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0 章 入开封(第2页)
反正怎么可怕就怎么说,力图将父子二人吓破胆。
洋洋洒洒一大堆之后,始皇才进入“正题”。言辞恳切地请求陛下多派点军队和将领前去抗击金人,不要再行南逃之事。
始皇:我说这么多,可不是故意吓人。我是想用金人的暴虐引发官家的责任心,让他们能和大宋军民共进退。
至于他们听完这番话之后会不会起反效果,越发想逃跑,那就不关我的事了。
这次见面出来后,二帝就在此提起南迁一事。朝中议论纷纷,主战派强烈反对。
倒是没人怀疑刚来的平定军怂恿,毕竟每次有糟糕消息传来,他们官家都会想当缩头乌龟,常规操作了属于是。
扶苏也没贸然使用技能。
他评估了一下,觉得立刻用不合适。回去和阿父商量了一下,决定等金军离得近了再用。
不然父子俩提前跑路,没碰上金人,反而逃跑成功,岂不是弄巧成拙?
接下来的时间里,五人就协力散播金人凶残至极的流言。
又说岳飞和李二凤已经挡住了金人的进攻,金人没办法在宋土上久留。等他们打来之后,开封城只要努力抵挡一阵,他们自会撤军。
城中百姓因此十分振奋。
权贵之家却嗤之以鼻:
“这番话也就能骗骗什么都不懂的庶民了,岳飞他们要是这么厉害,金军又如何突破封锁攻到开封?”
是以权贵更信另一则流言,说的是岳飞等部众只打退了金军里较弱的一支。金人见他们有点本事,干脆让这一支牵制住他们,给西路军放开手脚入侵开封的机会。
也就是说,能打的平定军被拖住了,根本没办法来支援开封。虽然平定军自己派了一部分士兵过来协助守城,可那点能管什么用?
让他们护送皇帝南逃还靠谱点。
——对啊,为什么要放这么能打的士卒去守个注定要破的城?还不如拿来护送他们南下呢,好歹能保证南下的路上不会遇到危险!
在扶苏的有意引导下,这番论调悄悄在权贵间散播了开来。
将军李纲也听闻了,被气了个不轻:
“有精兵在,他们不想着守城,竟然还准备带走精兵,只为了苟且偷生!”
虽然即便没有精兵协助,李纲也不觉得开封会失陷,但他们这种操作依然恶心到李纲了。
哪有大战在即把士兵带走的道理?这是完全不顾一城百姓的死活了!
始皇有条不紊地安排打扮成护卫随他们进城的兵马俑小队,继续去散播流言。这次是帮忙规划南逃的行进路线,宣扬从这里走最为安全。
刘彻看得叹为观止:
“秦政,你怎么这么擅长这种东西?”
他认识的嬴政好像也没这么懂怎么玩弄舆论啊。
虽然当初灭六国的时候,利用舆论战坑死过李牧和项燕。但后来六国尽灭后,他自己还被方士和六国之人弄出的暴君抹黑坑过一遭。
怎么换到另一个始皇帝这里,就成他来玩弄舆论坑别人了?
刘彻的目光中带着探究。
事出反常必有妖,他怀疑真正懂舆论的是秦梓桑。结合对方那个跟名声有关的被动技能,该不会这家伙以前就帮着他爹洗白过名声吧?
始皇依然不紧不慢地布局着,将爱子藏在身后。他和刘彻打着太极,只说这些简单得很,看一眼就会了,嬴政不用或许是不屑吧。
扶苏乖巧地待在旁边专心吃点心,看起来根本不像是心思多的小狐狸。
刘彻提到他,他就无辜地抬头:
“武帝也想吃吗?”
这一幅满心满眼只有吃的模样,真是非常具有迷惑性。
刘彻呵呵一笑,也不问了。有些事情心知肚明就好,没必要事事刨根问底。
武帝不回答,扶苏就扭头去看嬴政:
“父亲呢?要不要尝一口?”
