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扶摇九万里 作品

第678章 杨弘谋略 排挤阎象(第3页)

阎象拱手行礼,还未开口,袁术便直截了当地说:“阎象,杨弘献策,需派人出使陶谦。我思来想去,你之前和刘表和谈表现不错,此事非你莫属。”

阎象一听,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忙道:“主公,如今我方与马超对峙正紧,军中诸事繁杂,我正为战事殚精竭虑,实在分身乏术啊。况且出使陶谦责任重大,万一有闪失,岂不坏了大事?”阎象言辞恳切,眼中满是焦急与无奈,他一心想着留在军中,为扭转战局出谋划策,好挽回自己在袁术心中的信任。

袁术一听这话,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不悦地说道:“怎么,派你去是信得过你,你反倒推三阻四?如今局势如此,这出使之事关乎九江郡安危,你却只顾自己在军中那点事,莫不是不想为我分忧?”袁术的声音愈发严厉,眼神中透着不满与怀疑。

阎象心中一阵苦涩,他深知袁术的脾气,此刻若再推辞,恐怕会彻底触怒主公。无奈之下,他只能咬咬牙,跪地领命:“主公息怒,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主公所托。”说罢,他缓缓起身,眼神中闪过一丝落寞。

一旁的杨弘暗自得意,面上却装作惋惜地说:“阎先生此去责任重大,还望一路小心。军中虽少了先生出谋划策,但为大局着想,也只能委屈先生走这一遭了。”那虚伪的口吻,听得阎象心里一阵作呕,却又无可奈何。

阎象退下后,便着手准备出使事宜。他心中清楚,此次出使,不仅任务艰巨,而且杨弘将自己排挤出去的意图十分明显。但他也明白,这或许是自己重新获得袁术信任的机会,若能说服陶谦出兵,不仅能解九江郡之围,也能让自己在袁术帐下重新站稳脚跟。于是,阎象强打精神,整理思绪,开始仔细研究陶谦的喜好、脾性以及徐州目前的局势,期望在这场谈判中取得成功 ,打破如今对自己不利的局面 。

杨弘接连献出两道精妙计策,袁术皆欣然采纳,这让杨弘不禁有些志得意满。他每日在营帐之中,脑海里都在勾勒着日后的场景:待雷薄与李丰平安撤回,主公对自己言听计从,而雷、李二人手中又握有可观兵力,到那时,自己在袁术帐下,地位必定超然,无人能及。

回想起自己献出的计谋,杨弘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深知,这不过是以时间换取空间的策略,只要持续拖着马超,对方大军长期在外征战,后援又难以及时跟上,粮草军备消耗巨大,早晚都会被拖垮。马超纵有万夫不当之勇,在这般消耗战中也必无胜算。

如今,杨弘心中清楚,当务之急便是雷薄与李丰安全归来。他时常站在营帐外,望着远方,眼中满是期待,时不时地向斥候询问二人的消息,只盼着能早日传来他们归营的喜讯,好让自己精心布局的这盘大棋顺利推进,彻底稳固自己在袁术阵营中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