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扶摇九万里 作品

第855章 遣返赐婚 将选佳偶(第2页)

马超话音刚落,殿内顿时响起窸窸窣窣的议论声。宫娥们交头接耳,有人攥着衣角面露欣喜,有人红着眼眶低声啜泣。片刻后,一位头戴素银簪子的宫娥率先踏出半步,声音虽轻却透着坚定:“妾愿归家!家中父母年迈,已有三载未见”紧接着,又有七八人怯生生地站出来,绣鞋在青砖上挪动时带起细碎的声响。随着越来越多女子表态,殿内啜泣声与压抑的议论声交织,恍若寒夜细雨敲打窗棂。

马超神色肃然,当即沉声道:“来人!取银钱,备车马!”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数十箱银锭被抬入殿中,箱盖掀开,白花花的银光亮得人睁不开眼。他目光扫过那些面露欣喜的宫娥,郑重叮嘱道:“每人百两盘缠,再派两队精锐骑兵护送,务必沿途好生照料,将诸位平安送至家乡!若有差池,提头来见!”

待领了银钱的宫娥们千恩万谢地退下,殿内气氛陡然变得压抑。待喧闹渐歇,殿内仍立着二十余道身影。剩下的女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衣饰朴素,钗环黯淡无光。其中一位身着襦裙的女子攥紧衣角,眼眶泛红开口道:“妾本是洛阳人士,家乡早被战火夷为平地,父母兄弟也早已失散多年……”她话音未落,身旁另一位姑娘已是泣不成声,“家中房屋尽数焚毁,如今回去,也不过是废墟一片,能往何处去?” 众人皆是面露凄苦,低低的啜泣声在殿内回荡,仿佛诉不尽这乱世中的无奈与悲戚。

马超见殿内哭声渐起,抬手虚按示意,沉声道:“莫要悲戚,且听我一言!”他转身望向阶下挺立的众将,玄色披风扫过蟠龙柱的鎏金纹饰,“堂下诸君,皆是随我出生入死的肱骨之臣,却大多尚未婚配。”话音未落,徐晃、马岱等人不自觉挺直腰板,粗粝的手掌在铁甲上蹭了蹭。

“若有姑娘愿意——”马超目光扫过低垂着头的宫娥们,“可自行上前,若双方有意,本王当即做主赐婚!”他顿了顿,指尖轻叩腰间剑柄,寒芒闪过:“本王在此立誓,日后谁敢因过往之事苛待妻子,军法处置!必叫他知道,西凉铁骑的妇人,不是任人欺凌的!”殿内甲胄碰撞声骤然响起,众将轰然抱拳,声震屋瓦:“愿遵大王令!”

马超掷地有声的承诺如重锤砸入死寂的殿内,原本蜷缩着的女子们像被惊动的雀群,纷纷抬起低垂的头颅。为首的粉衣女子指尖还沾着方才擦拭泪水的水渍,此刻却将帕子攥成紧实的团——她本是洛阳茶商之女,洛阳被董卓一把火烧了,家中基业毁为一旦,父亲又在裹挟而来的途中病死,只剩她与母亲无依无靠,三年来不过是掖庭中无人问津的绣娘,此刻望着台下腰悬利刃的将领,干涸的眼眶竟又泛起湿意。

人群中忽有银钗坠地的轻响,梳着双螺髻的少女踉跄上前半步。她原是河东农家女,河东北匈奴入侵才流落长安,因天子广选秀女被充作人数,在尚食局终日与灶台炭火为伴,细嫩的掌心满是烫伤疤痕。听闻可择良人,她耳尖泛红,偷偷瞥向站在第二排、面如冠玉的年轻将领,喉间溢出一声压抑的抽气。更有曾被天子临幸过的宫嫔,想起那因丹药而暴戾无常的君王,想起被鞭笞时血染寝殿的惨状,此刻竟轻轻颤抖着屈膝行礼,哽咽道:\"妾妾愿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