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好你个狼心狗肺的东西(第2页)
大唐如今尚在的各势力武将中,唯独侯君集的出身最次,性格最为骄横。
如今一朝得势,贵为当朝国公,却尤其痛恨当年,哥几个一起在瓦岗落草为寇的曾经。
而在一众老兄弟里,侯君集又与李绩最为不对付,说是相看两厌都算委婉。
只是之前关陇势大,几家聚众取暖,这才艰难维持着当年的情谊。
但自从侯君集的老师,也就是卫公李靖称病,几次乞骸骨无果,最后被李二陛下挽留,出将入相担任右仆射,并推荐李绩上位后。
侯君集便单方面的割袍断义,与李绩断了往来。
甚至还时常与旁人抱怨,说李绩恃功自傲,自诩文雅,不愿再折尊与他们这些大老粗往来。
但其实,朝廷中的明眼人都清楚。
是侯君集的心眼太小,记恨李绩取代李靖,成为继他之后的第二位军方话事人,这才屡屡出言污蔑。
至于李绩,对此也早有耳闻,只是将其当做跳梁小丑,不放在心上——
不过一出身贫寒,眼界浅薄又骄纵自大的庸才,不用管,没几年就把自己给玩死了!
殊不知,侯君集就算功勋再高,再怎么蒙受皇帝恩宠...
但因为他的出身、他的骄纵自大,陛下是绝不可能放任他,取代李靖地位的。
更别提,此人心性狭隘至极,睚眦必报的性格,更广为人知。
曾几次秘密上奏弹劾李靖,诬陷他有谋反之嫌。
可若追究原因,是因为李靖奉命教导他兵法,每到精妙之处,李靖就会避而不谈,私藏一手。
如此一介白眼狼,若任他取代李靖,成为军方武将的话事人,那才会引起朝廷动荡。
甚至拥兵自重,揭竿造反也不是不可能。
本来心里一咯噔,暗恨李斯文走了狗屎运的诸多关陇、前朝老臣,在听闻侯君集的谏言后,纷纷从情绪低落中惊醒,再也按捺不住心中悸动。
不容易啊,总算逮到李斯文犯错的时候了!
谏议大夫裴矩整了整进贤冠,出列朗声道:“臣附议!”
“吐蕃狼子野心,我军与之交锋十数载,可从未有过如此辉煌战果,还请陛下彻查,以免助长欺君之风!”
他身后,关陇或遗老派别的官员们纷纷颔首,一口咬定是李斯文伙同段、王两位将军,妄图欺君!