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0 章 转投皇后
次日一早,扶苏便陪楚王妃入宫了。
扶苏也是许久没有起得这么早了,好在他日常晚起不是睡不够,单纯就是不想爬起来而已。
有了电子产品打发时间的人大抵都会染上这种毛病,宁愿刷着地府光屏里无聊的新闻,也不想爬起来。
往常扶苏用着活人的身躯时,秦政还会管一管儿子。好歹叫儿子把早膳吃了,免得伤胃。
可玄鸟之躯实则不是活物,不吃饭也不会得胃病,更不会饿到烧心,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不过虽然这幅身躯可以不用吃饭,扶苏还是很乐意正常用膳的。不仅是为了掩人耳目,也是因为品尝美食本就令人快乐。
何况不会饿到烧心,不代表完全不会饿。身躯使用久了消耗了能量,自然得补充一二。
早晨楚王夫妻邀请了父子俩一起用膳。
用完膳楚王约秦政去书房详谈,扶苏直接跟着王妃出门。坐在马车上时,扶苏就觉得没吃饱,可惜不好当着王妃的面暴露大胃王的本质。
王妃忧虑地看向车窗外。
片刻后,即将进入皇宫时,她扭头叮嘱扶苏:
“一会儿进了宫记得跟紧我,宫中人心复杂,也不知会不会有人算计你我。若是皇后要支开你,你单独待着记得保护好自己。被人欺负了就回,我与大王还是能护住你的。”
扶苏乖巧地笑了笑:
“王妃别担心。”
王妃看着他这不谙世事的模样,哪里能放心得下?哪怕阿胥再怎么聪明机敏,也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人生阅历不足,很容易中旁人圈套的。
这会儿她倒忘了扶苏起初说过,入了宫自己可以帮忙护着她的事情。
王妃只当那是扶苏哄她开心,就像小孩子说要保护父母那般。却不知道扶苏从小在皇宫这种地方长大的,可比王妃更懂里头的弯弯绕绕。
马车入宫之后很快就停下了,要换乘宫内的车舆。这还是贾南风特意拉拢楚王妃才派来的,不然按照规制王妃坐不得这个。
皇后越是礼遇,王妃就越是警惕。
终于,一行人抵达了皇后所居的宫殿。
贾南风笑吟吟地免了他们的礼:
“快坐。”
光看面向,看不出她是个手段狠辣的政治家。她虽然明媚张扬了一些,但刻意伪装时侵略性并不强。
有些史书记载贾南风长相丑陋,又写她妹妹十分漂亮,因为妹妹年纪太小她才替妹妹出嫁给司马衷。
但是可想而知,能当皇后的至少不可能真的丑陋,皇家不要脸面的吗?
司马衷已经是个傻子了,司马炎为了儿子的风评更不可能允许丑女当太子妃。不然外界一定会笑话他们是傻子配丑女、天生一对,皇家还没有那么不讲究。
所以这番记载明显是刻意污名她的。
虽然《晋书》中记载司马炎曾因为贾南风善妒欺辱丈夫的其他姬妾、致使她们被殴打至流产,评价她为“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但经历过骂战的现代人其实都
很熟悉这种套路。
生气骂人的时候可不一定骂的全是真相,有些人就喜欢进行夸大。肤色稍微黄一点就能说成是黑丫头,个头稍微矮一点也能被嘲讽成小矮人,不可尽信。
何况《晋书》还是唐朝人写的,这本史书的编纂初衷是唐皇为了政治目的,想要恢复以“忠”和“孝”为核心的儒家主张,借此巩固皇权统治。
所以在编书的时候,有没有针对这两点进行过“润色”并不好说。
而古代男人写史书真的很喜欢抹黑女性掌权者,看看宋人写的《资治通鉴》里是怎么编排武则天杀子这类谣言的就知道了。
巧了,司马光写《资治通鉴》也有他的政治目的。他想通过抹黑李唐皇室来丑化皇权,从而强化儒家官僚集团的地位。
除了常规操作给武则天泼脏水之外,李世民也是个被丑化的重灾区。写他玄武门事变之后“跪而吮上乳”也就罢了,还将他洺水之战的大胜记载为惨败,借此削弱李世民的威望和名声。
不愧是能做出把将士们辛辛苦苦收复的失地反手再送回给西夏人这种操作的晋安平王司马孚后人。
好的,这又是个大晋司马氏的漏网之鱼。
言归正传。
有着漂亮亲姐妹的贾南风显然自己的容貌也非常出色,让人见之生喜。
贾南风拉着王妃寒暄了片刻,说的都是妇道人家的话题。因为贾南风深知楚王妃不插手前朝事,且她自己如今塑造的形象就是陛下的贤内助,便故意说这些交好王妃。
这样的话题,王妃应付起来还算轻松。
扶苏插不上话,安静地坐在旁边吃点心垫垫肚子。没一会儿,一碟子点心就吃干净了。
侍者赶紧又上了一碟。
扶苏偏头看了看,没再去碰。再吃就吃得太多了,显得很没有心眼。
那边两人没说多久,贾南风忽然眼眸一转,笑着把话题引到了乖巧跟着远房表姨进宫来的秦胥头上。
贾南风提起扶苏来:
“我见他虽然年纪不大,看着却不俗,早些入朝为官也好。只是如今汝南王势大,我也担忧他会被汝南王盯上。”
言下之意汝南王现在和楚王不对付,对于楚王妃的娘家人肯定看不顺眼,说不得会借着针对秦胥来打压楚王气焰。
贾南风这是在善意提醒。
楚王妃也知道她是在善意提醒,可只要一想到皇后背地里的算计,王妃就没办法对她心生什么好感。
是以王妃顺势露出了忧虑之色,也不勉强自己去和贾南风言笑晏晏地虚与委蛇了。
王妃叹息:
“这可如何是好呢?”
