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烛夜游 作品
第629章 易储,不易储?(第2页)
这和他的经历何其相似,他同样不喜高明那优柔寡断的性子,认为仁厚不能让臣子折服,使得天下安宁。
而始皇帝因此迟迟没有立储,也与他如今的犹豫无比相仿。
青雀啊...这个从小就嘴甜,讨他喜欢的孩子,同样也是他认为的,众爱子里天资最好,也最为上进好学的那个。
青雀从小便爱书嗜学,加以天资出众,入私塾不过短短几年,在文学上的造诣便让几位老师赞不绝口。
反观高明,身为太子却屡屡犯戒,使得孔颖达、于志宁两位老师多次上书。
而身为学生的太子,不仅不加以自省,反而对两位恪尽职守的老师暗生嫉恨,多年的状告下来,李二陛下实在失望。
而在高明瘸腿之后,他也的确动过,传储君之位于青雀的念头。
只不过,在青雀于芙蓉楼前失言,从而得罪了大批武勋世家后,他心中易储的想法便开始动摇。
试问,一个嚣张跋扈,胆敢当众诋毁朝中国柱的太子,又如何能继承大统?
把大唐江山交给青雀,就等着君臣离心离德,天下大乱吧!
好在之后,李二陛下又从李斯文口中得知,自高明的腿疾有办法痊愈。
更不要提,在汤峪一行后,高明心态、行动上那一系列令人惊喜的改变,自此,他想要易储的心思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有时李二陛下常常感慨,若是高明的腿疾能治好,那他此遭也算是因祸得福。
不仅是获得了一份为民止戈的决心,改善了之前过于仁慈的性子,同时还鉴证了李斯文这个发小舍命救驾的忠心。
将来有李斯文在身旁照应,就算高明的性子仍有些软弱,李二陛下也完全能相信——
在自己百年之后,大唐的煌煌盛世就算不会更进一步,最次最次也不会急转直下,再回到曾经的那个乱世。
而在想通了这一点后,李二陛下再联想到,废长立幼带来的重重恶果,还有始皇帝六世基业一朝崩塌的前例...
心中是越看高明越觉得满意,若能学着扶苏做个守成之君也不错,起码...比秦朝二世而亡好上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