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惊鸿 作品

第 43 章 挑拨魏楚齐(第2页)

假装回去了。只要赵国放松警惕,他就会立刻窜出来,给赵国一个惊喜。

然而等了一年多也没看到白起跑他去西北边攻打羌胡了。

因为秦人似乎在和那头通商,可有些羌胡部落却不太安分,居然敢劫掠大秦商队,秦王于是震怒。

赵王无语至极。

他思考再三,还是把士兵从西边调走了。燕国军队确实太多,还是得派兵支援。

只是被调走的仅有士兵而已,廉颇这位老将到底还是在秦国锲而不舍的挑拨下,被赵王暂且弃之不用。

反正现在攻燕也不缺良将,有庞煖和乐乘就够了。他们缺的只是士兵罢了,廉颇不去也不要紧。

燕王一听廉颇不上战场,就是一喜。

燕王也觉得现在的战场其实对他们燕国有利,虽然燕赵是打得有来有回,没有谁压倒谁。

但赵王觉得这是因为赵国缺兵,燕王却觉得这是因为赵国缺将。燕王仍旧认定庞煖不行,而乐乘,一个被俘虏的降将,能有什么本事?

这次燕王学乖了,他去请了剧辛出马。

只要剧辛能把庞煖搞掉,剩下一个乐乘根本没必要忌惮。然后他们就可以趁着赵国来不及把廉颇派出来统兵的功夫,打个时间差,攻占赵国一大批城池。

燕王设想得非常美好。

可惜,剧辛也看着庞煖这两年带兵和燕人打得有来有回、而没有一边倒压制住燕国军队,认为庞煖没什么本事。

毕竟乐乘都跑去赵国了,领兵的是栗腹这个没什么将才的人。庞煖连这样的人都压制不住,确实是不如以前了。

剧辛心想,他的友人可能真的是老了。

人还是要服老啊!

于是剧辛上了战场之后,行事并不是很谨慎。没多久就因为轻敌,不仅自己被庞煖俘虏击杀,还连累了两万燕军断送性命。

战事到这里,并未结束。

获得更多士兵补充的赵军战斗力不断提升,连连损兵折将的燕国却节节败退。燕国各城很快遭到了赵军围困,最后不仅相邦被斩杀,连都城都被赵军包围了。

赵王并不打算就此灭燕,也灭不过来。

秦燕之间有联盟,赵国要是当真准备灭燕,秦国肯定不会干看着。所以赵军只是把都城围着,也不撤兵,也不接着打。

两边一时陷入了对峙状态。

直到两个月后,实在受不了的燕国请求议和,奉上了重金,还许诺了割地,这次的战役才算结束。

至此,一场仗打了将近三年。

燕赵两国都损失惨重,虽然赵国最后获胜了,但这么久的战争,消耗也是巨大的。

同一时间秦国却在休养生息。

就连楚国也没打这么久,灭了鲁国之后就消停了。还有闲心迁了个都,迁得离秦国远了一些。

魏齐韩等国也没怎么生事,就光顾着围观燕赵死磕了。

这场战役结束后的一年多后,扶苏终于继位。

扶苏看着各国战报,有些不太满意:

“他们都安安静静的,我大秦如何能在其中捞好处?”

他们可是趁着燕赵打仗,偷偷抢了好几座靠近秦国的城池。燕赵也没空管秦国,实在是腾不出手来。

其实不仅秦国在偷偷占便宜,魏国也在占便宜。

别看魏国没和别国开起大规模战役,局部的小摩擦还是有的。赵国和魏国紧挨着,魏国又不像韩国那么不能打,肯定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

因而魏国也抢了一些赵城。

扶苏还在琢磨要怎么继续挑拨六国之间互殴呢。

突然有新的战报送来:

“魏国向东去攻打齐国了,试图扩张领土。楚国也想抢齐国的领地,两边因此发生了交战。”

魏国如今已经占领古陶国和卫国的不少地盘,楚国也把鲁国给吞了。夹在楚魏中间的阻碍已经消失,偏偏两家都看上了同一片齐国城池。

于是战争一触即发,两边因为抢地盘打了起来。

也不知道齐王现在是个什么想法。

齐王:那是我的城池啊!

两边还没打下齐国的地盘呢,先因为战利品分配的问题互殴起来了,真是魔幻。

扶苏赞叹道:

“楚王和魏王真是两个大聪明,打得好,希望他们打得更厉害一些。”

扶苏就去找阿父,像模像样地问:

“相邦,如今楚魏开战,可有办法能叫他们打得更激烈一些?”

