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8 章 一唱与一和(第2页)
九江王如此一位温柔和善的翩翩佳公子()?(),
怎么可能说出这种话、做出这种事?您是否对他有亿点点偏见?
念圣旨的宦官根本听不见桥松的心声()?(),
他已经不受影响地继续往下说到了处罚。
“责令赵王、楚王按十倍市价赔偿所有受损百姓……卸官思过?()???♂?♂??()?(),
罚徭役三年……查抄逾制府邸()?(),
收缴非法所得……念在同为太祖后人,两王爵位暂且不削,俸禄降为年三百石,以儆效尤。”
本来,两王应该会把重点放在徭役三年上头。这属于表面上看碍于宗室身份没有坐牢,但实际上还不如去坐牢。
可因为桥松的神来一笔,所有人的关注重点都在扣工资上头了。
两王:……
两王倒抽一口凉气。
他们要按十倍赔偿受害者,说的是过往做过的所有事情都得陪,本来就不是一笔小数目。毕竟他们可不止干了吃饭不给钱的小事,还有强占良田之类的。
然后逾制府邸的查抄,基本就把他们除了王府之外的其他别院都给查抄了。既然说是查抄,约莫一文钱都不会给他们留。
收缴非法所得,便是靠着收受贿赂拿到的钱财物品都得上交,而这本就是他们的收入大头。
也就是说,一边要被抄家,一边还要赔钱。这么一番下来,王府里估计就不剩什么钱财了,全家只能靠王妃嫁妆度日。
前提是王妃乐意把嫁妆拿出来填补。
都这么惨了,皇帝还要扣他们的俸禄。这让他们以后想靠着俸禄慢慢把钱攒回来也不成,未来的日子只会越来越穷困。
三百石够什么用?
他们可是王爷,人情来往就不止这点钱啊!
桥松贴心地补充道:
【不要紧,你们这种被罚过徭役的王爷以后不会有什么人情来往了。这么一想,我爹是不是还挺贴心的?帮你们省了多少开支啊!】
两王:……你闭嘴!
其他同僚望天望地,才忍住了没有笑出声来。
哎,九江王也太损了。
把人罚那么狠,竟然还扯了个大旗说看在太祖的面子上就不给你们削爵了。
年俸三百石的王爷,除了表面光鲜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还得按照王爷的水平维持生活,对外不能太寒酸,不然容易糟人耻笑。
噗嗤,这还不如直接削了呢。
没想到九江王是这样的九江王,以前真是被他给骗了。
看戏看得正高兴。
桥松他又又又开口了,他就是他爹他祖父的小嘴替。
【周围这群家伙怎么看着还挺高兴的?不会吧,他们不会真的没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吧?不会以为我爹收拾了一个赵王楚王就结束了吧?真的有这么天真的朝臣吗?】
群臣的笑容渐渐凝固。
朝臣天不天真的,这要看跟谁比。
如果上头的皇帝脑子不太好用,有时候朝臣班底确实也会稍微差上那么一丢丢。毕竟皇帝他就挑不出有本事的人才,任用的说不定都是半桶水。
先帝虽然没到那个地步()?(),
但也有一点苗头了。所以本朝目前的这些臣子中?()_[(.)]?∟?。?。??()?(),
滥竽充数的还是相当多的()?(),
整体素质也较差()?(),
人就显得傻了点。
比方说,新帝加开恩科,他们这么多人里头就没几个意识到不对劲的。
哪怕刚登基加开恩科属于常规操作,可为什么这会成为常规操作呢?因为皇帝要施恩于读书人,更因为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想给朝堂来个换血
。
秦政嫌弃现有的官吏,想自己提拔一堆能干的上来。到时候在场的滥竽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别想跑。
桥松幸灾乐祸:
【祖父说去年因为先帝驾崩,吏部考核被耽误了,打算让部分需要入京考核的地方官趁着夏季之前赶来京城把之前的考核补上,哈。】
群臣:…………
这个“哈”就很有灵性。
所以他们还即将迎来一堆在地方上历练出来的能干同僚,将没本事的旧人排挤下去是吗?
群臣心里痛哭流涕,陛下,您这样也太绝情了!
【还有那几个看热闹的宗室王爷。】
王爷们:!
