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惊鸿 作品

第 96 章 破坏牵羊礼(第2页)

“阿父现在已经卸任了,自然是怎么高兴怎么过日子。他不一样,胡亥那东西不算大秦皇帝,他还没把皇位传下去。”

一时当皇帝,一世当皇帝。永远无法退休,想想还有点惨。

始皇轻轻敲了他脑袋一下:

“只有你觉得惨。”

毕竟只有他家阿苏才会整日想着退位当太上皇。

嬴政的技能大概就是这样,倒是长公子的技能意外地和扶苏的十分类似。

只不过扶苏是扭曲版的,一看技能描述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长公子的却是正常版本,他很正常地保持了他的仁善、劝诫、温和。

扶苏之前忽悠大家说他的技能是说服,其实长公子的技能才是说服。

当然,长公子没有一个分担痛苦的技能。但他有个效果为“无论做出什么,大家都觉得他有苦衷”的被动技能。

扶苏琢磨了一下:

“这个技能也挺不正常的。”

其实和美名扬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有趣的是,同一个描述放在不同人身上,竟形成了不同效果。

比如长公子,大家都不觉得他会干坏事。所以他会拥有这个技能,也就是和他的自刎有关系了。

换成扶苏拥有这个技能的话,所有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梓桑是不是闯祸之后装无辜了?他有个屁的苦衷,都是骗人的”。

扶苏还去问了吕雉的技能。

吕雉果不其然也是理政方面的,另外有个「洞察人心」。因为当年吕雉在齐国协助郦食其说服齐王归附大秦时,曾经靠着敏锐的洞察力替大秦立过不少功。

平时无聊的时候,吕雉就在那边悄悄对大家用这个技能。

汉高后可没这类技能,谁能想到吕丞相有这个本事。见到她打量自己,大部分英灵都没当回事。

于是吕雉很快跑回来报告:

“陛下,殿下,臣看到了汉武帝的技能。”

扶苏:?

始皇:?

吕雉说他这个洞察人心的技能效果就是看到英灵的随机一个技能,但是对每个人只能使用一次。

像刘彻这样有五个技能的ur卡,也顶多看到一个,剩下四个依旧是未知。

吕雉分享了刘彻的技能:

“「天之骄子」,你自幼高人一等,而天骄必然遭受凡夫俗子的嫉恨。身上的仇恨值越高,享受到的武力值加成越多,最高上限1000%。”

父子俩:……

破案了,难怪刘彻这些天老是四处嘴贱得罪人,原来是为了增强武力值。

刘彻是个出了名的不怎么能打的皇帝,十倍的武力值增幅太叫人心动了。反正他本来也遭人恨,再拉点仇恨也不痛不痒。

扶苏羡慕:

“唉,我怎么没觉醒这个技能?是我还不够天之骄子吗?”

明明他也很天骄,他也很遭人恨啊!

始皇听不下去了,打断他:

“你武力值已经够高了。”

吕雉又接着分享了她看到的其他人的技能,不过大部分都没什么意思,唯独有一个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周瑜技能——

「引而不发」做好准备而不立刻行动,只等时机成熟,这是你擅长之事。在你蛰伏的阶段,不知真相者将极大概率忽略你身上的异常,直至你决定行动。

扶苏微微挑眉:

“是因为赤壁之战吗?”

感觉不像。

正史上赤壁之战没诸葛亮什么事,他只负责达成孙刘联合。后头的大战都是周瑜负责的,更没有借东风这一茬。

始皇也觉得不像:

“赤壁之战虽有提前布局,但隐忍蛰伏的是黄盖而非周瑜。”

扶苏忽然想到:

“他不会是sp卡吧?”

如果是sp卡,就只有可能是从汉末位面过来的了。因为另外两个秦朝位面还没进入汉末那个时间点,那边的周瑜没出生呢。

扶苏立刻联系郭嘉,让他去看看周瑜在不在。得到的结果是不在家,孙策说他被召唤走了。

果然。

扶苏失笑:

“不愧是技能都带隐忍的,居然一直没来寻你我相认。”

主要还是这里人多眼杂,周瑜至今没找到好机会。尤其大秦人还被盯得紧,双方私下一见面就得被发现。

吕雉好奇:

“他为何会有这样的技能?”

