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惊鸿 作品

第 18 章 雁过拔毛

哪有人刚因为违规被撤了职,扭头就问我能不能把这个位置让给别人的?

天道头一回碰见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一时间都乱码了。

但天道到底是个不会记仇的法则智障。

始皇振振有词:

“朕不当这个分管人了,可位面中总要有一个分管人。当初选朕,便是因为想借始皇帝的名头。如今将朕撤职,之后你又打算如何管理那一界地府?”

天道开始了运算,试图找出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来。

始皇直接给出了标准答案:

“让萧何去担任,朕可允他借朕之名行事。”

天道:【……】

天道觉得这样不对:

【那我还不如直接找你。】

始皇提醒:

“朕会继续帮助其他秦人回阳世。”

天道:这日子没法过了!

天道想上扣钱威胁,然而扣钱的前提是人家身为地府职工。现在已经卸任了,自然无法扣钱。

甚至因为卸任的关系,之前说的每天扣多少钱也成了空谈。在其位才会因为业绩关系罚款,都离职了谁管你呢。

若说你惹下的烂摊子你得赔钱,那始皇帝确实已经赔了一亿外加一百万功德了,没道理后续还接着让他赔。

反正天道法则里是没这个操作的。

始皇还主动出击:

“你也可以继续让朕担任分管人,这样朕违规一次就扣一次罚金,总会有扣光的一天。”

就是不好说在全部扣光之前,他能帮助多少秦人了。

而且他帮忙也不是免费帮的。

方才没收费,是因为时间上来不及。那位秦皇还未结算功德就急匆匆出去了,要等他回来结算再讨论价钱的问题。

这里需要解释一句。

没结算的意思是本人并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功德,不代表功德还没到账、无法使用。

始皇想着至少得知道人家有多少存款,再和对方要钱。万一不小心要多了,对面出不起价,或者付了钱会影响后续过日子,那就不妙了。

都是自己人,没必要互坑。

天道被堵得说不出话来。

始皇还在输出:

“不过朕并不太想当分管人,限制太多了。”

他送个人出去怎么了?又没动用分管人权限。他是凭自己的本事送出去的,可没有以权谋私。

想到这里,始皇意识到自己可以投诉。

他先投诉了第一点:

“朕并未借用分管人权限谋私,惩罚是否太重?”

其次是第二点:

“上任至今无人告知过朕,分管人不可送鬼魂前往阳世。正所谓不知者无罪,可是如此?”

接着是第三点:

“既然朕不知此项规定,那么朕不引以为戒,也理所应当。天道以朕不肯改正为借口,施行巨额罚款,能否算是公报私仇?”

最后是第四点:

“若天道惩罚有误,还因全位面通报损害了朕之名誉。朕作为受害者,要求天道进行赔偿,应是理所当然?”

天道:【……】

不要和商业繁荣的大秦之主讨价还价,牵扯到钱财的事情,很多人是说不过他的。

天道后知后觉领悟了这个道理。

但此时领悟已经迟了。

有人举报,天道就必须受理。法则程序自动运行起来,一一检测是否确有其事。

很快,天道机械死板地通传起来:

【举报成立,将重新进行奖惩结算。】

【一、违规操作中不曾动用职权,无法达成「以权谋私」之责。应罚十万功德,现罚一百万,造成九十万超额罚款,将以双倍返还。】

【叮!您获得180万赔偿款!】

【二、天道未曾及时下发分管人行事准则,导致严重后果,将自罚一亿功德。罚款会进入受害者账户,本次失职存在两位受害者,将分别获得五千万功德。】

【叮!您获得5000万赔偿款!】

同一时间,在阳世的秦皇也收到了补偿款。

【三、因您不知规章,操作违规不应以正常员工要求进行处罚。按照天道法则,应以临时工标准受罚,惩罚应当减少五成。】

【临时工正确罚款金额为五万,第一条结算后您被罚没十万,造成五万超额罚款,临时工错判后赔偿标准按五倍计算。】

【叮!您获得25万赔偿款!】

【四、因您不知规章,则不存在「屡教不改」这一问题。原罚款一亿功德皆为无效罚款,将十倍退还。】

【叮!您获得1亿退款!您获得9亿补偿款!】

【五、天道未曾仔细判断起因经过与结果,贸然施行全位面通报惩罚。综合计算您受到的心理创伤与名誉创伤,将为您补偿一百亿功德。受到牵连的另一位当事人因为未曾通报其所在位面,将获得一亿赔偿。】

【叮!您获得100亿赔偿款!】

阳世的秦皇也收到了第二条补偿款的短信消息。

【六、虽然您是无心犯错,但也对阳世造成了不可逆影响。基于这一点,天道可按法则进行合理处罚,将会酌情扣除一千万功德作为警示。】

【叮!您被扣除1000万罚款!】

【本次结算结束,感谢您的检举!给您带来不便,我司深感歉意!】

始皇看了一眼奖惩,最后入账一百一十多亿功德。虽然很多,但对他的余额来讲依然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始皇正准备关掉存款界面,却听见天道居然还在念叨。

不是已经结算完毕了?

他凝神细听:

【综合您的举报正确率,以及举报行为带来的深远影响,法则判断您为地府优秀公民,将授予您优秀公民专属奖励。】

【即日起,您在地府系统中进行的一切消费行为将享受八折优惠。包括但不限于:功德商城购物、光屏游戏充值、其他附加功能开启等。】

【建设文明地府,共创美好家园,需要你我他共同努力,感谢您的配合!】

天道生无可恋地念完以上所有结算,这次是真的结束了。

然而天道已经不想说话了。

这些补偿款全是从天道的公库里出的,虽然天道只是个法则智障,但法则智障也会为了公库的资金缩水而难过。

毕竟公库资金有很多用处,要是钱不够的话,它之后很多工作都会运行困难。

幸好,加起来也才一百多亿。

这笔钱分摊到每个位面也就一点点,按照各位面上交功德的效率来看,这个损失不算严重。

但是!

一件事它总有“但是”的。

但是始皇帝拿到的那个八折优惠,就不一样了。那可是八折优惠,地府开设至今也没多少人拿到过!

始皇帝此前举报各界设置私律,算是对地府所有位面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且这个影响基本属于正面影响,毕竟他还积极推动了地府律法的革新。

然后今天又举报了天道的错误审判,乍一看好像没地府那个要紧,可它毕竟牵扯到全位面通报。

天道在全位面通报这样很严重的处罚上面出现错漏,说明天道平时运行时肯定有更多的bug没被发现。

毕竟一般来说,这样的大处罚会下得更加谨慎一些。结果天道连这都不严谨,更别提寻常小事了。

所以说,始皇帝这次的举报还引起了法则对天道行事程序的自检优化。而天道又统管所有位面,和所有人息息相关。

就好像星际时代,你提交中央智脑的bug和提交小众网站的bug,不是一个概念。

——累计做到两件像这样影响深远的大事,才能荣获优秀公民的称号。

可见难度极高。

所以得到的八折优惠,就很难得了。

反正大部分位面的鬼魂在地府待了几百上千年也没见过什么叫打折,更遑论是八折。

哪怕八折只有始皇帝一人能够享受,他也可以帮别人代购赚差价啊。

天道殷切地看向始皇:

【你应该不屑于做这种事的吧?】

始皇正在查看八折详解的手一顿。

你要是这么问的话……

始皇询问:

“朕可以把八折优惠分享给旁人吗?”

天道:【不行!】

始皇换了个问法:

“那将这个权限转送给他人呢?”

天道:【……不行!】

始皇眉头一皱:

“商城的物品都能代付款,为何权限不能代用?”

