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惊鸿 作品

第 139 章 先导片

国庆小长假虽然足足有八天,但节目组其实没有拍满八天。收官安排在这段假期的中间,后面还留了几天让家长和孩子们单独相处。

大部分家长都选择继续在海边玩耍,但也有郭嘉戏志才这种,更愿意回家瘫着的。

综艺录制完毕之后,节目组收回了所有拍摄设备。没有了镜头监视着的小崽崽选择好好睡一觉,暂时不做早睡早起的乖小孩了。

所以扶苏直到日上三竿也没起床。

他穿着节目组哥哥姐姐们特意集资给他买的礼物——一套超萌的熊猫睡衣,蜷成一个熊猫球球窝在大床正中心。

始皇都用完早膳、晨练结束、甚至看了小半日最新资讯了,推门进来发现儿子还在呼呼大睡。

从门口这个角度看过去,孩子能看到一团黑白色的球球,只有两个半圆形的黑耳朵和一个小小的尾巴支棱出来。

片刻后,小团子动了一下,换了个姿势继续睡。这次露出了小肚皮,变成一只瘫在床上的熊猫饼饼。

始皇陷入沉思。

听说,当年蚩尤的坐骑就是这玩意儿。

睡着的小崽崽伸手摸了摸,没有摸到爸爸。但是摸到了和睡衣配套的竹子抱枕,不是很满意地拢过来抱住,把脸贴了上去。

居然还能接着睡。

始皇无奈地走过去,捏了捏黑耳朵。很显然,这只是一个装饰,并不是真的耳朵,所以没有任何反应。

又戳了戳小肚子,这下崽崽动了动。可能是觉得痒了,往旁边躲开了一点。

始皇准备再去戳一下的时候,扶苏终于不情不愿地睁开了眼睛。

他抱着胖竹子翻了个身,趴在床上:

“爸爸,你不要吵我睡觉。”

声音里还带着困倦。

始皇把他抱起来:

“你昨晚不是睡得很早吗?”

扶苏崽崽丢掉竹子抱枕,去搂爸爸的脖子。理直气壮地想着早睡和赖床又不冲突,为什么不可以赖床。

好不容易节目组走了,不会再有人拍到他不肯起床的模样了,当然要多睡一会儿。

始皇把他放到洗漱台前:

“快点刷牙去吃早餐,你也不怕饿。”

小崽崽吃早餐的时候,秦渠梁打来了电话。秦渠梁好像今天终于想起了,前几天是中秋节,而中秋节应该阖家团圆的。

所以秦渠梁控诉道:

“政儿,你怎么能在这么重要的节日带着阿苏跑到外地去?不应该留在家里陪伴长辈吗?再不济,也应该带我一起走才对!”

始皇扫了一眼一筷子黄瓜都没夹的儿子,用眼神示意他好好吃饭。见小孩乖乖去吃炒黄瓜了,这才满意地收回视线。

嘴上随口应付着:

“中秋节这么重要的节日,您怎么现在才想起来要过中秋?”

秦渠梁语塞。

还能因为什么,因为老秦人的中秋节和现代人的不一样呗。

先秦有仲秋这个特殊的日子,也在八月中旬左右。但它不是阖家团圆的节日,而是庆贺丰收的。

秦渠梁潜意识里觉得仲秋和他现在没什么关系,毕竟秦氏集团又不是农业集团。直到早上偶然听见有人讨论中秋节加班没能回家团聚,才想起这件事。

始皇一句话绝杀了孝公,孝公自己都理亏,自然没办法继续借题发挥。

但当长辈的总有一些特权。

比如孝公就可以仗着自己年纪大是个老人家,强行改变话题,缓解自己的尴尬。而始皇作为晚辈,也不好不给他这个面子、还故意把话题拉回去。

毕竟他也不是什么缺德的嬴稷扶苏这类人。

秦渠梁假装无事发生地催促道:

“快让我看看阿苏,阿苏现在在做什么?有没有想念爷爷?”

扶苏就要兴奋地喊爷爷,想起爸爸要他优雅端庄,只好克制住激动的心情,稳重地对着调转过来的手机镜头问了一句安。

“祖父,早上好。”

秦渠梁有些意外:

“秦政你对我乖孙做了什么?怎么他现在看到我都不热情了,是不是你嫉妒乖宝和我亲近,故意的?”