扶苏说当初他们招揽孙策之后,孙策把周瑜也拉入伙了。但是当时没有直接对外宣扬,而是让他们假装成吕布一党,配合演了场戏。

可能是因为这次蛰伏的过程,才衍生出了这样的技能。

扶苏让吕雉找机会去和周瑜相认。

吕雉虽然也被盯着,但是吕雉经常私下里跟不同的人交流,做出拉拢的姿态。所以她出面的话,不会引起怀疑。

吕雉答应下来。

外出的探子没过两日就带来了金人的最新消息,他们确实准备举办牵羊礼了。

如今将领已经很充足了,诸如周瑜诸葛亮刘邦这些人,都会带兵打仗。既然如此,干脆都放出去,从多线围攻金国。

士兵早就准备好了,只是一直在等一个发兵的时机。

金人搞牵羊礼是在侮辱华夏,大家借此发动全面反攻的战争。哪怕是潜藏在各地的主和派都说不出反对的话来,因为大家是去拯救官家的。

我方还拿着这个当借口,忽悠了不少守军将领配合,一起进攻。

浩浩荡荡的大举围攻,让金国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但这其实不会影响献俘仪式的举办,毕竟这个仪式举办也不费什么劲。

朝会上,金国君臣正在商议最后的仪式细节。今日天气不好,阴云密布,不过影响不了金人的好心情。

有人出列说道:

“牵羊礼自然要在阿骨打庙进行,如此才能告慰太祖在天之灵!”

让完颜阿骨打也看看宋人皇帝现在这副样子。

金太宗深以为然,正准备点头。

突然,众人听见一阵巨大的坍塌声。

有人惶恐地跑进来,说打雷了。巨大雷霆劈中了阿骨打庙,刚刚的声音就是庙被劈塌了。

金国君臣大惊。

险些怀疑这九州大地上还有什么汉人神灵在庇佑,听到他们的商谈太过生气,才会降下天罚。

避雷物早就不是什么稀奇东西,大家建造建筑时,尤其是在建造重要的建筑时,都会加上蚩尾之类的避雷装置。

按道理来说阿骨打庙不会被雷劈才对。

现在阿骨打庙都塌了,谁还敢弄什么牵羊礼?不怕下一个雷就直接砸他们自己身上吗?

远在南边的扶苏翻着功德商城:

“这个加强引雷针到底好不好用啊?我们离得这么远,也不知道生效了没有。”

为了把引雷针放到阿骨打庙上,他还额外花了一大笔钱买了个上门安装服务呢。不然远隔千山,凭什么引雷针能被精准装在阿骨打庙上?

始皇被他的奇思妙想折服了:

“你怎么想到用雷劈塌金人宗庙的?”

作者有话要说

扶苏:其实我是想看徽钦二帝遭雷劈来着,但是想想放在牵羊礼当场劈他们好像不太合适。

金人扶持的大楚存在了不过一个月,等金人跑远了,那个被挑选出来当皇帝的倒霉臣子就赶紧对外宣布自去帝号。

但不幸的在于,开封被起义军占了。他没办法把持着国都,迎元祐皇后垂帘听政,以此展露自己的忠心。

关于大楚这件事,里头其实还有缘故。

金人并不打算直接吞并中原,而是准备先立个比徽钦二帝更乖顺的傀儡皇帝,替他们筹措纳贡。

也就是丢个人过去以皇帝的名义搜刮民脂民膏上贡给金人。

当时有人提议扶持个赵宋的人当皇帝,但是金太宗拒绝了。最后在赵臣的举荐之下,才选中了张邦昌。

所以张邦昌其实是宋人推举出来的。

但推举他的宋臣是叛臣,所以即便张邦昌是赶鸭子上架,也被南宋朝廷视为叛臣之一,理所当然地处理掉了。

——哪怕他表现得再怎么乖顺。

迎立张邦昌时,曾有宋臣激烈反对过,其中就包括奸臣秦桧。秦桧这家伙早期做出一副耿直忠诚的模样,倒是骗过了不少人。

而赵构登机之后第一个弹劾张邦昌的臣子,则是主战派的李纲。

扶苏翻着这些卷宗,断言道:

“李纲对宋朝过于愚忠,此人可用,但必须防备他借机复国。”

人是好人,可惜就是对弱宋太有感情了。颇有一种宋皇害我千百遍,我对宋皇如初恋的架势。

拿他打金人挺好的,但最好不要因为这个就对他彻底放心。说到底大家对内的立场不同,不能因为对方人好就觉得他肯定和自己是一边的。

和他比起来,底层出身的岳飞反而更好拉拢一些。

岳飞见惯了百姓疾苦,比起国更在意的是民。在他心里尽忠报国的“国”不一定是宋,而是这片华夏大地。

他也没有像李纲那般,从小就苦读那些儒家经典。岳飞幼时爱读兵书,拜师之后更是着重于习武。

简单点说,就是还没被儒家洗脑。

李世民和他相处得很愉快,等秦将闾他们北上汇合之后,连夸了岳飞好几声。

然后,脱离大部队很久的李世民才从上官婉儿口中,得知了这段时间宿主身边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世民立刻找到扶苏:

“听闻梓桑可以寻到转世的人?”