正在向始皇奏事的李斯:……

不知道为什么,听着王上以君王征询意见的口吻同相邦说话,李斯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始皇配合地回答:

“事情既然由齐国的城池而起,王上只需说服齐王从中挑拨即可。”

两家都看重了同一块地盘,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让齐王故意把那地方送给其中一家,引起另一家的仇恨。

这招和当初秦国问韩国讨要上党郡,结果韩国不甘心把上党送给秦国,干脆转送赵国,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不过当时赵国本来是个作壁上观的看客,没料想到会突然天降惊喜。所以秦国大怒之后进攻上党,赵国其实有点猝然迎战的意味。

现在让齐国献城则不同,楚魏本来就打出了火气,军队都是列阵齐全的。齐国这么一献,就是纯粹的火上浇油,本就在开战的双方立刻就能打得更凶。

太子政跟着走了过来,同情地看了一眼不在状态的李斯。

这是阿苏在和仲父闹着玩呢,旁人不会懂的。他们经常玩这种扮演游戏,太子政早就习惯了。

扶苏还在那里装模作样:

“相邦果然有大才,只是要让那齐王主动献城,恐怕他不会答应。”

说着他还叹了口气,一副很是苦恼的模样。

始皇忍住了伸手捏他脸的冲动。

还得配合这个调皮的家伙继续演下去:

“楚魏将齐地当做囊中之物,齐王必然不满已久。不需他当真将城池献出,只要对外宣称准备向某一国献城,能够挑起两

方矛盾即可。()?()”

扶苏一脸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那相邦,万一魏楚不上当又该如何?长平之战的教训还摆在眼前,楚王和魏王又非蠢货,或许会意识到是有人故意挑拨。()?()”

始皇干脆看向一边的李斯:

“卿可有妙计?⊿()_[(.)]⊿?⊿%?%?⊿()?()”

李斯:啊?

换成经验丰富的李丞相,这会儿就应该一边在心里吐槽“臣也是你们游戏中的一环吗()?()”

,一边老老实实地配合表演。

可惜在场的是不明所以的李客卿,因而他呆了片刻,一时没有跟上节奏。

扶苏就嫌弃地说:

“相邦推荐的此人实在木讷,果然还是韩非先生——”

李斯立刻飞快转动大脑,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

他赶紧截住话头:

“臣有一计。”

扶苏面露不悦,告状道:

“相邦你看,他怎么打断寡人说话?”

李斯:……

始皇给了儿子一个“差不多就行了”的眼神,示意不要可着李斯一个人欺负。

而后他冲李斯颔首:

“客卿但说无妨。”

李斯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方才多有冒犯,还请大王见谅。臣突然想到了对策,一时情急,才忘了分寸。”

扶苏勉强点头:

“也罢,那你就说说看吧,让寡人听听你有什么高见。”

李斯深吸一口气:

“臣以为,此番之事与长平一战并不相同,不可同日而语。长平之战祸水东引过于明显,而楚魏相争却能依靠略施小计,掩盖住挑拨的意图。”

李斯提议可以协助齐王造势,做出齐国安于太平,不愿蹚浑水的模样。然后让齐王对外宣称为了平息事态,要把几座城一分为二,同时安抚两国。

接着再派人在两国内部挑唆,引导双方不接受只得一半的结果。于是齐王只好“勉为其难”地选择全部交给其中一国,彻底引爆事态。

“最后须得交给魏国,因楚国比魏国国力更强,楚国不会因此怯战,不敢开打。”

把齐王的目的伪装成是要居中调和,而非故意拱火。这样能大大降低楚魏的防备,最后引得他们成功入套。

扶苏满意点头:

“这招倒是不错,你还算有点能耐。”

而后对始皇笑道:

“可见李客卿颇有急智,只不过寻常总是引而不发。李卿有此才能,怎么好一直偷懒呢?不如多给他派一些政务吧。”

李斯先是欣喜于王上的看重,但很快他就意识到不对了。

——王上方才那番对他不满的作态,不会都是装的吧?

然后现在说什么“李卿一直在偷懒”,要给他加工作量。可他分明已经很忙了,王上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

李斯呆了呆。

太子政同情地看向他:

“李卿,虽然需要你处理的事务是多了一些,但事情总有处理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