天道还没想出怎么反驳。

始皇已经无所谓了:

“无妨,他们选好想要的商品之后让朕代付就是。”

他刚才看过了,有“一键付款”的按钮。以后每天抽出一分钟打开商城,点击这个按钮,就可以搞定一切。

很好,又可以多开展一项赚钱业务了!

——有两个位面老老小小要养的始皇帝如是想到。

家里的人口多,没办法节流,就只能开源这样子。赚钱不磕碜,都是为了全家能过上幸福生活。

始皇已经开始思考要派谁来帮他收钱了。

他肯定没兴趣一条条对照订单,万一有谁找他代付钱款之后,给的金额不够呢?肯定是要有人对账的。

地府给他打八折,他也不多收,对外收九折的价格,净赚一成。

选巴清好呢,还是选商蔓?

这两个都是他大秦商务部门的首脑,巴清是蜀地的大商人,商蔓是太子从羌胡部落里发掘出的经商天才。

最后始皇决定一起用,正好他还有个帮人回阳世的业务,一人负责一边。

天道:……毁灭吧!

公库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这些消费,现在始皇帝一个人打八折也就算了,他还搞代购。

这相当于将有一大波消费者能享受到八折优惠,天道的收入直接缩水20%。

尤其是始皇帝很容易和其他位面的自己交好,而他们又偏偏都是余额大户,还一向大方不吝啬。花起钱来比很多人都爽快,是公库的重要客源。

法则难道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吗?八折优惠没有每日上限的吗?

可惜法则是纯粹的死物,找它反馈没用。

现在天道就期盼始皇帝能举报一下。

天道自己举报是没用的,必须群众举报。如果群众举报这个漏洞的话,法则就会自行修补了。

还有,群众还能举报一下“天道不能自行反馈法则漏洞”的bug,这样以后它就不用求助别人了。

然而始皇帝不知是装的还是真没发现,完全没有询问每日交易上限的意思。

始皇:朕又不傻,为何要平白给自己增加限制?

天道很想和始皇帝说“你帮我举报,举报的奖励都归你”,但它分析过后认为始皇帝应该看不上这点钱。

关键是,法则不需要天道和人做交易。

始皇发现这个天道似乎处在一个「有点智能,但不多」的状态下。

可惜他不了解人工智能,不然就应该知道这是机器人刚脱离智障的一种状态。有灵智,只有一点灵智,且受规则约束那种。

始皇没去管天道的纠结。

他觉得之前天道那个全位面通报的操作很不错,要是能再来一次就好了。

于是思忖片刻,始皇提出了要求:

“做错了事情只赔钱怎么行?不应该公开道歉吗?”

天道警觉:

【你想干什么?!】

始皇可不是在无理取闹:

“你全位面批评了朕,现在大家都在嘲笑朕。你应该为朕洗清流言并道歉,才算完成了全部赔偿。”

做错了事情要道歉是最基本的礼节了,他身为始皇帝都会向臣子道歉,天道该不会不懂这个道理吧?

天道十分憋气。

偏偏始皇帝说的这话被监管的法则捕捉到了,法则判断这个要求非常合理,当即强制要求天道执行。

不得已,它只能又发一则全位面通报:

【经核查,梓桑位面秦始皇帝政不存在恶意违反地府规章的行为。天道在此郑重道歉,并已于刚才进行了名誉赔偿。请各界持续监督,积极举报,感谢您的配合!】

全位面:……

他们第一次见到天道发公告跟儿戏似的。

其实天道很少发全位面公告,发的比较多的一般都是通报某一位面发生的重大事件,只有当前位面的鬼魂能够听见。

大部分鬼魂还是不会在天道跟前造次的,始皇这种纯属奇葩。

别的始皇帝因沉迷求仙而敬畏天神,唯有他把天神当利用工具。真就资本家做派,雁过拔毛,绝不吃一点亏。

要说始皇一开始其实也有点敬畏天道。

毕竟这是天道,不是什么阿猫阿狗。可是谁让他先听到黄泉府君骂天道智障了呢,黄泉府君都敢骂天道,那说明天道也没什么好怕的。

黄泉府君:可是别的始皇帝见到我也很礼遇啊!