扶苏:谣言就是这么传出来的。

扶苏只说自己有时候运气好能碰见,不保证一定能寻到。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有七个孩子,成为英灵的就李治和李承乾。他做梦都在想念其他五个崽,尤其是这些孩子里头还有几个是早夭的。

李世民想想眼泪都要出来了:

“朕的长乐,还有兕子,都没能等到耶耶去地府,就已经投胎去了。”

死得比他晚的,好歹还能见一面再去投胎。死得早的就不行了,根本见不着。

扶苏后退一步:

“不能保证一定帮你找到。”

不要用这种万分期待的眼神看着他!这搞得他压力很大的!

扶苏扭头去扯父亲的袖子。

又不是靠他找到人的,是靠的他阿父。

始皇护住儿子:

“转世后的儿女已经不认得你了。”

上来就是扎心。

李世民捂住心口,坚强地说:

“无妨,看到她们过得好,朕就心满意足了。”

刘彻路过此地,扎了他第二刀:

“过得好?这年头皇室公主都得被金人掳走,哪有女子能过得好?”

李世民:……

李世民大怒,一拳头就砸了过去。

虽然刘彻说的确实有道理,但这话里的意思让当爹的实在难受。想想这个年月里女人都在过什么苦日子,想想他女儿的转世说不定也遭人毒手,李世民哪里还忍得住。

刘彻就是嘴贱,这不是咒他女儿吗?

然而刘彻敢嘴贱,自然是有依仗的。比如他已经练就了躲避挨打的技能,唰地窜到了旁边,让李世民打了个空。

这两人去一边打架了,扶苏趁机溜之大吉。

离开的时候还看到不远处角落站着一个边啃烤鸡腿边看戏的刘邦,完全没有上去帮曾孙的意思。

扶苏:你们老刘家真是团结友爱啊!

扶苏干脆也不走了,和阿父也站远了一些看热闹。直到得到消息的诸葛亮匆匆赶来劝架,两人才消停。

诸葛亮说:

“公主的转世也不一定就投胎到了这个时代。”

刘彻附和点头:

“是呢,说不定她们在宋徽宗继位之前就死了。”

诸葛亮:……

诸葛亮赶紧补救:

“当时宋朝繁荣安定,想来公主定是平安喜乐、活到寿终正寝。”

说完还拉了拉汉武帝,让他别拱火。

刘彻只好说:

“其实你女儿也不见得转世之后还是女儿身,要是投胎成男人了,在乱世也能过得还凑合。”

李世民冷笑:

“赵宋皇帝都被捉去当俘虏了,男人又能有什么好日子过?”

这话不是你武帝自己说的吗?

扶苏感叹了一声精彩:

“可惜蠢弟弟不在,不能直播给地府里那些英灵看。”

不知道汉景帝对于自己儿子这臭德性有什么感想。

始皇想了想:

“景帝大约已经习惯了。”

热闹看完,父子俩回到自己的院落中。长公子正耐心地教导儿子进学,这才几天功夫,桥松已经很依赖父亲了。

这样的画面反正在秦梓桑身上是看不见的。

始皇有些感慨:

“朕以前总觉得等你长大了,就会像这样温柔地教导儿女。”

扶苏侧目:

“阿父不要自欺欺人。”

他自小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他爹最了解他不过,应该知道他和儿女相处时肯定也不可能像长公子这么温柔体贴。

始皇却说:

“但你总能装出温柔的样子来。”

小孩子好骗,装一装把他们哄好就行。始皇要求不高,家里能维持表面的和谐,不要所有弟妹和晚辈都跑来跟他控诉太子太过分了即可。

然而扶苏装都懒得装。

面对弟妹们的儿女倒是偶尔装一下,维持一下太子的完美人设。面对自家亲生崽,扶苏就开始放飞自我了,在自己人面前懒得遮掩。

父子俩没去打扰长公子和桥松,转身去了另一个书房。

嬴政正在其中看新来的奏报。

见他们进来,便道:

“张邦昌自去帝号之后,还是去迎了居住在宫外的元祐皇后,尊她为太后,说要去寻康王继位。”

元祐皇后孟氏是宋徽宗的兄长宋哲宗的皇后,曾因谗言被宋哲宗猜忌行诅咒之事,于是废弃。

不过这里头还牵扯到了新旧党争,孟皇后是高太皇太后、向太后等人做主选入宫中的,代表旧党势力。哲宗是改革派,也有想借此打压旧党气焰的意图。

后来哲宗病逝,旧党起复,孟皇后在他们和向太后的支持下复位。直到太后病逝,宋徽宗再度启用新党,于是她又被废了。

靖康之事发生前,原本清居于瑶华宫的孟皇后因此宫失火,移居延甯宫。结果延甯宫也失火了,就只能搬去宫外的私宅住。

金人捉拿皇亲国戚时,是按照名册抓的。偏偏废黜的皇后不在名册之内,于是她幸免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