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小面包 作品

第1063章 楚帝国与历史上的秦帝国 上(第2页)

仇官仇富可不是现代人的专利,这种情绪自古就有。

民情就像是弹簧,秦法越是严苛,被统治的百姓的反抗意愿就越强。

所以熊章在主导楚国变法之初,就避免了秦法之中过于严苛的一面,楚法虽然也有条条框框,但都是在一般人能够承受的范围,更不会不会限制楚人的思想。

只能说商君之法只适合贫穷野蛮的秦国。

想到这里,熊章就在其桌案上写下了重新梳理楚法六个字。楚法实行已经有三十多年,数年前弥生就曾带着法学院的官员和学子下基层对楚法有过一次全面的树立,改正了一些已经不合时宜的法律条文。

但现在楚国已经成为楚帝国,所以楚法还需要再梳理一遍,这个工作熊章计划在覆灭晋国之后进行。

秦国的徭役兵役极其繁重。

秦帝国建立之后,秦始皇没有休养生息,而是同时进行多项世界级工程:如修建阿房宫、骊山始皇陵、长城、驰道、灵渠、戍守五岭等。

这些都是应该做的,且是千秋万代的,但不应该同时进行。

这比杨广还要疯狂。

据《史记》记载,秦朝全国人口约2000万,但每年被征发服徭役、兵役的壮丁竟超过200万人(甚至有“丁男被甲,丁女转输”的记载),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和家庭结构,造成“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的悲惨景象。

除此之外,秦帝国时期盛行轻罪重罚:延续了商鞅变法以来的严刑峻法,实行连坐、族诛等制度,一人犯法,邻里、亲友皆受牵连。

劓(割鼻)、刖(断足)、黥(脸上刺字)等肉刑极为普遍,导致“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穿囚服的人堵满了道路,监狱像市场一样拥挤)。

无端制造了大量刑徒和敌人:繁重的劳役和严酷的刑罚,将无数本可安分生活的百姓变成了国家的苦役和潜在的反抗者。

对于劳役,熊章觉得自己就算不对标秦始皇,就算是历史上仁义皇帝汉文帝,那也是比不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