王爷们面色微变。
他们确实有点物伤其类,因为赵王和楚王的下场,难免想到自己。可是想到是一回事,真回去约束亲属是另一回事。
有些人就是怀有侥幸心理,觉得那么多人,皇帝查不到自己头上。只要自家人最近一段时间安分点,哪怕皇帝要查肯定也是先查别家。
被查的人多了,剩下的可就不能再接着动了。一口气动那么多宗室,皇帝不怕自己皇位坐不稳吗?
可如今听长沙王的意思,似乎并非如此。这位陛下不仅是要查,还打算一个都不放过,堪称所过之处寸草不留。
这绝对不行!
下朝之后,一群人就齐齐求见秦政,希望陛下能够适可而止。把亲戚都逼得日子过不下去,终归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秦政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等到他们念叨得口干舌燥了,才丢出几封弹劾奏折,让他们自己看。
这些人看完之后冷汗直冒。
原皇帝,属实是太过贪心了一些。
这群人齐刷刷尬住,不知该如何是好。
扶苏适时提醒:
“诸位莫非还想步上赵王与楚王的后尘?”
众人表情一变。
当即有人上前一步说道:
“臣回去定然约束好家中亲眷和仆从,绝不再犯!”
扶苏保持微笑不变,并不言语。
那人就知道了,九江王对这个解决方案并不满意。也是,什么都不付出就想揭过,没门,最起码也得对标一下赵楚二王。
他咬了咬牙,心一横:
“臣愿以十倍赔偿百姓。”
扶苏依然微笑。
那人:“……并将此前收受的贿赂尽数上交。”
扶苏总算满意了一点
:
“王叔是俸禄不够用吗?缘何要从外头捞钱呢?()?()”
那人苦笑连连:
“并非如此,只是臣过于贪心。()?()”
扶苏点了点头:
“那依王叔所见,正常情况下,府中开销需要多少禄米?()?()”
那人的笑容差点维持不下去,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现在主动答应,至少不用去做三年徭役,不然就得完全对标那两人了,他可不傻。
最终,对方咬着牙给出了“三百石足矣17()?17????17()?()”
的答复。
扶苏十分满意:
“其他长辈家中呢?”
众人还能怎么办?只好有样学样。
最终,王爷级别的留了三百石,往下的自然依次递减。
扶苏还贴心地安慰他们:
“大家都降了俸禄,以后花钱便会俭省起来。这样你们就不用担心别家年节送的礼太重了,自家还不起。”
所有人一起消费降级,那就是没有降级。多好的局面呢,王公贵族不是早就想遏制这种越发通货膨胀的送礼风气了吗?
送走了这群家伙,扶苏不由感慨:
“孤果然是个好人啊!”
虽然那些弹劾奏折都是他仿照御史台笔迹写的,其实没那么多人弹劾宗室。
秦政也认为儿子心善。
要是他出手,直接就给你削了,还跟你迂回什么,统统拉去修长城。
也就扶苏肯多费心思,逼迫他们自己提出这样的解决方案。
秦政很快写下一封圣旨:
“派人去各地走一趟。”
务必让不在京城的其他有爵宗亲知道知道如今的新风气,自己选是乖乖随大流,还是负隅顽抗。
扶苏掐指一算:
“国库怕是要装不下这么多钱了!”
天晓得那群宗室收了多少钱。
这还只是宗室,朝臣贪墨得更多。要不是原主给他们留下的执政底子不错,军权都掌握在皇帝手里,这会儿还没办法立刻推行下去。
如今群臣和宗室都不敢反抗,最大的原因就是皇城的卫兵虎视眈眈。前不久原主继位那会儿,就杀了个人头滚滚来着。
大部分都是被禁卫当朝拖下去的,拖下去时周围还有一群拔剑的侍卫目光灼灼地盯着在场其他人,看他们有没有异动。
后来还出现过几次士兵包围府邸的情况,这才吓得群臣面无人色,谈起原主都要在心里骂一句暴君。
扶苏特意让人多收拾出几间宫室来。
没关系,原本的库房装不下,他可以多征辟一些宫殿来当库房。皇宫里别的不多,就是房子管够。
齐月萱在后宫提心吊胆地等了一个多月,都没等到侍寝。她放心了,她认定了皇帝召她入宫是因为别的原因,反正不是看上了她。
这天,她和小瓜聊起这件事。
这已经是她们的日常了,每天都要聊一遍,讨论为什么皇帝纳了她又不找她侍寝。
系统:【首先,排除皇帝不行。】
齐月萱严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