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人预料(第2页)
众人闻言,纷纷露出难以置信的模样。
魏延惊讶道:“这怎么可能?汝南是曹操的地盘,罗昂大军进入汝南,就不怕与曹军发生冲突吗?”
众人纷纷附和。
徐庶抱拳道:“主公,不管孔明所言是不是真的,但现在机会已经失去,也该撤退了。”
刘备虽然心中不甘,但还是点了点头。
这时,一名斥候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不、不好了,罗昂大军攻占了湖阳。”
众人闻言,脸色大变,因为他们知道,湖阳是南阳境内南来北往的咽喉要道之一。
刘备惊声道:“他们来得怎么这么快?”
徐庶皱眉道:“看来,罗昂大军早就绕道汝南,只是我们全都被蒙在鼓里了。”
刘备急声道:“传令各军,立刻撤退,并派人到襄阳,让孔明想办法接应。”
襄阳。
诸葛亮匆匆来到大厅,见到了刘备派来的使者。
那名使者将手中一卷竹简呈给诸葛亮:“主公有令,请军师尽快想办法接应主公。”
诸葛亮接过那名使者手中的竹简,然后将竹简展开,仔细地看了一遍。
这时,他的眉头紧皱起来。
马良看见诸葛亮紧皱眉头,问道:“军师,难道事有不妥?”
宋宪问道:“有主公的消息吗?”
那名斥候摇了摇头,道:“没有。自打主公率领大军,进入汝南地界之后,就也再有消息了。”
宋宪闻言,紧皱眉头,没有说话。
这时,他想起罗昂留给自己的锦囊妙计。
然后,他走到帅案前,拿起罗昂留给自己的锦囊妙计。
看完之后,他的脸上露出喜色。
“快把大家叫来。”
刘备营帐。
此时,刘备正与众人商议接下来的战略。
他们本以为今日一战,必可破城,没想到损失惨重,依旧没能如愿。
徐庶道:“今日一战,虽然我军未能如愿,但敌军已成强弩之末。来日再战,必可成功!”
刘备道:“从明日起,白耳兵为前锋,向南阳发起进攻。”
众人闻言,不禁心头一震。
这时,一名风尘仆仆的斥候跑进大帐,朝刘备抱拳道:“启禀主公,鲁阳敌军行动了!”
众人闻言,顿时吃了一惊。
刘备问道:“罗昂大军南下了?”
那名斥候点了点头,道:“地方大军分三路南下,旌旗遍野,几乎望不到尽头。不仅如此,他们的速度非常快。”
刘备看向魏延,问道:“文长,现在该怎么办?”
魏延道:“主公,胜利就在眼前,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就算罗昂大军,也需要三天时间。”
刘备闻言,皱眉道:“如果三天内不能成功,岂不是要在最不利的时候,与罗昂大军交战?”
众将小声地议论起来。
徐庶道:“继续进攻,风险太大。如果战事发展得不能尽如心意,接下来的大战,可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