不修仙的始皇帝真是可怕。

这件事就是一步错、步步错。

一开始黄泉府君没树立起威信,于是被始皇可劲欺负。

欺负狠了牵扯到了天道,府君就气急之下不慎暴露了天道没大家以为的那么神异。

然后天道就遭了殃,开始跟府君一起遭受始皇帝的欺负。

一环套一环,逻辑缜密。

送走这个大麻烦之后,天道回去找了府君。这样的事情不能再来第二回了,黄泉府君你管好自己的嘴!

不仅是黄泉府君,其他神君也得给它管好嘴。当领导的没了威严,不仅队伍会不好带,还会有各种麻烦找上门,天道算是彻底体会到了这个道理。

只是现在亡羊补牢好像迟了点?

由于天道的自打脸公告,不少认识始皇帝的人都来打探消息。基本都是两个位面的先祖,还有一些关心他的臣子,担忧他被天道给欺负了。

始皇就拉了个群,把今天和天道的交锋简单说了一遍。

一下子多了这么多知情人,消息怎么可能瞒得住呢?

这件事想必要不了几日就能在地府传遍。

——这下才是真的队伍不好带了。

原本各界的秦人就在打听这个梓桑位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什么钱,相应的消息只会越传越快。随之而来的,就是骊山陵里数量激增的拜访者。

早在天道第一次通报时,秦人就沸腾了。

公告说的很清楚,陛下送了另一个陛下回阳世,且造成世界走向的严重变动。还能是什么变动?改写了二世而亡的结局呗!

但当时他们激动归激动,理智还是在的。

公告表示陛下身为分管人却违规,后面又被撤销了分管人权限。不少秦人都担心会不会是陛下借用这个权限,才能成功送人出去的,现在没了权限,去找他也白搭。

而当第二则公告出来后,这个顾虑就没那么重要了。

就冲他能让天道改口,这位陛下便值得一见。说不准他还有其他的法子呢,先见到人再说吧。

始皇帝还没回家,众来客先到了。

来的大部分还是各界始皇帝,还有些是大秦先王。梓桑位面的本地人还是头一次见这么多始皇帝齐聚,很有些瑟瑟发抖。

主人不在也不影响什么。

始皇帝们自己就讨论起来了,而且还有昭襄王等先祖招待。

秦稷知道他们最关心什么,无非是以后还能不能送人去阳世了。这点无须担心,天道要是能封掉政儿的这个本事,也不至于拖到现在酿成“大祸”。

众人这才知道,秦政早在成为分管人之前就干过类似的事情。

一位始皇帝若有所思:

“如今看来,只要不在地府任职,进出就不会受罚。”

秦稷更正:

“不仅不会受罚,还会获得补偿。”

反正他们家政儿是这样的。

秦稷想起刚被送走的那个,又有点心虚。

应该不是只有他家的有补偿吧?

要不问问?

这点心虚根本瞒不过众人,好在始皇帝们都不缺功德,并不在意是否有补偿。

另一位始皇帝颔首:

“如此说来,天道许诺的职位,我等最好还是不要担任为妙。”

罚款扣是扣得起,只是没必要。为了那点微不足道的权利,承担这样的损失,不太划算。

萧何一时想到了自己。

陛下同他说过,有意让他接任分管人的位置。虽不知天道如今还会不会答应转让职位,但他最好还是提前做好接任的准备。

正所谓自己淋过雨之后,就忍不住想去撕别人的伞——

萧何开口表示:

“我们陛下曾考虑过让臣代掌分管人之职,诸位陛下不如考虑一番,挑选忠心臣子接管。毕竟权力再小也是权力,以后不知何时便会用上。”

看如今的情况,只要不闹出太大的影响,罚款也顶多就罚一百万功德。即便闹出了大麻烦,全位面通报批评+一亿罚金,始皇帝们都出得起。

众人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那么问题来了。

吴起并非故意不合群,他是真好奇,询问了一句:

“你们的位面大都过去许多年了,大秦也已经灭亡多年。哪怕回到阳世,似乎也做不了什么?”

