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爪此世之锅 作品

第1712章 玉衡证道·选种

饲养技术解封的同时,灵音的限制也终于解除,不过可能祖灵对她有点看法,她失去万千变化的神通,只能以一只白狐的形象在部落里跑来跑去。

族人们见怪不怪,导师都是从天上来了,有一头会说话的狐狸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吧!

同样身为导师,灵音肯定要承担一定的工作,考虑到她的专业,由她向族人,特别是儿童传授音乐、绘画和舞蹈的技艺。

这些东西花不了几个投资点,但在文明的进程中不可或缺。技术令人类脚踏实地的生活,艺术令人类仰望星空,思考天上的星星是怎么回事。在这个过程中,宗教、哲学、科学逐渐萌芽,而这一切辉煌的起点,不过是部落营火边第一次吹响的骨笛。

说回正题,如今少华部落已经掌握烧陶、纺织、建筑、畜牧等关键技术,那么开启农耕时代的先决条件已经充分。

取水河流中的鱼虽多但并非无限,根据计算其产量至多供应3000人的生存所需。对于支撑一个文明来说,这点人口远远不够。少华现在不到一千人还感受不到压力,但少华以后绝对不止一千人。

正值深秋,正好可以开始筹备下一年的播种工作。

首先是选种。少华周边植物资源丰富,但并非所有植物都适合农业耕种。

粟米、豆子和大麦是导师们选择的主要农作物品种,这三个品种经过精挑细选,互相配伍缺一不可。

粟米产量高,环境适应性强,口感不错,淀粉含量高,种子容易储存。这些条件正是成为主粮的特征。

不过此时的野生粟米可并非后来的园艺驯化种,它现在就是正儿八经的狗尾巴草,植株有1.5米高,大量养分被浪费在“长个子”上面。因为太高,风一吹就会扑倒一大片造成大面积减产。

此外还有一个相当致命的缺陷,野生粟米成熟时,穗粒一碰就掉。这本是为了方便种子传播,但想想看重量1克的细小种子散落到泥土中,然后一粒一粒捡起来的酸爽吧。

为了让粟米成熟后保持在穗子上不掉下来,人类选种花了整整一万年的时间,这比修炼到渡劫期大成圆满还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