嬴政看着递到唇边的糕点,到底还是张口咬了一下。见儿子笑得眉眼弯弯,神色也跟着舒缓起来。
梓桑这般纯净无邪的模样甚是可爱。
虽然是装的。
刘彻以为扶苏已经用过了他的“说服”技能,佐证就是最近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皇帝和大臣在准备南逃。
但其实扶苏还没用。
一直到时机到了,确定好金军前进的路线之后,这天晚上扶苏仗着独自在房中,摇身一变化为小鸟。
黑色的小鸟在黑夜中实在不起眼,悄无声息地就落到了皇宫之中。而后轻巧地避开守夜人,用小爪爪轻轻点了一下宋徽宗。
接着又飞去另一个宫室,如法炮制点了一下宋钦宗。
之前说过,「血脉压制」这个技能的冷却时间是24小时。但系统技能的计算其实比较偷懒,像这种24小时cd的技能并不是使用之后开始计算冷却,而是每天子时准点刷新次数。
所以扶苏用完一次之后,紧接着过了子时就又能用第二次了。一口气给两个人挂上技能效果,让他们在睡梦中受到影响。
等做完这些,扶苏悠哉地往回飞。
刚飞了没一会儿,眼前一花多出了一个人影来。躲闪不急,直接撞进了对方怀里。
始皇接住坠机的鸟崽,语气危险:
“深夜独自行动,太子殿下真是厉害极了。”
扶苏收拢翅膀团成一个无辜的小球球,冲着阿父稚嫩地“啾”了一声。分明会说话,却偏偏要学鸟叫,明显是在撒娇。
始皇不吃这套。
他拎着鸟崽,披上之前买过的隐身衣,闲庭信步地绕开守卫回到住所。而后把鸟崽放到桌上,开始教训起来。
要不是他夜里睡不着开窗透气,恰好看见一只小鸟从他家太子的窗户里飞出去,他还不知道小太子这么能干,背着阿父就把任务完成了。
之后一路追着扶苏来到了皇宫,等到扶苏干完一切才现身,把人逮了个正着。
扶苏做出瑟瑟发抖的模样:
“啾啾!”
始皇免疫了他的装可怜大法,依然言辞犀利地训斥儿子胡闹。万一有哪个守卫看见了他这只小鸟,一时兴起非要把他射下来怎么办?
扶苏蔫嗒嗒地往前蹭了蹭,想要缩进阿父掌心里。和阿父贴贴,贴贴之后阿父就不骂他了。
始皇冷酷地收回了手。
小鸟崽哪里受过这样的冷落,不可置信地看着阿父。
一人一鸟就这么对峙着。
这里的小声交谈似乎惊动了隔壁的人,嬴政披衣起身,敲了敲门,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始皇一把摁住了眼前一亮想飞过去寻求庇佑的儿子,对门外说道:
“无事,不必在意。”
嬴政却猜到了他应该是在教训儿子,想想梓桑平日里的调皮劲,到底还是坐不住。说了声打扰了,竟是直接推门走了进来。
而后一眼看见被摁住动弹不得,费劲扑腾翅膀想钻出来的小鸟。
嬴政:?
扶苏呜呜呜地冲他求救:
“父亲救命。”
三分钟后,嬴政摸了摸缩在他掌心乖巧可爱的玄鸟幼崽,劝说始皇不要和小孩子计较。
孩子调皮是正常的,梓桑他还小呢。
始皇:……
作者有话要说
始皇:朕好像在哪里听过这样的说辞。
没有人可以拒绝小鸟球,没有人。
扶苏愉快地凭借辈分取得了碾压优势,并收获了来自另一个父亲的夸奖。
嬴政十分满意。
以前他们这群皇帝之间势均力敌,无论是谁都很难占据无可匹敌的上风。
现在不一样了,刘恒给他的曾孙当过伴读,他不再是理论上辈分压老刘家一头,而是实际上成为了长辈。
男人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想当你爸爸。
嬴政挑眉:
“如此算来,刘邦比朕低了两辈。”
扶苏笑吟吟地说:
“谁让他儿子生得晚呢。”
老不羞的,五十多岁了还和年轻姑娘生孩子,搞得他儿子的年岁只能赶上扶苏孙子这一辈。
刘邦分明年纪只比始皇小三岁,然而如今扶苏也能撑一声他的长辈。
嬴政越发高兴起来:
“也不知抽卡能否抽到你们那个位面的刘季与刘恒。”
这头的汉高祖和汉文帝估计不认这个辈分,还得让本人来,到时候就能看见两人恭恭敬敬对他行礼的画面了。
扶苏想了想,感觉抽到的概率不大。
但是这个位面的坐标他是知道的,大不了让他们直接过来。不过,刘恒好像还没死下来,得再等等。
这边大秦在琢磨无聊的辈分问题。
那头李世民已经和岳飞商量好了后续安排。
他们打算兵分两路,岳飞留守在河北西路这一代,继续抵御金军南下。李世民带兵直奔开封城,协助皇帝守城。
当然,这只是李世民对岳飞的说辞。
岳飞哪里能想到他是去送皇帝一程的,见李世民他们放心把这么多士兵留给他,完全不怕他带人跑了,十分感动。
这次南下,扶苏要跟去。
扶苏虚弱地靠在阿父身上,说自己最近病情有恶化的迹象。周围没什么名医,不得已只能前去京城寻医,想来那里定有医术高超的医者。
岳飞颇为担心:
“那你路上小心些。”
这一路过去十分颠簸,也不知道梓桑的身体是否能受得住。
既然是去寻医的,不放心儿子的老父亲自然得跟着。这一下子至少要去三个人,还剩两个。
嬴政皱眉:
“朕……政也去。”
名字和自称发音相近就是占便宜,不小心说漏嘴了也不怕。问就是说话有口音,前后鼻音不分。
刘彻就不能这样了,但刘彻有别的解决方法。
比如——
“朕……政儿啊,去那么多人干什么?你还是留下来协助鹏举吧,军中还有那么多账务要处理呢。”
不能把账册交给岳飞处理,偏偏没有抽卡机会,无法抽出新人来胜任此事。所以嬴政和刘彻里得有一个留守大营,帮着岳飞管账本。
但他们两个都想去开封。
嬴政冷冷地扫向刘彻:
“你是不是讨打?”