始皇帝们没有回答。

秦稷挑眉一笑,懒散地舒展了一下坐久了有些僵硬的身姿。

他得意地摇头晃脑:

“这你就不懂了,这世道,多的是乱世。”

谁说拯救大秦就必须在秦末时期了?挑个乱世出去称王称霸,也是一条路子。

那些平民乞丐都能趁势崛起,他们为何不可?只要能拯救万民于水火,最后是谁结束乱世的重要吗?

反正万千世界什么发展都出现过,他们这个一点都不稀奇。而且无论中间的王朝如何更迭,到近现代还是会殊途同归,进入百姓当家作主的时代。

那么只要结局一致,中间的过程对天道法则而言其实也没什么区别。

众人对视一眼。

他们要的不是皇帝制度永远存在,而是大秦能多延续千百年。听闻有的世界习惯了这个国号,哪怕进入现代依然叫着大秦共和国呢。

这样,也就足够了。

这时有个投奔了某个始皇帝、还有幸被一起带来旁听的宋人忍不住了。

他说道:

“非得是乱世吗?末将觉得大宋也可以列为目标。”

虽然他是宋人,但他是武将。而且是忠君爱国思想没深入骨髓的倒霉武将,已经受够了大宋那群软骨头皇帝了。

他非常真诚地建议各位陛下,遇到大宋不要手下留情。要是非得等大宋亡国才动手的话,不知多少百姓要遭殃。

至少,在宋徽宗那会儿就可以动手了。

在场的王安石:?

王安石觉得自己身为宋人,好像不太方便坐着看戏。但他又实在说不出大宋好在哪里,只能绞尽脑汁。

最后王安石决定祸水东引:

“臣以为还是晋朝更可恶一些。”

众人:……

这头骊山陵在讨论要如何利用秦政的能力起事,那头秦政本人还在耐心等待。

等了一会儿始终没等到公子墓动工,他稍稍安心。心想扶苏或许是被救下不准就赶上了呢。

始皇回了一趟秦皇的地宫,确定扶苏也没被秦皇做主送来地宫,彻底放下心来。

他找到此界的先王加了个联系方式,同对方说若是秦皇回归,记得叫对方和他说一说阳世的发展。

顺便,帮人去阳世的报酬还没给。

面对始皇理直气壮的要债,孝公:……

孝公默默掏兜:

“寡人来替政儿付钱吧。”