其实她并不担忧秦胥的为官之路是否顺畅,按照先生的意思,汝南王迟早会死,他们也不会放任皇后的阴谋完全成功。
自家是不准备夺位的,所以王妃猜测先生应该会保着她夫君回楚国暂避锋芒。那么先生自己定然不会留下,秦胥也不会留在京城任职。
皇后的“担忧”纯属多余。
贾南风
看向扶苏:
“我倒有一个法子()?(),
可以叫他避开汝南王的戕害。不如就让他留在宫中做个近侍的郎中()?(),
汝南王的手好歹插不到这里来。”
楚王妃心中一紧。
她没料想进宫一趟()?(),
她自己没被皇后扣下?[(.)]????????()?(),
皇后倒是想把先生的子嗣扣下。要是真答应了她,回头先生少不得要顾虑儿子的安危,他们就要陷入被动了。
王妃脸上露出了为难之色:
“这……”
贾南风立刻收回话头:
“可是你做不了主?也是,这种大事还是要回去同楚王商量商量的。你也不着急做决定,左右陛下身边也不缺这一两个人。”
贾南风是想把人留在身边,这样近水楼台先得月,也好拉拢洗脑。多相处几日,也能叫秦胥和楚王的关系疏远些。
简单点说,她想就近撬墙角。
可惜王妃没有直接答应,约莫还不是很能信得过她。这也正常,彼此之间不熟悉,没见过几面的,哪儿能一上来就信任。
贾南风想着自己能笼络住楚王,自然也能笼络住楚王妃,没什么难度。
她很快把话题转回了之前的那些。
聊了片刻后,又体贴地表示她们妇道人家聊这些东西,小郎君许是听得不耐烦了。不如叫人带他去外头逛一逛,宫里的花园也是值得看看的。
楚王妃心道来了,果然会支开阿胥。
她担忧地看向扶苏。
扶苏不卑不亢地起身行礼:
“谢皇后陛下体恤。”
贾南风顿时眉开眼笑:
“你这孩子,真是会说话,难怪王妃说你擅长哄人开心!”
汉朝时有些摄政的太后和皇后会被称为陛下,到了汉末就渐渐沦为殿下了,如今很少还会有人用陛下相称。贾南风享受大权在握的快感,听到这种称呼自然高兴。
她觉得这是秦氏的表态。
就算不是,也代表着秦氏的这个小郎君确实聪敏异常,不是寻常人能比的。
贾南风一时间更心动了,给近侍使了个眼色。近侍了然,引着扶苏走出了大殿。
贾南风叫人引开扶苏,自然是想要分而化之。
她自己这里单独拉拢楚王妃,也能说一点不适合其他人听的内容。外头则安排能说会道的侍官去言语暗示秦胥,最好能说动秦胥去劝得楚王肯放他入宫当官。
扶苏含笑听着侍官那些意有所指的话,只谦逊地回应表层意思。
侍官说皇后殿下一直想提拔一些有为之士任官,可惜被汝南王所阻,如今陛下孤立无援,只有楚王等少数臣子是忠心的。
扶苏就赞叹皇后贤明,夸楚王忠耿。
侍官:……
侍官再接再厉,说殿下也不知自己身边的人有哪些可用的,先前杨太傅还曾往黄门郎中安插人手。
黄门郎就是给天子传达诏书的近侍,刚当上黄门郎的只能称郎中,资历上去后能升为侍郎,也就是方才贾南风许出的官位。
结果扶苏劝侍官不要妄自菲薄,说他觉得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