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惊鸿 作品

第 65 章 冤大头(第2页)

所以扶苏方才和曹操聊天之时,就干脆自称“胥()?()”

了。

曹操听了扶苏的询问,叹一口气:

“操如今得罪了兖州士族,只怕没那么容易与他们重修旧好。()?()”

双方都是聪明人,曹操猜到了扶苏的出自己的烦恼,给扶苏递梯子。

扶苏顺着梯子往下说:

“某有一计,可稍稍缓和彼此关系。然此计无法彻底消除隔阂,只能叫兖州士族不再拿使君的所作所为出言抨击。”

曹操心想这样也够了。

他最近经常被兖州这边的世家家主阴阳怪气,他们地头蛇抱团,自己一个外来的也没办法。

曹操到底是南边豫州境内的沛国人,不是兖州土著。在别人的地盘上,不得不委曲求全一下。

能在修复关系的同时堵上世家们的嘴,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曹操虚心求教:

“不知梓桑有何妙计?”

扶苏微微一笑:

“他们如今有底气谴责使君,不过是因为他们自认清白。倘若使君将从世家手中抄没的家产分出一部分来给他们,拿了好处,他们可就无法置身事外了。”

之前曹操本来想着稍微动几个世家,够安置青州兵就行。结果那些世家的姻亲不肯罢休,开始公然和曹操对着干。

曹操到底是个小暴脾气,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这些闹事的也一起收拾了。

于是最后弄到手的财产比预计的要多不少,该安置的都安置下去之后,手头还有许多田产财帛。

要把这些东西拿出去分给其他世家()?(),

确实是肉疼了一些。但能借此将大家全部拖下水成为“共犯”()?(),

这笔买卖很值。

曹操茅塞顿开:

“大善!”

这是一招毒计()?(),

也是一出阳谋。有骨气的话你别要好处?()_[(.)]???*?*??()?(),

拿了好处你就没资格叫嚣了。

做主吵架的曹操如果有问题,你这个跟在后头瓜分东西的又算什么好东西?

世家都是讲利益的,什么别的都是空中楼阁。寻常的拉拢示好收效甚微,唯有把彼此的利益进行捆绑,才能高枕无忧。

荀彧难道当真只能替曹操招揽到颍川名士吗?当然不是,只是在刚起步的时候,荀彧得替他们颍川集团站稳脚跟。

所以他让曹操身边跟随的基本都是出自颍川的人才,这样颍川和曹操就深度捆绑到了一起。以后无论如何,曹操都得对颍川比对其他地方更好。

兖州士族迎曹操入兖,也是想趁着曹操刚起来对他进行投资。可惜被颍川集团抢先一步,陈宫没能争过荀彧。

如今曹操身边又多了个同样厉害的戏志才,依然是颍川人,陈宫就越发敌不过了。

扶苏溜达回到府衙里给荀彧和始皇准备的办公室,见到父亲正忙碌。连忙过去帮忙干活,顺便在心里哀叹太孙桥松不在。

没有儿子可以奴役,扶苏都没办法心安理得地偷懒了。真让阿父独自从早忙到晚,扶苏实在做不到。

始皇倒是不在乎儿子帮不帮忙:

“嫌闷了就自己出去玩,不必在这里陪着我。”

扶苏假装没听见:

“等我以后生了儿子,父亲就多一个小劳工可以压榨了。”

始皇:……

这就又开始打桥松的主意了?

之前是谁嫌弃弟妹儿女待着碍事,非要和阿父单独出行的?

始皇也不管他嘀咕什么,口嗨罢了。真把桥松叫来,这小子第一个反对。

荀彧看看隔壁父子其乐融融,又看看自己形单影只。突然有点羡慕,可惜他家恽儿才两三岁,等他长大还有的等呢。

扶苏帮忙处理了部分公务,用效率再次打败了还没历练出来的荀彧。然后就被始皇赶出去玩了,爱子再帮忙下去他很快就要无事可干了。

扶苏友善地和二度怀疑人生的荀彧打了声招呼,说自己闲着也是闲着,可以去他家找荀恽玩吗?

荀彧:……你和三岁小孩都能玩起来?

荀彧心情复杂地答应了。

说是玩,其实就是带着教小孩。反正扶苏也清闲,帮未来的大秦丞相教教孩子,算是有个事干。

荀彧如此大才,留在曹操手下落得个忧郁而亡的下场,简直暴殄天物。他长子荀恽也没好到哪里去,因为和曹植亲善遭到了曹丕的记恨,最后盛年早卒。

怎么卒的不清楚,反正曹丕刚当皇帝两年他人就没了。同年便是曹植因仕途不顺,写下《洛神赋》的那一年。

所以荀恽和他爹差不多,大概率也是因为政途坎坷忧郁而亡的。

扶苏:没关系,曹操

父子不珍惜的人才我大秦父子珍惜!

挖刘备的墙角还要良心痛一下,毕竟刘备正经对手下人挺好的。挖曹操的就不用有心理负担了,反正曹操自己也没太对得起人家。

扶苏上门把荀恽小崽子拎上,说带他去看看民间疾苦。

荀夫人唐氏:?

孩子这么小就要开始学这个了吗?

