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董卓的退去(下)(第2页)
只见巨大的石块漫天飞舞,那景象就好像世界末日一般,撞击城墙发出的巨大声响,震耳欲聋。
顿时,整个城关山摇地动。
罗昂不禁叹为观止,喃喃道:“好家伙!难怪历史上的董卓会守不住虎牢关、汜水关,放弃洛阳了!”
一旁的程昱听到这话,微感讶异,但并没有说什么。
就在这时,有两块飞来的巨石正中城关上的门楼,使原本巍峨的门楼瞬间塌了半边,而那巨大的威力,让人不禁在心底发怵。
罗昂看向程昱,问道:“仲德,你估计这样打下去,这座城关能支持多久?”
程昱皱眉道:“俗话说得好,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若是任由对手进攻,失守便是迟早的事了。现在我军已经被对手压制住,根本无法出击。如此困守,少则三天,多则五、六天,城关必失!主公,现在必须开始执行计划了!”
罗昂点了点头,心里有些担心曹操会不会识破了自己的机关,但他很快就摇了摇头,将这个想法抛到了脑后。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这整整一天时间里,联军就以石炮车连续不断轰击,并未直接冲击城墙。
傍晚时分,城门楼完全被摧毁,而原本仿佛坚不可摧的城墙则多处出现了细细的裂纹,那石炮车的威力可见一斑。
这时,联军中响起了不疾不徐的金钟声。联军各队停止进攻,有条不紊地退回了营寨。
正当袁绍等人在大帐中议事的时候,一名军官急匆匆地奔了进来,朝袁绍禀报道:“主公,派去眺望城关内的探子回来了!”
袁绍立刻说道:“让他进来!”
“是。”那名军官应诺一声,奔了下去。
很快,一个背上插着斥候特有小旗的斥候兵快步跑了进来,朝袁绍拜道:“主公!”
李儒得知董卓让罗昂统率大军,匆匆走进了董卓的营帐,急声问道:“太师为何任命罗昂为三军统帅?”
董卓笑道:“就像子成说的,为了保证胜利,必须让他来统率三军!子成乃当世名将,由他统率全军,定可战胜那些叛逆,我可高枕无忧了!”
李儒急忙对董卓说道:“太师啊,您这个决定做得实在是太过仓促鲁莽了!”
董卓听了李儒的话,大为不悦,没好气地问道:“李儒,你是在指责我吗?”
李儒心头一惊,连忙拜道:“在下岂敢!在下对于太师的忠心,天日可鉴!在下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太师啊!”
董卓听了李儒的话,神情缓和了一些。
李儒将董卓的神情看在眼里,继续对董卓说道:“太师,在下只是觉得燕侯担任三军统帅并不合适。”
董卓大感奇怪,道:“子成自黄巾之乱开始,便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将王匡、张扬两个逆贼给击破,并且将他们给杀死!他乃当世名将,我看没有人比他更合适的了!”
李儒连忙说道:“燕侯精通攻杀战守之道,确实是难得将才,但太师不知道,燕侯在进入洛阳的时候,丁原就前往幽州,去见燕侯,将并州交给燕侯,让并州变得和幽州一样强,治安要和幽州一样,经济、粮草更是如此。万一和诸侯们里应外合,杀死太师,那么洛阳就会不保。太师不可不防啊!”
董卓听了李儒的话,顿时就愣住了,便皱起了眉头。
这时,一名亲兵快步走了进来,禀报道:“启禀太师,燕侯求见!”
董卓闻言,觉得罗昂回来得正好,道:“快请!”
“是。”那名亲兵应诺一声,然后奔了下去。
不一会儿,罗昂走了进来,瞥见李儒在场,心里不禁佩服程昱的神机妙算。
董卓道:“贤婿来得正好,我正有事情询问。李儒告诉我,丁原曾经与你商议,让并州交由你来管理,不能让你做这三军统帅,你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