始皇充耳不闻,只吩咐扶苏:

“前几日你应当也玩够了,今日下午开始要认真进学了。”

扶苏点头:

“好的,爸爸。”

秦渠梁继续抗议:

“为什么喊他还是喊爸爸,喊我就变成祖父了?”

喊得那么正式显得一点都不亲昵,差评,他不满意。他拒绝区别对待,要喊就一起喊。

始皇还不习惯爸爸这个称呼呢。

他顺势叮嘱儿子:

“听见了吗?以后要喊父亲。”

扶苏眨了眨眼:

“可是这样听着好生疏。”

始皇不这么觉得,他的儿女一直都是这么喊他的。不过太子确实有更亲昵的称谓,是其他儿女一般不会喊的。

于是始皇又借机表示:

“那你私下里可以喊阿父。”

顿了顿,补上了一句“其他人都是喊爹、爸爸、父亲的,没有人喊阿父”。

确实,现代人一般都喊爸爸,有些地方则保留了爹的称呼,书面和正式场合则会说“我父亲如何如何”。

扶苏一听独一无二,立刻上钩:

“阿父!”

画外音里秦渠梁十分不满:

“阿苏,爷爷真是白疼你了。你不肯喊父亲倒是肯喊祖父,怎么不觉得祖父听着生疏?”

可惜无人理会。

始皇直接挂断了通话。

孝公想看孙辈,他已经让对方看到了。既然如此,那也没什么好聊的,免得打扰儿子吃饭。

始皇面不改色地收起手机:

“饭菜要凉了。”

扶苏重新拿起筷子:

“那阿父也快点吃饭吧。”

吃完一顿早午饭,才过十一点。始皇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书本,开始陪儿子学习。

以前教导儿子的任务都被他交给了先生们,自己只偶尔考较一番。如今他清闲着,倒是兴致勃□□来。

不过严格说来,先生也是在扶苏打好基础后才来教导的。在此之前,扶苏跟在父亲身边自己翻史书看,自学了不少东西,走的根本就不是正常小孩的学习路线。

这次始皇决定参考一下现代教育。

扶苏看着面前摆着的两本一年级课本,语文和数学。旁边还有二年级的,随时准备续上。

可见父亲对他的期许极高,认为他肯定能迅速学完一年级,开始上二年级课程。

当然,这些小学课程确实很简单。

始皇翻了一遍,就觉得自己好像没什么要教的。扶苏唯独不认识的可能是拼音,可拼音是根据现代发音总结的。

事实上老秦人们一直在说先秦雅言。

历史上大秦一统天下后,统一的语言具体是哪种不好说。毕竟先秦时期有至少八种语言,雅言和各国方言,其中楚国的方言可能还能细分出一堆差异巨大的品类。

不过各国贵族之间交流基本还是使用雅言这个通用语的,只是贵族们不太愿意把雅言教导给庶民,所以也说不好庶民间的官话到底是被选定成了雅言还是秦国方言。

但秦政所在的位面选定的是雅言。

进入地府之后,地府光屏自带翻译功能。这种翻译是直接转换使用者看见的文字和听见的语言,所以父子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依旧没有改变自己使用的文字和语言。

直到这次进入沙盒珠模拟的现代。

不知道是沙盒珠本身的问题,还是别的情况,反正入目所及的文字全都是简体字,没有被替换成秦隶。

语言倒是没变,不然哪怕是进入时就被灌输了新的语言体系,说话时也会非常别扭。

可这也导致一个问题。

扶苏对着拼音学,拼出了一个简体字的念法。然后他迷茫了,因为在雅言里这个字不是这么念的。

扶苏看向阿父:

“拼音错了?”

始皇顿了顿,他没想到辅导儿子学习时遇到的第一个坎会是这个。

四岁的宝宝居然要开始重新学习一门语言,仿佛前面四年都白长了。

好吧,前面四年确实不存在来着。

始皇思索片刻,忽悠儿子:

“这是一门新语言,所有人都必须要学的。阿父现在同你说的是方言,书本学到的是官话,你明白吗?”

