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0 章 大兴土木(第2页)
扶苏坐享其成。
不过这不耽误扶苏受到启发:
“阁下是第一百位←.の.の←()?()”
说着面不改色地拿出了并不怎么值钱的小礼物,递给了那名玩家。那是一个古代玩具,小巧玲珑,只具有游玩和收藏价值。
这类东西扶苏有很多,都是始皇让人做出来给儿子玩的。
——成年太子有很多玩具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对吧?
扶苏挑拣了他不爱玩的拿出来送人。
玩家可不知道这个,接过去后“哇”了一声,感慨做得真精美。虽然没有镶金嵌玉,只是单纯的用木头拼接,也很珍贵了。
科技越是发达的时代,纯手工制品越是珍贵难得。虽然在玩家眼里这是个游戏建模构造的物品,可玩家看的又不是单纯的游戏道具,而是透过它去看历史上的瑰宝。
玩家立刻截图发论坛:
“这是游戏公司自己编造的古代玩具,还是已经有人复原出的古物啊?网上有没有同款,我想买一个。”
网上当然搜不到同款,但有手工大佬看过认定这个可以复刻。于是暂时买不到同款的大家就很希望能在游戏里先弄到一个,满足一下收集癖。
而且,第一百个完成任务的居然有特殊奖励!怎么不早说!
其他还没完成任务的玩家立刻加快了速度,想看看第200个,第300个有没有奖励。
扶苏的玩具多,给得也大方。
100人100人地卡名次太难了,玩家们完全没办法自己操控自己的名次。哪怕是数着人数去交任务,因为同时想卡这个名次的竞争者数量众多,也很难卡到。
到后头扶苏干脆叫了个侍者来数,还特意挑了个数算学得不好的侍者。
这就导致侍者数的名次对不上,有时候90多个他就数到100了,有时候100都过了他还在数90。
玩家起初以为是人太多,自己数错了。后来才发现这个侍者贼坑,就这点数字还能数错的。
玩家在论坛上激情辱骂游戏公司:
“
策划吃泡面没有调料包!这一定是故意的!游戏公司不想让我们卡排名()?(),
特意设置了这种npc计数!”
不然一个程序生物?[(.)]???.の.の?()?(),
怎么可能连基础的数数都出错?它们不就是由数字代码构成的吗?
更多的收集党则在哀嚎:
“每个阶段奖励的玩具都不一样()?(),
这不是在逼死我们收集癖嘛!”
扶苏站了一天累了()?(),
干脆把事情都丢给侍者去办,还给他找了几个人轮班。自己则高高兴兴地回去寻阿父了,这个白天始皇都在咸阳四处巡视。
扶苏问父亲都看出什么了。
始皇说:
“地基最多两日就能打好,咸阳城应当要不了多久就可修建完毕了。”
扶苏回忆了一下玩家们交任务的效率,不由得点头认同。他们确实太能干了,尤其是在做重复性劳动时。
不过后续要在城中铺路和建房子,铺路还好,依然是重复性劳动。建房子的话,总不能全城的房子都长得一模一样,大搞复制黏贴。
扶苏说起此事:
“还得多设计几种房屋的类型。”
秦·强迫症·始皇反问:
“为何不能全城一模一样?”
他觉得全城的房子都长一样,十分赏心悦目,还省事。比起乱糟糟的各式各样,他更喜欢这种。
扶苏:……
扶苏劝说父亲:
“那样容易迷路的。”
多恐怖啊,一眼望去每条街都长一样。当模型看确实好看,真走进去跟进了迷宫镜像似的。
要是进去之前看过恐怖片,那完了,不知道还以为自己遭遇了鬼打墙。
始皇不满地抿起唇。
扶苏只好哄爹:
“我让钜子去设计一下,弄得错落有致些,再用沿途的植被区分,但每个坊市间还是维持统一的房屋样式。”
同一坊的屋子制式相同,相邻两坊则不同,但风格一致。这样一来既能保证视觉上的和谐统一,又能避免鬼打墙情况的出现。
而且坊市都是方方正正的,房屋再设计得方正一些。摆在一起,本身也很治愈强迫症。
始皇被哄得高兴了些:
“也好,那边如此设计吧。”
想想以前的咸阳城都是什么样,始皇又满足起来。现如今的新城设计已经很符合他的喜好了,而且扶苏还规定了全城道路的样式。
这绝对是个强迫症喜欢的城市。
尤其是玩家建设出来的东西,不会出现个人风格。哪怕是不同玩家一起建,系统读条出的成品也是一样的。
虽然相邻两片地砖上连自然花纹都一模一样,实在容易叫人诟病“游戏公司搞贴图也不多搞几个随机样式”,但想到现代人装修买的带纹路瓷砖又觉得很合理。
过了几天城中开始铺路建墙了,始皇看着井井有条的都城,又有些遗憾起来。
始皇和爱子抱怨:
“内城建设得如此规整,待日后扩建外城,只怕做不到这么漂亮。”
以后玩家走了,他
们自己扩建城池?()_[(.)]???*?*??()?(),
哪怕大面上还能保证规整好看()?(),
细节却能看出差异的。
活人很难做到游戏中的复制黏贴。
扶苏便说:
“墨家不是已有统一性的作业标准了?只要加强这方面的规范就行。”
先秦时期()?(),
秦国工匠生产出的兵器等物就已经有非常严格的数据标准了()?(),
成品之间差距很小。
严格标准不应当只在兵器中,各行各业都设定标准之后,只会对国家发展更有利。
在地府接触过更多资讯后,父子俩都开阔了眼界。很多以前受限于时代不了解或是没想到的部分,也渐渐被补全。
始皇就很喜欢这种严格的规定:
“太子所言甚是,不过此法推行下去,又要有人骂朕暴君了。”
六国最爱指责秦国律法管得又多又严,毕竟他们自己散漫惯了。
扶苏轻笑:
“就该让他们看看后世的各种国标。”
官方恨不得把能规范的都规范了,而规范之后带来的并不是他们畏惧的苛政,反而是国家社会的安定。
守法公民本来就没必要担心自己犯法后被严惩,因为他们根本不会犯法。
可惜规定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一回事。很多生产者并不愿意按国标行事,仗着企业众多查不到自己头上,阳奉阴违。
所以治理反而是更难的那件事。
在秦国进行都城建设的同时,各国还在打仗。
别国没空管秦国在干嘛,赵国却是有空的。他们本来就在和秦国打仗呢,结果秦国居然同时大兴土木。
赵武灵王心想,这不是送上门的把柄?
于是赵国开始在四处宣扬秦王是个昏聩之君,佐证就是一边打仗一边修宫殿。直说得好像秦王是夏桀在世,不顾黎庶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