟发抖,大气都不敢出,只能僵立在原地,眼睁睁看着天子陷入疯狂。
天子一边砸着东西,一边咬牙切齿地念叨:“世家大族,一个个都该死!不过是一群贪婪自私的蛀虫,把这天下搅得乌烟瘴气。哼,等着吧,朕迟早要将你们一网打尽!”说着,他的目光变得有些迷离,似乎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先帝孝灵皇帝的面容,“父亲,您在天之灵看着吧,儿臣定不负您的期望,一定要把这些世家蛀虫全部铲除,重振我大汉江山!”
随着情绪的愈发失控,天子的理智渐渐消散。他突然对内侍厉声叫道:“传召美人过来!”声音中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威严。
内侍不敢多问,匆匆跑去传旨。不一会儿,两位美人莲步轻移,走进书房。还没等她们反应过来,天子便如饿狼般扑了上去……
一番折腾之后,天子终于精疲力竭,倒在床上沉沉睡去。而此时的书房,一片狼藉,书籍、碎瓷片散落一地,白日宣淫的场景与这混乱的环境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荒唐与悲凉。
第二日清晨,天色微亮,朝堂之上早已灯火通明。大臣们身着朝服,神色各异,等待着天子临朝。
待天子端坐在龙椅之上,群臣行礼完毕后,昨日关于孙策的封赏之事便被提上议程。
潘俊率先出列,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孙策收复吴郡等地,虽有擅自行事之嫌,但也为朝廷安定一方,功不可没。依臣之见,可封其为镇东将军,承袭孙坚的乌程侯,如此既显朝廷大度,也能安抚孙策。”
天子微微颔首,目光扫过群臣,缓缓开口道:“潘爱卿所言虽有道理,但朕另有考量。朕意封孙策为后将军,吴侯,食邑万户。”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众人纷纷交头接耳。
潘俊眉头紧皱,再次上前一步,神色焦急地说道:“陛下,吴县与乌程县虽同为县,但乌程侯之名由来已久,且孙坚曾获此封,孙策承袭,名正言顺。而吴县为大县,又与吴郡同名,贸然封吴侯,恐有不妥,还望陛下三思。再者,后将军之位如今乃是袁术占据,如此封赏,岂不是让袁术不满?他本就野心勃勃,对朝廷诸多不满,这般安排,怕会激怒于他,徒生祸端。”
天子听闻,神色冷峻,目光中透露出一丝不屑,沉声道:“潘爱卿,便是朕之前未对袁术有任何不当之处,他便对朝廷满意了?他自恃出身名门,早有不臣之心,攻伐汉室宗亲,公然与朝廷作对。朕对他的种种行径早已了如指掌,岂会因他的不满而畏缩不前?此番封孙策为后将军,便是要让天下人看清,朝廷的封赏只看功绩与忠心,而非惧怕那些心怀叵测之人的威胁。”
就在潘俊还欲继续辩解之时,王桀站了出来,高声说道:“陛下圣明!封孙策为后将军、吴侯,食邑万户,实乃高瞻远瞩之举。孙策如今在江东势力渐大,吴县作为江东要地,封其为吴侯,既满足了他的权势欲望,又能将他与吴郡紧密相连,便于朝廷日后对其管控。再者,食邑万户,彰显陛下的浩荡皇恩,可令天下人看到陛下的大度与仁德。如此一来,既能安抚孙策,又能向天下昭示朝廷的威严与掌控力,实乃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