先秦雅言,勉强算一种方言这样子。

扶苏懂了:

“我说的方言大家居然都听得懂,看的是同一种方言。”

扶苏崽崽恍然大悟,海边城市一定距离他家不远!

始皇:……那倒也不一定。

就像如今的北方方言,受胡语融合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各地方言都差不多,基本能够互相听懂。但其实彼此间距离很远,很多城市压根不挨在一起。

这个距离换到南方去就不行了,南方有的地方相邻两个村子都能有两种语言,相邻两座大城就是两个不同的方言体系了。

扶苏崽崽没想到自己居然一直说的都是方言,这可不行。他肯定是要学官话的,不学官话的人以后怎么当官呢?

说到这里,扶苏发现一件事。

小崽崽震惊:

“爸爸!”

始皇默默看他一眼。

小崽崽赶紧改口:

“阿父!”

始皇颔首:

“嗯,怎么了?”

小崽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我家不是国都吗?为什么国都用的语言会是方言?”

始皇遗憾地告诉他:

“不是,现在的国都在北边,是以前燕国的都城。”

小崽崽看过秦始皇灭六国的故事,更加难以接受了。燕国都被灭了,燕国都城凭什么当国都啊,可恶,他大秦不服。

虽然崽崽已经忘记了自己是大秦太子。

可骨子里的潜意识还是存在的,扶苏就是喜欢秦国。

好在父亲告诉他,官话和燕国的方言也不一样。既然不是让他学燕语,那他的意见就没有那么大了。

扶苏认真地记住了拼音的读写,然后开始一个个记忆文字的拼读。

作为一个学过七国文字、熟练掌握雅言和多国语言的超级学霸,再学一门不在话下。本来始皇都想着儿子不想学现代发音也没什么,这也不是必须掌握的技巧。

哪怕是考试要考,也顶多小学考一考。等到了中学大学,基本就不怎么能用到拼音了。

然而扶苏决不允许自己有不会的:

“我可以学!”

他是要门门考满分给父亲争光的,怎么能放弃小学的成绩?

而且他都偷偷打听到了,成绩特别好的人可以跳级,提前上大学。上完大学就解脱了,扶苏想缩短自己的学习生涯。

始皇看他这么积极,也不拦着。

想学就学吧,府君也说绝大多数残缺位面别看所处的年代参差不齐,其实他们用的都是繁体字、简体字和现代普通话。

因为故事是现代人写的。

如果扶苏学会了这些现代知识,以后去了这些位面,哪怕地府光屏出bug不帮忙翻译了,也不至于沦落为语言文字都不通的怪人。

始皇干脆也陪着儿子一起学。

本来始皇打算的好好的,自己教儿子。现在变成他也要学习了,只能安慰自己共同进步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拼音不难,聪明好学的父子俩很快就掌握了。就是对照着拼音记忆文字有点麻烦,幸好很多在古代就是同音字的文字,到了现代依旧是同音字。

这样一来,记住一个字的音,其他字的也都能反推,顶多声调不同。

可惜不是所有同音字都这样的。

语言在发展的过程中完成了精简,不仅渐渐摒弃掉了难发的浊音、弹舌音、颤舌音等,还把一些字合并成一个读音了。

这些都问题不大,可是以前的同音字变成不同音,就很麻烦了。记性不好的一不小心就会忘了,一股脑跟着同音字学,最后说出来的话奇奇怪怪。

扶苏过目不忘,记忆这个倒是不难。但他还是认真地做了笔记分类,弄出了一个家乡“方言”和普通话的对照字典。

然后小崽崽郑重地把字典分享给了小伙伴们,说这是他的学霸笔记,借大家抄抄。

可惜小伙伴大部分也是学霸,不太用得上。像亮亮一类爱学习的小朋友还掏出了自己做的字典,说他们也做了。

扶苏拿过来对比了一下。

对比完,小崽崽更迷茫了:

“阿父,亮亮的字典怎么和我的不太一样啊!”

