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扶摇九万里 作品

第863章 张鲁示好 刘璋忌惮

春季阳光明媚,大雁北归掠过秦岭时,李儒身披玄色大氅,指尖叩击着枣红马车的鎏金车厢。身后五千西凉铁骑旌旗招展,青铜马面甲在斜阳下泛着冷光,马蹄声惊起满地野花,却故意维持着松散的行进步伐。

"军师,兵法有云'兵贵神速',这般慢行..."张任策马靠近,腰间环首刀的吞口随着颠簸轻响。这位益州降将浓眉紧蹙,望着前方蜿蜒如蛇的队伍,"若张鲁有所防备,或刘璋遣军来犯..."

话音未落,忽听一阵铁蹄踏碎枯叶的脆响。华雄的乌骓马裹挟着腥风冲到近前,这位虎背熊腰的猛将扯着嗓子大笑:"张将军忒多顾虑!军师前日还说,咱们这趟是去唱大戏的!"他肩扛的陌刀在暮色中划出半轮血月,惊得路旁驿卒慌忙躲进土墙后。

李儒轻拨颔下三缕长须,眼中闪过寒芒:"子均可知,这天下棋局最妙处,不在刀光剑影,而在人心搅动。"他抬手遥指北方层峦,"张鲁据汉中,手握五斗米教十万教众;刘璋盘踞益州,暗蓄不臣之心。我军旌旗蔽日却缓行,恰似悬在他们头顶的利剑——每拖延一日,这把剑的分量便重上三分。"

张任瞳孔微缩,似有所悟。李儒继续说道:"若为迎娶甄家女、换张鲁一纸降书,何须我亲自出马?主公深意,在于将汉中化作西进益州的跳板。待张鲁日日寝食难安,夜夜听着更鼓揣测我军动向,那时再递出橄榄枝,他才会将西凉视作唯一靠山。"

暮色渐浓,李儒忽然勒住缰绳。远处汉中关的烽火台已隐约可见,他嘴角勾起意味深长的弧度:"传令下去,今夜扎营褒斜道。让军乐队奏乐三巡,务必让汉中城头的哨兵,听得清每一声羯鼓。"

长安城头风云变幻的消息如飞矢般传至汉中。刘璋每日皆立于镇北楼,凝视北方天际,似要透过层云看穿马超与各方势力的博弈。当西凉铁骑大破敌军、天子崩殂,曹操又在许都匆忙迎立刘协登基的密报传来时,张鲁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松懈。

他摩挲着案上的青铜虎符,回忆起与西凉军的过往。昔日马超重伤于汉中,幸得华佗妙手回春,虽自己在救治之事上仅略尽绵薄,可这份渊源终究让双方维持着微妙的和睦。对张鲁而言,西凉的胜利恰似一道护身符——马超据守长安,既能牵制朝廷,又可震慑益州的刘璋。若西凉战败,天子追责的利刃高悬,再加上刘璋对汉中觊觎已久,届时他必将腹背受敌,在这弹丸之地如履薄冰。

汉中天师府的铜漏昼夜不停,张鲁盯着沙盘上缓慢移动的赤色小旗,指节将檀木案几叩出细密裂痕。自听闻马超遣使迎娶甄宓,他便早早命人清扫驿馆,并准备等马超使节到来时,将珍藏的巴蜀锦绣铺陈十里长街,连甄家车队歇脚的地方都特意覆上金丝软帘。可旬月过去,预想中马蹄声始终未破晨雾,反而见府库绸缎一箱箱抬往甄宓暂居的玉阙阁。

"报——"斥候的急报惊飞檐下白鸽,"西凉使节距阳平关尚有三日路程!领军者乃是...乃是李儒!"

青铜烛台轰然倒地,蜡油溅在张鲁绣着云纹的靴面上。他踉跄扶住立柱,望着墙上自己扭曲的影子。那个将诸侯联军玩弄于股掌的鬼才,那个曾经在汉中压得他喘不过气的阴鸷谋士,竟又亲自前来迎亲?喉结滚动咽下不安,张鲁突然急切的说道:"备马!速去玉阙阁!"夜风卷着碎玉掠过回廊,惊起远处更夫悠长的梆子声,却掩不住他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