始皇没意见,谁付都一样。

事情解决了,始皇又失去了分管人的权限,无法及时查看有没有哪个新的位面来到了始皇驾崩的时期。

所以始皇没办法继续去外面乐于助人。

现在摆在他眼前的有两个选择,一是回家,二是出去看看。

其实他完全可以也跟出去,亲眼看看秦皇将事情处理得如何。反正账也要到了,就当是去看热闹的,还能顺便关心一下那边的大秦。

始皇想了想如今应该乱糟糟一片的骊山陵地宫,下定了决心。

还是出去看看吧。

家里那群人,交给先祖们招待就行。

临走前,始皇还不忘把今天发生的事情给黑龙也发一份。

他在地府耽搁了大半日,阳世应该过去好几天了。阿苏一直没有父亲的消息,难免会有些担忧。

顺着此界的骊山陵甬道来到出口处,一回生二回熟,始皇轻轻松松就进入了这个位面的阳世。

阳世的骊山陵里一切如常。

秦皇刚开始出去的时候应该没有显形,因此不曾惊扰众人。始皇也无意显形,闲庭信步地走向咸阳。

虽说秦皇肯定已经抵达肤施去阻拦扶苏自刎了,但扶苏作为活人想及时赶回咸阳继位,也不是几日功夫就能搞定的。

扶苏又不会飞。

始皇主要是想去看看李斯赵高等人现如今在做什么,另外也想看看他们发现扶苏没死成之后,会有什么反应。

咸阳宫中。

胡亥激动又紧张地摸着身上玄袍的精美刺绣,这是皇帝才能穿的制式。他以前也只敢梦里想一想,没料到当真有穿上的一天。

“老师,我……不,是朕,朕穿着这袍子,看起来可有父亲一半的威严?”

赵高满意地笑了笑:

“自然是有的,陛下可是诸公子中最像先帝的那位。”

始皇刚进殿就听见这句:?

胡扯,最像他的分明是他家爱子阿苏。

这样的瞎话,一个敢说,一个敢信。胡亥当真欣喜起来,对着铜镜照来照去。

这几日他都感觉自己像在梦里。

之前车队疾驰赶回咸阳给父亲下葬,路上他不好徒生事端。所以虽然顶着“太子”的名头,其实依然没什么实感。

直到如今始皇帝已经下葬,正式宣布将要由他继位了,胡亥才一点点改变了心态。

明日就是他的登基大典,等到那时,一切尘埃落定,谁也抢不走他的皇位。

胡亥嘴角忍不住上扬。

赵高试探着问道:

“陛下可要去批阅奏疏?”

胡亥的笑容一顿:

“朕不会那个,非要朕自己批吗?”

赵高放心了:

“当然不必,朝中那么多公卿大臣,谁不能替陛下批复?陛下若是不耐烦这些琐事,就尽数交托出去,只管享乐即可。”

此话正合胡亥的心意,但他还是有点忧虑。便提起父亲在时总是夙兴夜寐,他身为人子什么都不干仿佛不好。

赵高直接就说:

“陛下可要想清楚了,先帝正是因为太过操劳才会早早离世,您——”

胡亥闻言大惊失色:

“那还是算了!”

他年华正好,可以再活几十年呢。他可不要像父亲一样把自己折腾得一身衰病,到死也没享受过什么。

始皇听笑了。

果然是烂泥扶不上墙,胡亥这蠢货莫非以为当帝王真就可以什么正事都不干吗?臣子确实能干,可那些能干的臣子也能随随便便就架空皇帝。

继而又有些悲凉。

多少个大秦就是被这样的孽障祸害了!

若这是他的独子他也就认了,偏偏上有贤明的扶苏,下有将闾等同样聪慧的诸子。独独让这么个最差劲的东西得了皇位,李斯和赵高的眼光可真是“独到”。

始皇冷眼看着赵高,听他提议为胡亥广纳美妾,又提议可以再多挑些乐人优伶入宫表演,替胡亥解闷。

他倒要看看,这两人还能做出什么来。

胡亥听着提议十分心动,嘴上却要说:

“父亲才驾崩,朕不好过于奢靡,要为父亲守孝的。”

赵高极力劝说他:

“守孝乃儒家的提议,我大秦以法度治国,何须遵循什么儒生之言?”

胡亥荒唐点才好,越荒唐对他越有利。

赵高扶持胡亥可不单单是为了揽权,历史上他见局势不好立刻干掉了胡亥,而后就想自己当皇帝。群臣不肯支持他,没办法他才立了子婴。

结果他不许子婴称帝,只以秦王相称。打的就是要找个机会把子婴也撤掉,自己取而代之的主意。

这样的操作赵高自己没成功,但不代表不可行。后来的王莽就是靠废立皇帝和外交儒生篡汉的,不仅大权在握还靠着好名声得到了所有儒家弟子的支持。

很难说王莽是不是吸取了赵高的教训,没有光顾着揽权,记得好好经营自己的声望了。

——田氏代齐同样也是臣子干得太好,在所有人的呼声中取代了原本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