始皇:……

那可不,汉末的语言和秦朝的语言能完全一样吗?虽然都是上古汉语,但中间差了四百多年呢,肯定有不少发音的变化。

不过秦汉魏晋还算好的,从南北朝开始就魔改了。

南朝有融合南方的金陵雅言,北朝有汉化后的北朝雅言。当时变革还不算剧烈,南北甚至能互相吵架争论谁是雅言正统。

可到了五代十国以后,雅言遭受到了极大冲击。尤其是宋朝局势造就的南北割裂,更是加大了两套语言的分化。

总之,先秦到汉朝交流问题不大,和后面隋唐则能勉强分辨彼此在说什么,再往后就彻底聊不起来了。

说回字典。

扶苏只是做了雅言和普通话的对比,没有标注雅言的发音。诸葛亮却琢磨了一下,给汉末的语言弄了个类似拼音的东西。

他还兴致勃勃要教扶苏。

扶苏学会之后照着字典读,读完彻底混乱了。

扶苏匪夷所思:

“阿父,我和亮亮明明对某个字的发音不一样,为什么我还是能听懂他在说哪个字?”

其实听在耳朵里的时候,发音是正确的。可只要亮亮跑去拼拼音,他就能听出不同发音来。

始皇面不改色地忽悠:

“诸葛亮祖籍不在我们咸阳,他有自己的家乡的方言,可能说的时候会不自觉切换吧。”

扶苏半信半疑,怀疑父亲在骗他。

但很快他们就都忽略了这些异样,因为始皇拿出了许愿珠。

沙盒世界的bug太多了,不得不时常缝缝补补。之前始皇没有乱用,主要是担心副作用的问题。

结果等了这么久,也没等到副作用出现。始皇就去问了府君,府君检测过后无语地告诉他,副作用是沙盒珠的持续时间延长了。

本来一次体验时长是固定的,一般就在十年内。使用者可以自己设置,最长十年,比如扶苏设定的就是一年。

很显然,这小子早就打算好带着祖宗去里头当一年小孩子,趁机留下祖宗们的黑历史素材。

现在始皇用了许愿珠,用一次涨一年。

始皇:还有这等好事?

府君强调:

“这个一年是强制性的,没有办法提前结束。”

对于一个清楚地知道自己活在虚假世界里的人来说,被约束在沙盒世界可能并不是什么令人愉快的事情。自己不想出来是一回事,出不来是另一回事。

始皇:但是朕的太子还要很多年才能长大。

他本来也没打算过早出来,还想过怎么把时限从一年改成十年。

而且就目前的情况看来,这个副作用无差别扫射到了所有沙盒内的人。至少始皇是清醒的,其他人才是那个被副作用坑惨了的倒霉蛋。

府君无语的地方就在这里:

“副作用不是应该坑你这个许愿者吗?为什么坑的是其他人?”

始皇才不管这个。

扶苏崽在忽略了那些bug之后,生活重新回到了简单快乐的状态。学习好简单,他喜欢学习。

小学课程学起来需要用脑子吗?

他觉得不用。

综艺先导片临近播出的时候,扶苏已经把小学课程学完了。除了涉及到代数这类的知识掌握还不牢固之外,别的都不存在任何问题。

扶苏告诉父亲:

“我可能需要一个数学老师。”

让没怎么接触过现代数学的古代崽崽自学代数函数还是太超前了一些,不过有老师教导的话就问题不大了。

扶苏还说,没有老师也没关系,他可以自己看视频讲课来学。总之就是,光看书学起来慢,需要讲解。

始皇自然是许诺:

“阿父给你请先生。”

冯去疾接到老板的电话之后:

“……您确定要给您还不到五岁的儿子请一个教代数、函数和几何的老师???”

他知道有些孩子是小天才,十岁出头就能考大学。但是当真见到幼儿园小孩学函数,还是有点超前了。

始皇思索片刻,答非所问:

“物理化学这些老师是不是也要提前安排上?”

网上都说数理化知识在古代有大用,很多穿越故事都是理科人才利用这些课上学会的知识点大力发展古代基建。

所以扶苏学这个确实很有用,绝不是浪费时间。

不像英语。

始皇嫌弃地丢开英语书:

“什么东西。”

扶苏仰着小脑袋看父亲:

“高考要考英语。”

始皇神色不虞:

“很快就不用考了。”

说着拿出许愿珠,许愿了个沙盒世界没有英语的愿望。

沙盒世界卡了一下。

如果没有英语的话,不少外国人就要改变语言了。这个工作量有点大,许愿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