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歼二零

沈飞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他们对“隐身”设计工艺理解得不够深刻。

在王浩然的设计理念里,所谓的隐身,可是多种技术的融合。

通过雷达吸波材料、气动设计、热隐身技术以及电子战隐身等,最终能够达到不被对方探测的目的。

隐身与反隐身说到底是一个矛与盾不断进化的过程。

就算是战机可以通过隐身吸波材料达到不被雷达探测的目的,可是,对方还是可以通过红外探测、热探测视觉以及声学探测等手段去探测到隐身战机的存在。

红外隐身,这个也是相当重要的。

如何达到在对方红外探测手段下隐身呢

那就必须得降低飞机的热辐射特征。

比如,通过发动机特殊的尾管设计来降低热辐射,再比如,使用降低红外辐射的材料。

除了红外隐身之外,还有必须得重视声学隐身的提升。

这就要优化发动机排气系统设计,减少排气噪音。

这包括改进排气管道的形状和材料,减少气流扰动和噪音产生的可能。

此外,还要尽可能减少机械部件的震动和磨擦声,采用低噪音材料和设计。

另外,在飞机的表面和内部结构中使用吸音材料。

这些材料能够有效吸收声波,减少反射和传播。

飞机外形使用流线型设计,也可以减少空气阻力,进而减少因气流扰动产生的噪音。

噪音隐身,这是需要很高明的制造工艺和材料的。

沈飞过去没有接触过类似的制造工艺,所以,让他们自己去摸索,那肯定是很浪费时间的。

而反隐身的技术手段,其实还包括电子战。

电子战发现隐身战机主要的手段是通过使用特定频率电磁波干扰。

比如,电子战飞机可以通过发射与对方雷达频率相同的电磁波,这就是干扰信号,使得敌人的雷达无法准确分辨目标,从而达到发现隐身战机的目的。

还可以利用多普勒效应来找出隐身战机。

多普勒效应是指目标与观测者之间存在相互运动的时候,接收到的反射信号频率会发生变化。

通过分析这种频率变化,就可以间接探测到隐身战机的存在。

当然,隐身战机并不是对所有的雷达频率都可以吸收。

像是米波雷达、多方向探测、双基地雷达以及被动雷达技术,都是有可能让隐身战机破功的。

比如,米波雷达就可以通过隐身战机的外形尺寸谐振区产生较强的回波信号,从而探测到隐身目标。

而双基地雷达和被动雷达技术,也可以有效探测隐身目标。

要想打造一款先进的隐身战机,如上这些都是要考虑到,并且要给出解决的办法的。

张怀功带着全套的设计方案回到厂里,他原以为,自己可以通过组织技术人员很快就吃透整套方案,然后就可以开始大展身手,快速把原型机造出来了。

只要能够造出比较好的原型机,那么,一款全新的先进隐身战机基本上也就能成型了。

可是,他们自认为吃透了王浩然的设计,但真正动手开搞的时候,却发现并不顺利。

很多制造工艺技术,他们根本就达不到。

还有一些材料的研制,也没那么顺利。

张怀功对此感到有点儿焦虑。

所以,他不得不多次邀请王浩然到沈飞指导工作。

王浩然当然是有求必应的。

他在大年初三那天就飞到了盛阳。

他发现,这还在过年期间呢,沈飞这儿已经是忙得热火朝天了。

显然,他们这是压根就没怎么过年,他们这是在加班加点地赶工。

沈飞上下应该是憋着一口气,他们希望能够尽快把原型机给搞出来。

王浩然到了之后,马上就投入到了工作中去。

他主要是解决沈飞的工程师们无法解决的一些难题。

而且,他毫无保留地把所有的技术都教给了沈飞的技术团队。

这让张怀功非常的感激。

第一次去沈飞,王浩然停留了8天时间。

他基本上把沈飞技术团队无法解决的问题都给解决掉了。

他还没从盛阳回去京城呢,成飞那边已经是打来了电话。

成飞这边的工作显然是落后于沈飞的。

他们还没有把全套的设计方案给搞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