这年年末的时候,袁术突然和袁绍打起来了。

袁术千里迢迢找冀州北边那个雄踞幽州的公孙瓒支援,想和对方来个南北夹击,共同对付袁绍。

同时,他们还联络了徐州的陶谦等人,企图从四面八方包围冀州。

曹操自然要帮袁绍,所以他亲自带兵往东,在发干迎战陶谦。

曹操出去打仗了,就得有人坐镇后方帮忙守家。

除此之外,还得有人随军,一部分负责战前出谋划策,另一部分负责粮草等军需的调度。

曹操最后请秦正坐镇昌邑,帮忙弹压兖州士族,不让他们趁着战时搞事情。然后请荀彧在战场后方的城池里主持调度一事,和昌邑的秦正配合。

粮草要从治所运往前线,中途需要不少人费心。不仅治所中得有自己人盯着,免得被旁人卡住脖子不肯放粮。

快送到战线这里时也得有人负责统筹,毕竟战线有时候会拉得比较长。哪里更需要第一时间运粮、哪里要的粮草多些,都不是远在昌邑的官吏能第一时间弄清楚的。

因而为了提高效率,最好就是统一送到荀彧这边来。荀彧据守的位置距离战场稍微近一些,可以及时获取战报,根据最新情况调整供给。

众人对这个安排皆无异议。

倒是从东郡那边送吕大将军坐不住,也想打仗。

袁绍和袁术要互殴,他们一个是冀州的老大一个是豫州的老大,之间隔着司隶和兖州,肯定得借道才能打得起来。

借道兖州的陈留国和东郡是别想了,只能从隔壁直隶境内的河内走。偏偏这地方就是东郡家门口,吕布自然坐不住。

吕布:他们在我眼皮子底下打仗,凭什么不让我出兵?!

吕布还记恨袁术之前把他赶走的旧仇,正好曹操也是帮袁绍的。所以他和袁绍联手打袁术,有问题吗?

曹操:……

曹操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

“差点忘了吕奉先。”

偏偏袁绍也眼馋吕布的勇武,来信暗示曹操让吕布协助,帮他一起攻打袁术。曹操要是拒绝了,吕布扭头就能自己去找袁绍联合,到时候曹操就成里外不是人了。

所以他也只能憋气地答应下来。

不过曹操留了个心眼,让吕布别找他要粮草,他这里没粮。

冀州富庶,袁本初此人财大气粗。既然是发兵帮他,那就去找他接济一二好了。

吕布对此无所谓,谁给他粮都行,反正他只想打仗。

吕布当真去找袁绍要粮了。

袁绍一看他不找曹孟德找自己,觉得其中必有问题。

袁绍于是征询谋士们的意见。

许攸一语道破:

“吕布与曹操并非一条心,公可尝试拉拢一二。”

郭图眼珠子一转:

“吕布目光短浅,只能看见眼前的蝇头小利。使君可以多给他些粮草军备,叫他看见使君的大方,他便会弃曹操而投您了!”

袁绍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于是难道没有吝啬,大手一挥送了不少粮草过来。

吕布看到到手的粮食,挠挠脑袋:

“袁本初竟这样好说话?”

蒙英适时提议:

“将军不如趁此机会多讨要些粮草,难道将军不想打回长安报仇吗?等兵马粮草都丰足之后,就是我等反攻长安之时。”

借别人的粮打自己的仗,他们大秦可太熟练了。以前就经常仗着齐王好骗,问齐国借粮打楚国,所以蒙英一听就起了心思。

吕布听罢也是眼前一亮:

“你说的对!那本将军再问袁本初多要一些!”

作者有话要说

袁绍:???

无字惊鸿向你推荐他的其他小说:

:,

:,

:,

:,

希望你也喜欢

父子不珍惜的人才我大秦父子珍惜!

想看无字惊鸿写的《大秦地府日常》第 65 章 冤大头吗?请记住.的域名[(.)]?。?。?

()?()

挖刘备的墙角还要良心痛一下,毕竟刘备正经对手下人挺好的。挖曹操的就不用有心理负担了,反正曹操自己也没太对得起人家。()?()

扶苏上门把荀恽小崽子拎上,说带他去看看民间疾苦。()?()

荀夫人唐氏:?()?()

孩子这么小就要开始学这个了吗?

这年年末的时候,袁术突然和袁绍打起来了。

袁术千里迢迢找冀州北边那个雄踞幽州的公孙瓒支援,想和对方来个南北夹击,共同对付袁绍。

同时,他们还联络了徐州的陶谦等人,企图从四面八方包围冀州。

曹操自然要帮袁绍,所以他亲自带兵往东,在发干迎战陶谦。

曹操出去打仗了,就得有人坐镇后方帮忙守家。

除此之外,还得有人随军,一部分负责战前出谋划策,另一部分负责粮草等军需的调度。

曹操最后请秦正坐镇昌邑,帮忙弹压兖州士族,不让他们趁着战时搞事情。然后请荀彧在战场后方的城池里主持调度一事,和昌邑的秦正配合。

粮草要从治所运往前线,中途需要不少人费心。不仅治所中得有自己人盯着,免得被旁人卡住脖子不肯放粮。

快送到战线这里时也得有人负责统筹,毕竟战线有时候会拉得比较长。哪里更需要第一时间运粮、哪里要的粮草多些,都不是远在昌邑的官吏能第一时间弄清楚的。

因而为了提高效率,最好就是统一送到荀彧这边来。荀彧据守的位置距离战场稍微近一些,可以及时获取战报,根据最新情况调整供给。

众人对这个安排皆无异议。

倒是从东郡那边送吕大将军坐不住,也想打仗。

袁绍和袁术要互殴,他们一个是冀州的老大一个是豫州的老大,之间隔着司隶和兖州,肯定得借道才能打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