除了长辈,没人敢这么喊他。
刘彻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若无其事地扭头和李世民说话:
“军中账簿我看不太懂,还是让他留下吧,免得你们又说我拖大军后腿。”
他还记得上次梓桑吐槽他晚年没了卫霍打仗就老输呢。
李世民故作为难:
“这个,那个,不好吧?要不你们还是自己商量,我做不了主。”
扶苏看着他们几个你来我往,谁也不肯相让,突然来了一句:
“那为什么不让二凤留下来管账簿?”
这两个都没随军处理过军中账务,但李世民肯定是擅长的。
反正这次去开封也不是去打仗的,只要没了皇帝和投降派拖后腿,光开封城里自己的将军就能搞定一切,压根不需要带个将领过去。
放着懂行的不用,非要为难两位不懂带兵的皇帝,岂非本末倒置?
李世民:?!
李世民没想到刀子冷不丁扎他这儿了。
他立刻拒绝:
“我不——”
然而嬴政和刘彻已经飞快交换眼神,达成了共识。与其两相针对,让唐太宗作壁上观,不如合作把唐太宗留在这里,让他刚才幸灾乐祸地看戏。
二人合力把李世民压回了军中。
原本他们应该打不过马上皇帝的,奈何扶苏看热闹不嫌事大,怂恿他阿父去帮忙。始皇是能用功德作弊的,直接把李世民摁得动弹不得。
岳飞看得一头雾水:
“你们这……不是说只有李兄懂行军打仗吗?”
结果反而不带他一起去了?
扶苏眼也不眨地忽悠不懂政斗的单纯武将:
“鹏举你有所不知,这几年朝中对武将的忌惮越发严重了。我们不让二凤去是为他好,也免得他遭受无妄之灾。”
而后说起朝中分为三派,主战派、主和派和投降派。后两者都爱打压武将,李二凤这等无权无势的小人物去了也是自投罗网,他们会趁着他没起来之前把他搞掉的。
李世民想反驳,被刘彻一把捂住了嘴。
刘彻沉痛地点头:
“不错,虽然我等皆有忠君报国之心,奈何官家身侧奸佞横行。此番前去开封,带将领随行恐会遭受猜忌,倒不如只带大军前去。”
嬴政顺势接过话头:
“如此一来,官家可随意派遣自己信得过的将领接手军队,也显得我等诚意十足。”
始皇跟着补充:
“金人势大,单鹏举你一人在此御敌,恐会左支右绌。有二凤协助你,你们便可打出更多战术了。”
几人一唱一和,初出茅庐的岳飞哪里说得过他们。越听越觉得有道理,于是爽朗地拉过李世民,叮嘱他们路上小心。
岳飞还反过来劝李世民:
“李兄,我知你一心报国,必然想亲自前去护卫官家。但你的安危也很重要,还是不要以身涉险了吧!”
李世民:……
李世民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收拾行李离开了,独独把他一人留在原地。
李世民不甘心:
“刘彻,你不管真定府了?”
之前在真定府当城主不是当得挺开心的?
刘彻仗着彻的同音字多,压根没改名。反正知道汉武帝本名的人不多,知道的人就算听见了也会以为是别的字,比如“澈”,而刘澈这样的名字就很烂大街了。
面对李世民垂死挣扎,刘彻打哈哈:
“真定府里冒出了个朝廷官员,我不好和他抢,只能自己先回来了。”
说到底刘彻身上没有官职,之前乱着的时候帮忙管理还算合理,现在出现一个有官身的,就不太好办了。
当然,他依旧可以把人软禁了,自己继续当城主,但没那个必要。过了把掌权的瘾后,刘彻就回来了。
他又不是傻子,当然知道现阶段还是待在宿主身边最占便宜。
李世民因为几百年没打仗,忍不住跑出去浪了一圈,浪完就回来了。刘彻这边也是一个道理,过完瘾当然也得回来。
这次南下,刘彻心里怀着别的小心思。
一切顺利的话,这回宋朝皇室会被一网打尽。到时候就是代宋自立的关键时候,他可不能被单独落在北方,必须要留在宿主身边才稳妥。
所以方才扶苏把李世民拎出来说事的时候,刘彻就从善如流地选择了和嬴政联手。
毕竟继续和嬴政对着干,被留下的很有可能就是他了。只有和嬴政联手,才能百分百保证自己能随行。
李世民咬牙:
“你别忘了他们有三个人!”
就算联手也应该是跟他联手吧?两个始皇帝好歹得扣押一个在北边,任由他们全去了算怎么回事?
刘彻无奈摊手:
“那没办法,我们势单力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